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白露的含义及其由来

福萍2 200分享

白露是二十四节中第15个节气,每年的阳历9月7至9日为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白露的含义及其由来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白露的含义及其由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二十四节气白露的含义及其由来

目录

白露的含义

白露的气候特点

白露的由来

白露的习俗

白露的风俗禁忌

☆白露的含义

俗语说:“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节,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节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每年9月8日前后,当太阳移达黄经165度时,开始进入白露节气,白露是9月头一个节气,也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此时农作物即将成熟,“秋老虎”也将逝去,天气转凉。《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白露时节,晴朗的白昼温度虽然仍旧可以达到30多摄氏度,但夜晚会降到20多摄氏度,其温差达10多摄氏度。这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白露以后,夏季风逐渐为冬季风所代替,多吹偏北风,冷空气南下逐渐频繁,加上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变短,日照强度减弱,地面散热快,气温下降速度逐渐加快。此时,人们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来了。

九月的天气已逐步变得寒冷,秋季来临,在经过一个夏天的酷热之后,人们的'身体会因为长时间的高温而导致冷热不均,同时,白露节气多干燥,人很容易会被病毒感染,易患嗓子疼痛,头晕脚轻,咳嗽等症状。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白露过后,早晚温差加大更为明显,若不及时添加衣被,极易患上感冒。而支气管炎、哮喘、胃肠疾病、消化性溃疡等慢性病患者,此时也易诱发或加重病情。要注意防寒保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预防感冒。在调节饮食上,应选择清淡、富含营养、少或无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生冷饮食,保证适量的新鲜蔬菜,保持大便的通畅,同时少吃黄鱼、带鱼、虾、蟹和肥肉,并戒烟戒酒,减少发病的机会。

白露时节,由于气候渐干燥,很多人会感到早晨起床时嗓子发干,皮肤紧绷,即使饮用一大杯水也难以解渴。这种现象就是人们常说的“秋燥”。 有效防治“秋燥”,除了要重视精神调养、保持居室通风外,还可重点在饮食上下工夫。此时应多喝水,尤其是蜂蜜水、淡茶、果汁、豆浆、牛奶等,以补充水分,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特别是生姜,食后容易上火,加重“秋燥”对人体的危害。起居作息相应调整,尽量早睡早起;保持室内通风;戒烟戒酒

<<<返回目录

白露节气的气候特点

早在先秦时期,吕不韦等人所编著的《吕氏春秋》中,就在十二纪中的七月纪里,记载有“白露降”;到了汉代,正式把“白露”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内经》记载:“寒风晓暮,蒸热相薄,草木凝烟,湿化不流,则白露阴布以成秋冷。”《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籍中这些生动的记载,阐明了这一节气的气候特点。可见,“白露”就是表示天气渐凉,空气中的水汽在夜晚常在草木等物体上凝结成白色的露珠。

过了白露节,气温明显下降。这时,白天气温比较,门,只是早、晚气温明显降低,出现了日暖夜寒的现象。晚上,当大气温度接近摄氏零度时,一些非常微小的水滴密集在绿色植物的茎叶上,被早晨的太阳一照,看上去就呈现了白色,所以,人们就叫它白露,这种日温差增大的趋势,有利于露珠的形成,同时,对农作物的生长也极为有利。白天温度高,农作物生长发育快,夜间温度低,消耗少,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各种秋庄稼陆续成熟。因此,农谚便说:“过了白露节,夜寒日里热”,“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齐白露,一半籽”等,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

有的人把第一次轻霜叫做白露,这是不对的。因为即使是轻霜。具着露的物体或附近空气的温度,也必然在摄氏零度以下,又必然是门色的固体结晶;而白露的现象,虽然其色为白,但它毕竟是液体的露滴,其附着露滴的作物茎叶或附近空气的温度,虽然很低,但仍然仔摄氏零度以上i,作物受到这种冷凉白露的刺激,叶子由绿变黄。所以,农谚说:“白露点秋霜”。就是说降过两三次白露之后,庄稼像遭受了一场秋霜的危害一样。俗话也说:“每逢白露花儿蔫。”

