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历史故事-北宋宰相韩琦

恒锐 1172分享
  战争是残酷的,饿殍百万,尸横遍野,无数人流离失所。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但要说哪个朝代最“弱”的话,当属积弱已久的宋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北宋宰相韩琦的历史故事,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北宋宰相韩琦好水川之战

  当时有许多外敌侵宋,而宋朝出战抵御却是胜少败多,甚至还被世人调侃为“屡战屡败”。

  韩琦是北宋名相,他刚及弱冠就取得了科举第二名的好成绩,为相十载、辅佐三朝,是北宋极其出色的政治家。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北宋臣子,还不是带领北宋军队吃了败仗,而且那还是著名文学家范仲淹人生中的第一场败仗,即好水川之战。

  宋仁宗在位时期,李元昊自立为帝,建立了西夏,他公开与宋朝对抗,邻近西夏的陕西形势十分紧张。韩琦奉命救济四川饥民,回到朝中以后,他就写了一份奏折,向仁宗详细剖析了陕西边备形势,随即被仁宗任命为陕西安抚使。

  后来,宋夏战争爆发,韩琦大胆推荐范仲淹与他一起对抗西夏,仁宗同意了,就将二人一同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充当安抚使夏竦的副手。

  北宋宰相韩琦有哪些历史事迹?  可是,在对西夏的用兵策略上,夏竦、韩琦、范仲淹三人所持的想法却截然不同,韩琦主张与西夏决战,因为国家财政难以支撑;而范仲淹却主张防守,不赞成深入敌境决战。夏竦不知该选谁的方案,就把锅甩给了宋仁宗,让仁宗自己决定。仁宗希望宋军能一举平定西夏是最好的,就选了韩琦的方案。

  1041年,李元昊率领十万大军准备攻打宋朝。在攻宋之前,他假装向宋军投降,企图诱敌入伏。韩琦识破了李元昊的阴谋,他让北宋大将任福带领宋军一万八千人,绕到夏军的背后,可战则战,不可战则据险设伏,截其归路。韩琦担心任福贪功冒进,还特意再三叮嘱:“苟违节度,虽有功,亦斩!”

  韩琦的计策好是好,但他没有料到,任福成了整件事中最大的那个变数。这个任福在张家堡南打了个小胜仗,心里难免就有些轻敌了,西夏军本就有意设伏袭击宋军,他们假装战败逃走,边逃还边遗弃不少物资,给任福营造一种夏军绝对没有反击能力的假象。任福不知是计,他只想得到战功,就带领宋军一路轻装追击夏军至好水川。

  到了好水川以后,任福发现道路旁边放了好几个大大的银泥盒,他以为这又是夏军丢下的物资,便打开了盒子。谁知盒子里装的全都是鸽子,盒子一打开,一百多只鸽子飞向天空,瞬间就暴露了他们的方位。

  其实,这些盒子是夏军故意放在这里的,鸽子飞向天空就是夏军发出的合击信号。随后不久,任福带领的宋军就遭到了夏军的围攻。宋军长途追击早已疲乏不堪,后来战死10300余人,任福和多位将校军官数百人都死在了这场战役中。好水川之战中,宋军几乎是全军覆没。

  韩琦闻讯后,立刻下令退兵,在回军途中遇到了数千阵亡将士的亲人,他们挡住宋军的去路,在大军前烧纸钱招魂,嚎哭不止。

  其实,好水川之战中李元昊打败宋军的策略是陕西落第举子张元之计,韩琦战败以后,张元还作了一首诗投入宋境:“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他讽刺韩琦,虽然是科举榜眼,还不如他这个落第举子呢!

  这场战役中,范仲淹的防守主张不被采纳,但是战役开始以后他也没能阻止败局,故而他和韩琦等人都遭到仁宗的贬斥。

  李广利投降匈奴

  西汉武帝时期,在所有抗匈名将中当属卫青、李广和霍去病三人最为著名。我们知道卫青的姐姐卫子夫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从亲戚关系上来算,他是汉武帝的小舅子。同一时期,还有一位大将也是汉武帝的小舅子,他就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

  李氏全家都是倡优出身,李广利也不例外,他因为妹妹李夫人受到武帝的宠爱,从而得到武帝的青睐。

  公元前104年,武帝派李广利攻伐大宛,给李广利分配了好几万人的军队。但是,李广利的军事才能并不突出,这一次攻打大宛耗时两年,最后从数万人的军队死得只剩几千人,大败而归。武帝闻之震怒,派使者拦守玉门关,不放李广利及其军队进关,李广利担惊受怕,只得留驻敦煌。

  后来,武帝再次集结六万人的军队交给李广利,第二次派他攻打大宛。这一次,汉军来势汹汹,西域诸国纷纷求降,主动向汉军献上粮食和马匹,供给军队。最后,大宛军队被打得节节败退,他们向汉军求和,并答应放出他们的好马,让汉人随意挑选。李广利与大宛签订盟约后撤军,带着三千多好马回国了。

