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要怎么进行有效预习

庄宇 224分享

  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常常把课堂讲解、课后练习当作学生学习的重中之重,而对于预习的重要性却视而不见,对学生进行预习的方法指导更是少之又少。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有很多,要根据小学数学教材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特点和小学生不同年级的心理特点及其认知规律来选择。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

  一、 家长陪同预习法(低年级)

  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学生的识字量较少,对于很多数学题目的书面意思,学生无法读通,不懂题目的要求,这就需要家长当好翻译,做好帮手,起到字典或工具书的作用,帮学生把书面语言变成学生能够听懂的生活语言,让数学语言口语化。但由于许多家长没有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不懂孩子的成长心理,所以不能很好地做好这个角色,常常在几岁的孩子面前盛气凌人、越俎代庖,这样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学习,反而会起到反作用。这就要求学校发挥好家长指导作用,多对家长做工作,要求家长做好以下几点:

  (一)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生活化的科学,它源于生活,所以家长对于刚刚几岁的孩子,要着重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用尽可能通俗的生活实例来帮助学生完成预习,为明天的课堂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用耐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他的脑海里是空荡荡的,所以对每一件小事他都非常感兴趣,当然会在你陪伴他预习时问到许多你认为无聊和可笑的问题,这时,你可能会斥责。但这正反映了每一孩子的求知欲,只是随着我们对孩子教育的时间越长,反而把学生的求知欲扼杀了,所以才会出现学生到小学中、高年级会出现厌学情绪这一现象。所以才要提醒大人(家长和教师)要有耐心,保护孩子的求知欲,满足孩子的求知欲,这样才会让小学数学预习起到良好的辅助学习的效果。

  二、生活体验预习法(中年级)

  数学学习生活化,就是让学生能在生活实践、日常生活行为中找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把室内与室外、课堂与活动、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让数学学习成为一种生活化、科学化、社会化的活动,而不再是高深莫测的理论与概念的学习,让学习数学成为每一个学生都能自己进行的事。

  (一)动手操作预习法

  儿童好动性强,所以在数学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这一特点,并让这一特点的作用实现最大化。数学预习中要尽量让学生动动手、动动嘴、动动脑,让他们去做一做、量一量、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摆一摆、移一移、画一画,在这些多样的动手操作中锻炼他们的思维,激活他们原有的经验,同时他们也对所学内容有了体会和感悟,为第二天的新课有一个触摸式的了解。有了这种经历,他们对数学学习才会有更多过程性的体验。

  (二)合作探究预习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都是单一、机械式的接受方式,而新课改、新课标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合作探究式预习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合作精神。

  例如,我在上《圆锥的体积》教学之前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任务:我把自己制作好的微课课件给了学生,然后让他们以小组进行预习。预习的步骤是:看教师给的课件,先猜想(小组之间要互相监督不能作弊),然后通过微课课件的演示进行观察,最后再来验证。不论预习的效果如何,在猜想阶段和验证阶段,小组内通过合作,学生的数学思想得到了碰撞,数学思路在合作与探究中慢慢明晰起来。

  三、抽象思维预习法(高年级)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能够进行抽象思维了,所以在数学预习阶段要给他们抽象思维锻炼的机会,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典型应用题的预习法

  有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预习是合理的‘抢跑’”。数学应用题主要是用文字呈现已知与未知、定量与变量的关系,所以让学生在反复读题的过程中,要建立起文字与思维的关系,希望抽象思维在“书读百遍”中形成。小学数学中有许许多多的应用题,例如:鸡兔同笼问题、追击问题、盈亏问题、商品利润问题等。在教学这类题型之前,教师要把预习做为任务型作业,让他们先来触摸,激活他们思考的细胞。

  (二)空间与图形题预习法

  学生的抽象思维不仅要靠课堂上教师的启发,课后练习中学生自我的提升,同时在教学“空间与图形”这一与几何相关的教学内容时,也要抓好预习这一环节。

  “空间与图形”部分能够给教师和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要靠预习时的观察、思考、感悟来培养。学生通过预习不仅能达到知识理解的目的,还能达到思维开发这一目标。

  小学数学教学之预习

  (一)教师要熟悉、理解教材与学生

  只有对教材内容、班上学生全面了解,才能使预习的内容、制定的提纲不致过浅或过深。过浅满足不了学生的探索欲望,会使学生轻视预习的作用;过深容易给学生制造认识上的困难,产生畏难情绪,害怕进行预习。因此,教师要认真备好课前预习的内容,精心设计预习的问题,做到预习问题要有可操作性,要能体现量力性、启发性,还要因课因人而宜,把握好预习的适应性,个别教学内容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和“发现规律”之类的知识不适合学生预习就不要统一划定为预习内容,一、二年级学生受识字与理解的障碍,可不要求学生预习。总之,要努力为学生搭建一个能展现学生自我,挑战学生自我的平台。

  (二)预习一定要持之以恒

  将课前预习作为一项学习常规来抓。教师自己要认识到预习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还要让学生从内心接受它、发展它。学生喜欢的数学内容要预习,学生不喜欢的数学内容也要激发兴趣促使他们去预习。可采取一些评价激励竞争机制,如创新思维奖、学具制作奖、统计能手奖、持之以恒奖等等,还可经常开展预习成果展评活动。与此同时,对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具体分析,及时解决并在适当的时候加以小结。通过长期不断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

  (三)要做好与家庭、社会的联系工作

  课前预习的内容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将会是丰富多样的,有些内容需要在学校获取数据,有些内容需要家长共同参与,为孩子提供预习的空间和条件,也有部分内容需要学生走向社会去涉取。只有这样,数学知识才能从生活中来、实践中来,反之又服务于、应用于生活,学生才能达到真正意义的活学活用,保持良好的数学预习习惯,树立数学预习的自信心。

    739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