从白露起,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开始转凉。俗话又说:“白露身不露。”它告诉人们,这时暑气已经尽了,不该再赤身露体了。俗话还说:“二八月乱穿衣。”意思是说,春秋两季天气多变化,穿的衣服多少,这就要根据气候和各人自身的需要来作准备了。

<<<返回目录

白露节气的由来

每年9月8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65度时,交“白露”节气。“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的一种自然现象。此时的天气,正如《礼记》中所云的:“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

其实,气象学表明:节气至此,由于天气逐渐转凉,白昼阳光尚热,然太阳一归山,气温便很快下降,至夜间空气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结成细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着在花草树木的绿色茎叶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经早晨的太阳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莹剔透、洁白无瑕,煞是惹人喜爱,因而得“白露”美名。

节令至此,正当仲秋季节,气候一如春季,不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的花的颜色较春天更艳,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鸡冠花、雁来红,特别是田野里迎风招展的荻花。古诗云“日照窗前竹,露湿后园薇。夜蛩扶砌响,轻娥绕竹飞”。此时天高云淡。气爽风凉,可谓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时节。但此时节,地球上的许多有生命的东西,会在萧瑟秋风中随之由荣而衰。不过,万物兴衰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舜亡。

<<<返回目录

白露节气的习俗

1.祭禹王

白露时节也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2.吃龙眼

福州有个传统叫作“白露必吃龙眼”的说法。民间的意思为,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有大补身体的奇效,在这一天吃一颗龙眼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听起来感觉太夸张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相信还是有一些道理的。因为龙眼本身就有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很多种疾病,而且白露之前的龙眼个个大颗,核小甜味口感好,所以白露吃龙眼是再好不过的了,不管是不是真正大补,吃了就是补,所以福州人也习惯了这一传统习俗。

3.白露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了白露节气,秋意渐浓。旧时南京人十分重视节气的“来”和“去”,逐渐形成了具有南京地方特色的节气习俗。爱喝茶的老南京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不经泡,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

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直到20世纪30~40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卖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白露前后,南京早晚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很大。南京日常饮食也突出秋季养生,餐桌上生菜、凉拌菜少,汤煲多,注重滋润。平时多吃些鲜梨等汁多润肠水果,以防秋燥。

4.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历来有酿酒习俗。每年白露节一到,家家酿酒,待客接人必喝“土酒”。其酒温中含热,略带甜味,称“白露米酒”。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中的精品是“程酒”,是因取程江水酿制而得名。程酒,古为贡酒,盛名入远。《水经注》记载:“郴县有渌水,出县东侯公山西北,流而南屈注于耒,渭之程水溪,郡置酒馆酝于山下,名曰‘程酒’,献同也。”、渌酒均系传世美酒。《晋书.武帝纪》:“荐、渌于太庙”,可见程酒当与、渌媲美。《九域志》亦云:“程水在今郴州兴宁县,其源自程乡来也,此水造酒,自名‘程酒’,与酒别。”程乡即今三都、蓼江一带。资兴从南宋到民国初年称兴宁,故有郴州兴宁县之说。白露米酒的酿制除取水、选定节气颇有讲究外,方法也相当独特。先酿制白酒(俗称“土烧”)与糯米糟酒,再按1:3的比例,将白酒倒入糟酒里,装坛待喝。如制程酒,须掺入适量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然后入坛密封,埋入地下或者窖藏,亦有埋入鲜牛栏淤中的,待数年乃至几十年才取出饮用。埋藏几十年的程酒色呈褐红,斟之现丝,易于入口,清香扑鼻,且后劲极强。清光绪元年(1875)纂修的《兴宁县志》云:“色碧味醇,愈久愈香”,“酿可千日,至家而醉”。《水经注》还记载,南朝梁文学家任与友刘杳闲谈,“任谓刘杳曰:‘酒有千里,当是虚言?’杳曰:‘桂阳程乡有千里酒,饮之至家而醒,亦其例也。’南朝梁时,兴宁隶属于桂阳郡。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还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旧时苏浙一带乡下人家每年白露一到,家家酿酒,用以待客,常有人把白露米酒带到城市。白露酒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略带甜味,故称“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酒店里还有零拷的白露米酒,后来逐渐消失。

