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学生进行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有哪些

庄宇 224分享

  预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的最近的发展区,以便进一步确定当堂课的重难点、课堂知识容量和教学进度等,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有的放矢,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合适的土壤,使课堂变成师生、生生间双向交流的场所,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预习指导

  一、预习原则需记牢

  1.发现问题的原则。预习要有发现性,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的疑难不一定花大力气去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学习才有目标,有了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有些疑难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

  2.注重反馈的原则。有些教师认为既然预习了,课堂上教学的任务就减轻了,于是忽略对学生的预习情况的反馈及指导,让预习变成了纯粹的自学。其实将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上来,根据反馈的结果调整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能通过预习更好地学会知识,这点是非常重要的。在普遍督促、检查的基础上,教师要及时推荐有良好预习习惯的典型人物及其好的预习经验,并及时纠正错误的预习方法。

  3.把握起点的原则。奥苏伯尔把新的学习归结于学习者原来知道了什么,并据此进行教学。当学生进行了预习之后,我们的课堂教学当然不能漠视其预习结果。“从预习中你学到了什么?” 教师要努力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通过交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4.循序渐进的原则。小学生年龄小,还不知道如何去预习,这就需要教师有步骤地分阶段进行辅导。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在一节课结束时留出5分钟时间来一起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他们在家预习做示范,以此逐步培养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意识。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通过布置预习作业来促进学生预习。

  二、预习提纲不可少

  预习能力要靠教师长期坚持不懈地培养,可以从预习提纲开始。教师布置预习作业的同时,也给学生一个预习提纲,让学生边看书,边解决提纲中的问题,然后完成“做一做”检验自己预习的成果。比如,教学小数乘法时,教师可出示预习提纲:小数乘法怎样计算?为什么要把因数中的小数看成整数进行计算?把因数中的小数看成整数进行计算会影响结果吗?那该怎么办?学生如果弄懂了这些问题,就既扫清了知识点,而且还挖出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课堂中教师也可以抓住知识点和思想方法进行提问和引导,这样既抓住重点提高效率,又培养了学生预习的能力与习惯。一段时间后可让学生看书后,自己写预习提纲――这一节内容的学习重点是什么,学会这个知识点的关键问题有哪些。课堂中先让孩子说说哪里学不会,学不会的原因是什么?哪里卡壳了?再让其他同伴一起帮忙清除通道上的障碍。通过这样的培养,相信很多学生的预习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三、预习方法要指导

  在初始阶段以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为主要切入点,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四步进行:

  读: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边读边写,写出自己体会。预习时要认真,把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上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

  想:预习要讲究方法,有的同学习惯死记硬背,这很不好,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预习定律、公式时,要注意它的推导过程,弄清来龙去脉,可先自己推导一遍,再把自己的推导过程和书本上的相对照,看看自己推导过程是否正确,然后,想想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预习例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分析第一步的依据及格式,也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与书本上的对照,再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在预习时还要根据数学特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做到形数结合,对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一番,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补: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要领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预习时发现学过的要领有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搞清楚。

  做: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都是为巩固学过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然后想一想这样行不行,还有什么不足,应怎样调整和改进,使预习做得更好。

  四、提问促进效果好

  在预习初始阶段,教师通常都会直接给予问题让学生去思索、去解决、去探究,其实当学生的预习和自学能力达到一定的程度后,偶尔把提问的“绣球”抛给学生作为预习的作业也不妨一试。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提出疑问开始。

  把具有开放性实践内容作为预习内容,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课堂上带上作品,经验、方法、技巧等过程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产生共鸣的火花,而如果把这一系列自我探究的过程不经任务预习地在课堂上进行的话,会占用大量的课堂上宝贵而又有限的时间,如此合理地安排预习,可以解决因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而导致课堂时间不够的矛盾和冲突。

  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

  第一、能正常开设好预习指导课

  老师在每节课上都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内容,创设在家里预习的情境,一步一步地指导学生预习。例如:小学数学第六册“年、月、日”一课时,我是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步骤由浅入深预习这一内容:

  1.初读课本内容后,了解其主要内容。再读课本内容,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句子划上线。

  2.想一想,新知识新在什么地方?与旧知识有什么关系?

  3.试一试,课本上的练习会不会做,这样做的道理是什么?先留20分钟给学生自学,学生预习完后,教师必需及时组织集体交流每一步预习的结果:

  (1)主要内容是关于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知识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细读课本内容,教师带领学生一句一句边读边理解   关键词语。如“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时、分、秒以外,还有年、月、日。”中的“除了……以外,还有……”;“二月,平年是28天,闰年是29天。”中的“平年”、闰年”;“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中的“通常”;“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中的“公历年份”、“一般”;“1993年是平年,所以1993年二月有28天。”师:1993年是平年怎么判断的?你能不能判断任意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吗?

  (2)思考新旧知识的联系: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

  (3)集体订正学生完成的练习,教师及时的给予评价。

  第二、教师注重评价,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对学生积极阅读、主动思考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检查“疑问”的数量与质量小学数学论文,了解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观察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与流畅性,从而对学生的预习作出评价。如在预习“位置也方向”这部分内容时,不同的学生预习的效果就截然不同,有同学提出的问题就很有针对性,试着问自己在教室中的座位,也有些同学问自己的家在镇政府的哪个方位,像这样的问题提出时让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些学生我们应该很好表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要试着让学生说说问这些问题时的想法,让其他同学也去借鉴借鉴,对没有认真预习的学生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情况,共同帮助每一位孩子,让他们都养成勤于预习的习惯。

  第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合理利用学生的预习成果

  现在的课堂教学过程就作如下的变革:(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集体讨论,从点入手。(2)教师穿针引线,师生共同讨论,以点带面。(3)师生共同小结,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引深提高。(4)巩固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时间不少于20分钟)。现在评价一节课好坏的标准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界有成功人士曾这样评价一节课:看一节课是不是真正的好课主要就是看老师讲有没有超过五分钟,这也就是说现在的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这样高标准的课堂更是非常不易,这就更需要学生课前能认真的预习,熟悉所要讲的内容,能让预习时的问题贯穿整节课堂,这也就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三个方面的特点:让学生多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学生之间多交流,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让学生多体验,培养学生感知的能力。

  第四、自主学习,集中攻克课本中的思考题

  自主学习是现在教学大力倡导的小学数学论文,而预习思考题也集中反映了学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预习的针对性和目的性。可以有效地防止预习中“走马观花”、“信马游缰”的倾向。如:预习笔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让学生思考:(1)乘数是二位数的乘法法则是怎样的?先让学生回忆计算的方法,达到温故而知新,并比较一下与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法则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2)你认为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计算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还试着让学生写一写你能列出几种方法来?

    739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