  经此一战,李广利之名已经威震西域了,他因功而被封为海西侯。

  公元前99年,武帝派李广利领三万骑兵攻打匈奴右贤王,这场仗虽然打赢了,但是汉军却死伤众多。李陵就是在这一战中投降匈奴的,司马迁在武帝面前替李陵说情,最终被武帝处以宫刑。

  公元前97年,李广利率领十三万大军攻打匈奴,匈奴大军勇猛善战,汉军处于败势。

  公元前90年,武帝又派李广利领兵七万会战匈奴。这是李广利第三次攻打匈奴,形势一片大好,最初的几场仗都战胜了匈奴,汉军的士气很高。但是,就在这时,李广利留在京都的妻儿却被抓进了监狱,事情起因于丞相刘屈氂之妻,她因为武帝多次责备丈夫的缘故,诅咒武帝早死,还祈祷李夫人的儿子能当上皇帝。武帝得知此事后,腰斩了刘屈氂,斩首了刘屈氂的妻儿,并将李广利的妻儿关押入狱。

  前线的李广利闻之大惊,他想着立功赎罪,却因为太过激进而中了匈奴的圈套,败给了匈奴。李广利手下的汉军全军覆没,李广利自己则在战败后投降匈奴,匈奴单于知道李广利是汉朝大将,便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广利,对他宠信不已。

  武帝得知李广利投降匈奴以后,震怒不已,当即便下令处死了李广利的妻儿,将李广利灭族!

  李广利在匈奴的日子过得很滋润,但是却遭人嫉妒,被人设计杀死了。传说李广利临死前说了一句:“我死必灭匈奴!”李广利冤死以后,匈奴竟接连数月雨雪不断,家畜死亡,百姓疫病,种植的黍穄也无法丰收。当时匈奴人都以为这是李广利的话显灵了,非常害怕,还专门给李广利立了祠堂。

  李卫儿子的故事

  年羹尧和李卫都是雍正朝宠臣,但是两人的结局却天差地别。年羹尧被雍正帝列92条大罪,于雍正四年赐自尽。而李卫却一路坐到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的职位,最后善终结局。

  同是雍正宠臣,两者结局不同,大概因为年羹尧受宠后骄横跋扈,多次触及雍正帝的根本利益。而李卫虽然是捐官出生,但是却公正廉明,尤其在处理盐政事务,查出私盐买卖方面有大功。

  不仅是两人之间有差别,连后代也有所不同。年羹尧的几个儿子,要么早死,要么在年羹尧死后改名换姓,此后隐居过日子。

  年氏兄妹的相继死亡,让年氏家族再不复往日嚣张气焰。得罪了雍正帝的年家,想的是怎么躲,自然不会有人在进入官场,所以年家也就没落了。

  李卫家的五个儿子可就没那么多顾虑,自己的父亲是皇帝宠臣,对国家有功。自己不去当官,实在浪费了这么好的资源。所以李卫的五个儿子都进入官场,而且官一个坐的比一个高,哪里像年羹尧的儿子结局悲惨的。

  李卫长子李星垣,乾隆元年考取进士,高中探花,此后入仕为官,官至两广总督。

  两广指的是广东和广西,两广总督是个什么职位呢?就相当于是皇帝特别任命的一个地方的最高长官,总督代替皇帝管理一方。

  两广总督职责是“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皇帝有什么政令都是首先下达到总督手里,再有总督推行于下。下方官员汇报事务给总督,总督汇总再传给皇帝。

  这个职位的设立,使得皇帝通过分权的方法,达到集权的实效。两广总督位高权重,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吏之一。

  因为总督是皇帝分权的对象,所以对于总督人选,清朝帝王历来都十分谨慎。李星垣能担任这个职位,可见其受宠。

  李卫次子李星聚,官至福建延建邵道。清朝在福建设四道,福宁粮储道、兴泉永道、延建邵道、汀漳龙道。其中延建邵道领延平府、建宁府、邵武府。

  道是官名,全称为巡道,主要职责属监督、巡察所负责地方的政治和司法情况。

  李卫三子李星灿,官至州判。李星灿就没哥哥官做的那么大了,州判是从七品的小官,属于地方基层官员,主要职责是辅佐任地主官。州判的主要职责为粮务、水利、海防、巡捕诸事。

  李卫四子李星宿,官至督粮道。清朝置漕运各省,山东、河南、江西、浙江、湖南、湖北,李星宿属河北督粮道。职责主要是掌监察收粮及督押粮盘。

  李卫五子李星福,官至两江后补督阃府。在李卫五子中,长子李星垣的职位最高,权利最大!


相关文章:

1.宋朝后宫里的传奇皇后【历史故事】

2.历史故事-宋仁宗赵祯值得乾隆佩服的原因

3.北宋时期历史故事-欧阳修先生的传闻

4.乔吉《折桂令·毗陵晚眺》原文|译文|鉴赏

5.中国历史故事-晏殊树立信誉的小故事

    热门标签

    795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