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小学数学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庄宇 224分享

  自主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学生依靠自己的努力,自觉、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自主学习能力则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善于积极思考,敢于质疑问难,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探索和进取的精神。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数学自学能力培养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培养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方法

  一、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的过程中,教师要意识到:教师是外因,要通过学生这个内因才能起作用。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自己主动地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而仅仅教师有“学生是主体”的认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加强教育,让学生真正意识到“自己是主体”。

  儿童刚入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明白:学生是自己的事。应该怎样听课、复习和作业,怎样思考、发言和讨论,逐步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教师可以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不断明白:自己还要做什么,还有什么也是自己的事。这样学生就能不断增强自己的独立性。

  二、创设最佳的学习氛围

  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心理是在外界环境影响下建立起来的。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的语言、动作和神态要让学生感到可亲、可信,要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激励学生不断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让学生产生兴奋和愉快感。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要多鼓励:对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要简单地否定或肯定,要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并让学生说说是从何想起、怎么想的,鼓励学生不懂就问,并通过学生自己来解答疑问。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浓了,也可多让学生思考、提问,多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三、精心设计学习过程

  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出来的。因此,精心设计学习过程尤为重要。教师要从“学什么、为什么要学、怎样学”的角度,依据“学是教主导下的主体,教是以学为主体的主导”的原则,按儿童学习数学的认识规律设计好教学过程。做到该扶则扶,该放当放。

  1.与旧知紧密相连的新知,教师基本不讲。要在强化旧知的前提下,确定学习目标,让学生自己运用知识的正迁移,完成认知冲突,顺利掌握新知。教师只需在旧知与新知间架起一座能让学生自己通过的桥梁。如教学“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先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及其推导过程,然后提问:a、在学习计算三角形面积时,可不可以也运用平移转化、等积变形的方法呢?b、你打算把三角形转化成什么图形。你认为可以吗?c、动手拼一拼,看一看,想一想,d、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讨论便可得出结论,并明白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2的道理。接下来再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这样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由扶到放,该放则放的原则�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然后出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要用表示,这就是分数。如图: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如除数是整数的数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4.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

  四、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如在解计算题教师要自觉,认真审题按步分析,认真验算。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老师是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

  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对解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自学能力

  1.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一个人逐步养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巩固和发展学习能力,而且对将其来工作学习都大有帮助。在一年级教学中,我开始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独立思考;仔细观察、用心记忆;书写工整、计算准确;及时检查、理清思路,到中高年级,更应重视验算检查等习惯的养成。此外,在教行程应用题时,我和同学们列出了多种算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形成一个人的性格也有密切关系。老师在课堂上要严格培养、帮助、指导,久而久之,才能形成学生好的行为习惯。

  2. 创设情境,激励学生学会学习。

  新教材已经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 i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5x4+4:Sx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学生却是做6x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其他学生却马上反对。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3.动手操作,激发参与兴趣。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在教学中,要提供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动手操作在儿童的思维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我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创设了让学生动手,动脑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边操作边表述,边动脑筋思考边讲算理,使思维由具体到抽象,从表化到内化,从而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例如,教学“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摆两行,每行10个,从第一行移动1个到第二行,这时学生通过操作发现第二行比第一行多2个,从第一行移动2个到第二行,这耐第二行就比第一行多4个……从动手操作中,学生发现了一个规律:每次移动的个数是相差个数的一半,相差个数是移动个数的2倍。在这个基础上,接着又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连续动手操作几次,这样教学例题时,学生对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就很清楚了,题目也就迎刃而解了。

  4.小组合作,学会共同生活。

  现代人必须具备相容性,而一年级刚入学的新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家长的保护意识比较强,使得许多孩子没有机会与其他孩子一起交流,缺乏合作的经验,但多数孩子乐于交流,因而为了帮助孩子形成与人合作的能力,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让学生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首先从与同桌合作开始。如第一课《数一数》就让同桌小朋友合作一起完成,让他们感受到合作成功在带来的喜悦。而在《认物体》等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把桌椅改成马蹄形,全班分成几大组,便于学生间的交流,为合作学习创造环境和氛围。合作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和积极的个性心理品质,在交往互动过程中,能使学生多思考,多实践,多表达,能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相信这对他们今后与人交往,学会共同生活也是有很大帮助的。通过创设空间,学生不仅懂得了分类的实用性、多样性,还体验到了探索者发现奥秘的乐趣。

  5.练习质疑,学会生存发展。

  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为今后的生存发展打好基础,而这就要从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开始,在练习质疑这一环节中,教材中的许多练习就是实际生活情境的再现。学生用他们的眼光来看待生活,以他们嘧视角来解答问题。例如,我们通过讲故事将学生带人一个熟悉的套圈游戏之中:套中小狗29分,小兔子26分,小鸭子37分,小猪24分,小猴子28分,小鹿39分。小华说:“我两次一共套了63分”。猜猜她套中的可能是哪两种动物?”小明说:“我两次套中的比63分多。可能是哪两只动物?哪一只根本不可能套上?”对于这样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很乐于思考并自觉地调动已有的知识、在众多的数据中做出判断和选择。每个学生都能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现在的数学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所,教师带领学生探索各种模式与数学结构,解决各类问题、发现各种规律,提供种种机会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欣喜、获取发现的欢乐、欣赏数学的美,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得到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738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