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预习指导方法有哪些

庄宇 224分享

  预习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自觉的预习意识,掌握一定的预习方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进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预习指导策略

  一、预习内容的确定

  首先要复习好有关的旧知识。数学课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很紧密,因此,课前预习时,要对照所学的新内容,复习好有关的旧知识,预习时先看看所要学的新内容需要用到哪些旧知识,并对这些旧知识加以复习和记忆,这样就为学习新课打下了基础。

  其次,要抓住关键,自学例题。数学课的每一个例题都有代表性,都讲解了某一典型的算法,起着举一反三的作用。自学例题要明确例题讲的是什么,即理解题意,弄清例题是怎样计算的,即掌握方法,划出学习内容的重点,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提出疑问,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讨论交流,用心去理解体会。

  最后进行自我练习,巩固掌握。在学完一个例题后,如果没有多大的问题,可以尝试着自我练习几道题。先做一做例题,再选做几道与例题相似的题目,逐步加深,如解题时有不会的,做下记号提出疑问。

  二、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预习一般是指上课前对新知识的自学准备,但初次接触预习的学生缺乏具体的实践和方法的指导,而觉得无从下手。

  1.通读内容,了解主要数学知识。让学生在通读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画、圈圈知识要点、主要内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整体上了解新的数学知识,把自己认为重要的概念、结论画一画、圈一圈,使得新课中的主要内容显现出来,以引起自己的注意,为理解和掌握知识做准备。预习不是浏览课本,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努力去理解知识。但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毕竟有限,对于有些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问要做好标注,发现问题也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因为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有目标的学习,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细读内容,列举事例来理解,动手实践来感受,巧用对比来分析关系。预习时可以让学生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帮助学生形象理解。例如对“钝角”的理解,课本上只有一句话:“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学生就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许多钝角。《长方体和在正方体的认识》的预习中,我指导学生在身边找一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物体,像火柴盒、魔方、药盒等,并让学生动手去数一数、摸一摸这些物体的面,使他们有一个感性的体会,以便于进行进一步的区别。活动是孩子的天性,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对数学学习产生了兴趣,还可以很自然的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预习《除法的认识》时,可以指导学生将除法与乘法进行对比。使用对比不仅可以揭示两个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利于学生理解知识。

  3.看懂例题。老师应该相信学生,他们是有一定的学习经验的,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应该建立在他们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计算课的编排上都会以例题的形式出示计算方法,为学生提供了预习的平台。学生通过阅读例题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些方法了,至于有疑问应该做出记号,以便在课堂上解决。

  4.尝试练习。新教材往往会在计算课中创设一个情境,以其中的一种情况作为例题,而剩余的几种情况则为学生提供了尝试练习的机会。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过程。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的数学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尝试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这样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发现问题,以便课堂教学时抓住重、难点。

  三、预习步骤的确定

  在数学预习的过程中,不同的预习模式有着不同的预习步骤,下面我就尝试练习预习法举例说明。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学习目标。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简单明了,照顾全体同学,这也是学生预习好的关键。

  2.学生课下通读课本,了解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这次读应该是浏览读。

  3.学生根据预习目标或预习提纲自学课本知识(教学例题的研究),这次学习应该是旧知识的复习,新知识的探究,并在不理解的地方加批注圈画。

  4.进行尝试性练习。学生通过自学课本,对所学的内容基本上了解,并且大部分学生对解答有了办法,这时,就可以对例题进行尝试性练习,再让学生尝试练习试一试及相关习题。在练习中发现问题,质疑,做好相应的记号。

  5.课堂教学以学定教。(1)出示尝试题。尝试题一般是与课本上的例题相仿的题目,是课本上问题变形。出示尝试题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明确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2)学生尝试练习。(3)学生讨论交流。在尝试练习时,可能有的同学做的不对,也可能出现不同的做法。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解题方法,进行讨论。(4)教师点拨讲解。学生会做题,并不等于掌握了知识,或者全部掌握了知识。教师这时可按照学生的展示情况,有针对性的点拨指导。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形成共识,理解所学的知识。这一过程可与学生讨论交流交叉展开。(5)巩固练习作为第二次尝试练习。精心设计练习,检测练习,在练习中掌握所学的知识。

  小学数学有效预习的策略

  一、巧设情境,激发预习欲望

  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很强,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上课时,创设一种轻松、快乐而又有趣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预习的欲望和兴趣,使学生处于思维兴奋状态,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让学生观看事先录制的一段去超市买水果的视频,并在题单记下我买的水果的价格:苹果10.80元、香蕉12.05元、雪梨7.08元、橘子4.00元;接着我提了两个问题:(1)这些水果的标价为什么都是两位小数?②苹果10.80元、雪梨7.08元、橘子4.00元,如果把标价中小数部分的“0”去掉,它们的价格有没有变化?第一个问题,同学们都能答上,但第二个问题有点难,于是在小组内讨论。由于问题情境紧贴生活实际,学生的兴趣浓厚,课堂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方法合理,提高预习效果

  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训练和培养,可以使学生学会预习,逐步具有有效预习的能力,让每位学生在学习上都做自己的主人,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总结出了“读、思、集、议、练、补”六步预习方法。

  1.读教材,找重点,标问题

  预习时,要求学生认真读,边读边用横线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内容,去思考、理解,区别易混易错的概念。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则用红笔作上记号,以便课上与同学交流,或在教师讲解时重点听讲。

  2.思方法,解例题,抓联系

  理解例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关键,对例题理解与否就决定你是否掌握了本节点的知识点。预习例题时,首先要想一想它与已学过的知识有无联系,如果有联系,可以先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然后结合现在的知识与方法去理解每一步是怎么得到的;如果还不理解,可在相关地方作记号,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在教师与同学的帮助下去解决。

  3.集信息,理笔记,做记录

  收集信息就是收集整理与新知有关的信息。在预习时,如果遇到数学活动、统计之类的课题,就必须收集与新知识有关的信息,以便上课时更好的学习新知识;在预习时,还可以准备相关的笔记本,记录重点、疑点、学习体会;记录公式、性质,特别是记录一些特殊的规律,结论性的典型题目,在日后的学习中举一反三。

  4.议疑点,合作学习,交流困惑

  预习时,学生肯定会遇到自己难以理解的问题,有条件的学生的可以跟自己的父母说说,跟自己的同学、伙伴交流讨论,虚心听取别人的见解,在共同探讨中解疑释难。同伴间的交流互助,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与信心,更大的好处是互相启迪,培养了学生合作的能力。

  5.练习题,总结方法,做检测

  做习题是检测预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在预习完例题后,可以尝试着用自己的理解方法独立去完成课后的练习,及时验证自己的数学猜想,起到巩固数学技能和修正错误的思维的作用,有助于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认真领悟。

  6.补习旧知,补漏缺,再巩固

  在数学中,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在预习时,如果发现遗忘了一部分旧的知识,就要及时回头,通过网络、资料、询问老师与同学补习以前还未掌握的知识。这样既可以进一步巩固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综合评价,促进预习习惯的养成

  预习,是提高课堂效果的重要的途径,它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预习情况,还有利于学生博采众长、扬长避短,促进预习习惯的养成。因此,教��应在学生完成预习后,指导学生从预习的态度、方法、效果等多方面进行理性地综合评价。评价时,可以自我评价,分析自己的收获与困惑;可以小组互评,分析小组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教师评价,以鼓励为主,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739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