关于蛇的科普知识有哪些

曾扬 1172分享

  蛇是世界上比较危险的一类动物,由于其毒性不可预测,很多人都避而远之。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蛇的科普知识,希望大家能从中获得经验。

  世界上有几种蛇

  全世界有毒蛇约有650余种,能致死人命的约有200余种。我国有蛇类158 种毒蛇47种,有致死人命的有10种,好大眼镜王蛇、金环蛇、银环蛇、蝮蛇、 五步蛇、竹叶青、海蛇、蝰蛇、烙铁头等,其中以大眼镜王蛇最毒。 毒蛇的头大多呈三角形,头部两侧口角的上方有一对毒腺,上颌骨不宅有一对或数 对粗长的毒牙,所以被 毒蛇咬伤后,皮肤上除了有细小的牙痕外,还有两颗较细的 毒牙痕。毒腺与毒牙相通,它分泌的毒液(分神经毒和血液毒两种),通过毒牙咬人, 注入人体,造成中毒。 金环蛇、银环蛇等毒蛇含有神经毒,毒害人的神经系统,引起肌肉麻痹。被这类毒蛇 咬伤后,局部仅有轻微灼热或痒感,1~3小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四肢无力、流涎、 眼皮下垂、恶心呕吐、语言不清、吞咽困难等。严重者全身瘫痪、昏迷、抽搐、瞳孔 散大,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五步蛇、竹叶青、蝰蛇、烙铁头等毒蛇含有血液毒,能溶解组织、溶血和抗凝血作用, 主要损害血液和破坏血管壁,引起全身出血。被这类毒蛇咬伤后,局部剧痛、肿胀明 显,并迅速向上蔓延,皮肤起血泡甚至坏死,伤口流血不止。病人全身酸痛、畏寒发 热、口渴烦躁、血压下降、休克、多处出血(如皮下出血、鼻出血、呕血、咳血、尿 血等)。严重者可发生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弱。 大眼镜王蛇、眼镜蛇、蝮蛇等毒蛇分泌的毒液中,既含神经毒又含血液毒,因此称为 混合毒。病人中毒后出现上述两种毒液的中毒症状。 被毒蛇咬伤后应立即上止血带,防止毒素吸收。止血带扎在伤口近端,距伤口5~10 厘米处;止血带不宜扎得过紧,并每隔30分钟左右松一次,每次松1~2分钟。止血 带待用了解毒药以后去掉。伤口可用清洁的水冲洗。经过上述简单处理尽快转送到医院 治疗。 常用的解蛇毒药有季德胜蛇药、群生蛇药、上海蛇药、广东蛇药等。最有效的为抗蛇毒 血清。

  为什么蛇总是吐舌头

  因为蛇的视觉能力很差,你只要站着不动它就看不到你。从而它们的舌头就进化到可以用于探测生物热量功能。因而,它们必须时刻吐舌头,寻求猎物和辨别环境 蛇的舌头是它的嗅觉器官。当蛇把舌头伸出来时,得到了一些物质微粒,缩回去以后,舌头就伸到了口腔前上方的一对小腔里,这个部位叫助鼻器,它与外界不相通,不能直接产生嗅觉,但是它靠蛇舌头的帮助能实现嗅觉功能。助鼻器是由许多感觉细胞组成的,能够把化学物质这一信息通过嗅觉中枢的综合和分析,鉴别出微粒中的化学物质。经过判断,蛇就可以准确的捕获猎物了。被蛇咬伤的动物逃走时,蛇可以利用它那伸缩的舌头和灵敏的助鼻器控寻和跟踪,直到再次发现捕捉的对象。

  为什么蛇能在黑夜里捕捉到田鼠

  蛇的视力近乎为零,可它们却是异常灵活,捕捉猎物的本领高强,即便是在漆黑的夜间,也能及时发现并准确地捕获在几十米以外活动的田鼠。

  科学家左对蛇进行研究时发现,蛇是借助它的眼睛与鼻孔间的一个颊窝,进行“热定位”的。有些人曾做过两个巧妙的“蛇觉试验”,第一个试验是先把五步蛇的听觉、视觉和嗅觉能力破坏掉,然后将一个用黑纸包着的电灯泡放到它眼前。

  关灯的时候,蛇静若无事,把灯打开,蛇便警觉起来。当把灯泡移近蛇头时,蛇便闪电般地扑向这个黑咕隆咚的“热家伙”。另一种试验是先把蛇麻醉,随后把一根通往面部小颊窝的神经剥离出来,叫它露在蛇的身体外面,用仪器测量其神经的生物电流。当用发热物体接近蛇头时,颊窝便兴奋起来。当用红外线照射时,颊窝的兴奋度达到**,超过了其它方式的刺激。显然,蛇在黑夜中凭借了这种“热定位”器官,捕捉猎物。

  当田鼠等温血小动物来到蛇的附近,它们身体辐射的红外线,虽然只有微小的热量变化,蛇就能很快地发现目标,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准确无误地将其捕获。在蛇的“热眼”功能启示下,科学家们设计出了种种红外线自动跟踪装置,在枪炮、舰船、飞机以至卫星技术上一展身手。

    热门标签

    674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