5.十样白

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6.吃番薯

民间认为白露吃番薯可使全年吃番薯丝和番薯丝饭后,不会发胃酸,故旧时农家在白露节以吃番薯为习。

7.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返回目录

白露的风俗禁忌

1、白露日宜祭蜀王

白露节是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又以清明、白露春秋两祭的规模为最大,历时一周。

在祭禹王的同时,还祭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活动期间,《打渔杀家》是必演的一台戏,它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盼和向往。

2、白露日宜采集“十样白”

浙江温州等地有过白露节的习俗。苍南、平阳等地民间,人们于此日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食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这“十样白’’乃是十种带“白”字的草药,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以与“白露”字面上相应。

3、白露时节宜天炙

白露这天,上海的人们会将取来的露水和墨水抹在小孩的额间、背心,说是能祛除百病,当地人称为“天灸”。家里有孕妇的,会在这天清晨割~些苦草并储藏起来,给孕妇煎汤,以保证其顺利生产。

4、白露时节宜“秋兴”斗蟋蟀

在白露农闲的时候,农村的人们就会玩斗蟋蟀的游戏,称为“秋兴”。从宋代开始民间就流行白露斗蟋蟀,当时主要盛行于王孙贵族之间。明清时期,此风更盛。清顾禄的《清嘉录》对此就有详细记载:“白露前后,驯养蟋蟀,以

为赌斗之乐,谓之‘秋兴’,俗名‘斗赚绩’,白露时节人们¨提笼相望,结队成群,呼其虫为将军。"斗前挑选蟋蟀很有讲究,“以头大足长为贵,青、黄、红、黑、白正良为优。”蟋蟀选好后,“大小相若,铢两适均,然后开栅门。”斗时,在台上“两造认色,或红或绿,日‘标头’。“台下观者,即以台上之胜负为输赢,谓之‘贴标门’。分筹码,谓之‘花’。‘花’,假名也,以制钱一百二十文为一花,一花至百花、千花不等,凭两家议定;胜者的彩,不胜者输金,无词费也。

直到现在,斗蟋蟀仍是平民百姓的一大娱乐活动,北京尤其盛行。进入白露,人们就会拿上自己精心养育的蟋蟀,来到开阔场地参斗,观众也是兴致高昂,聚精会神观战,场面十分热闹。

5、白露日忌刮风下雨

在民间,白露日忌刮风下雨。人们认为白露日见风雨将会对农业收成造成不利影响,谚语说道:“白露日落雨,到一处坏一处”,“白露前是雨,白露后是鬼。’’还有谚语说:“处暑雨甜,白露雨苦。"农民认为白露的雨水是苦的,雨水会使蔬菜变苦;收割的稻子沾上白露的雨水之后也会生虫被蛀空。

此外,白露时节刮风会造成危害,有“白露日东北风,十个铃子(棉桃)九个脓;白露日西北风,十个铃子九个空”的说法。

<<<返回目录


二十四节气白露的含义及其由来相关文章: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含义

白露是什么意思

二十四节气寒露的意义是什么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介绍

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常识

二十四节气白露手抄报内容

寒露节气的由来与习俗简介

二十四节气白露手抄报简笔画

二十四节气白露手抄报简单又漂亮

二十四节气白露的含义及其由来

白露是二十四节中第15个节气,每年的阳历9月7至9日为白露。白露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你知道二十四节气白露的含义及其由来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二十四节气白露的含义及其由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635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