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与典故3篇

镇圳 254分享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与典故3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与典故篇一

  《水调歌头》苏轼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一篇千古名作,是苏东坡在中秋之夜酒后抒怀并且思念他的弟弟苏辙而作的。序言里边说了“兼怀子由”。弟弟名叫苏辙,车辙的“辙”。车辙,就是马车轮子轧在土路上边的印迹,所以说“前有车,后有辙”。“辙”也是道路的标志,走路,当然要沿着道路去走,所以说是“必由之路”。因此,弟弟苏辙,名“辙”,字“子由”。古代还有一个名人,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路,姓“仲”,名“由”,字“子路”,这个苏辙的名字,和子路是一个系列的。

  哥哥苏东坡,别号“东坡居士”,名“轼”,字“子瞻”。“轼”是什么东西呢?马车上的横梁扶手。《礼记·檀弓下》:“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轼而听之,使子路问之”。孔子乘坐马车,看见人家办丧事,在哭,起立,扶着横梁扶手,这在古代是乘车的一种礼节。马车本来就有高度,站在马车上边,就更高了,所以说“高瞻远瞩”,就是“站得高,看得远”的意思。苏轼和苏辙的父亲是苏洵,有学问,爷仨并列“唐宋八大家”,大概苏洵老爷子取名的时候,祝愿两个公子将来全都成为“有车族”吧,所以叫苏轼、苏辙。结果呢,学富五车。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与典故篇二

  中秋的来历与嫦娥的故事

  那么“中秋节”为什么是“中秋”呢?现代使用阳历,历法叫作“太阳历”,是依据地球环绕太阳公转周期制定的。古代使用阴历,历法叫作“太阴历”,是依据月球环绕地球公转周期制定的。“太阴星”就是月亮。但是中国古代留下来的阴历,也不完全是依据月球公转周期制定的。每一个月,是依据月球公转规律制定的,古人把月亮圆满的这一天安排在十五日,称为“望日”,月初开头称为“朔日”,月末结尾称为“晦日”。月亮环绕地球公转一周,大约是29天半,没有办法形成每个月30天乘以12个月等于360天,所以“大建月”30天,“小建月”29天,一年少于360天的日子,攒起来安排闰月,19年闰月7次。因为“大建月”和“小建月”相对于月球公转周期的29天半,总是赶前错后,所以有时候月亮是“十五不圆、十六圆”。今年中秋就是十六日月亮最圆。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周,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不是正好360天。地球公转一周的轨迹称为“黄道”,平均分为24段,也就是二十四节气。所以每逢交节气,不仅说明是哪一天,还要说明是几时几分几秒,就是地球运行到了那个二十四分之一位置的时间。就说“立秋”吧,不是有一句俗语“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吗?今年的立秋是在8月7日22时49分07秒,属于“晚立秋”,立秋以后确实来了“秋老虎”,有好几天气温高达31度。

  中国的阴历,在气象学称为“阴阳历”。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服从太阳,十二个月的“朔、望、晦”服从月亮。古人把一年12个月分为四季,每个季节三个月,开头那个月称为“孟”,中间称为“仲”,末尾称为“季”。例如七、八、九这三个月为秋季,七月称为“孟秋”,八月称为“仲秋”,九月称为“季秋”。秋季也叫“三秋”,所以王勃《滕王阁序》说是“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诗经·王风·采葛》也说“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那么“仲秋”八月的十五日,也是秋季三个月里边,居于中间的那个月,居于中间的那一天,所以叫“中秋”,也就是秋季三个月90天的正中间。

  “月到中秋分外明”。因为秋高气爽,空气澄明,能见度高,人们就可以看见月亮里边有很多东西。比如吴刚、玉兔、嫦娥。嫦娥本来叫什么呢?

  答案是“姮娥”。汉文帝名叫刘恒,于是仙人也要为皇帝避讳,姮娥被改称为嫦娥。“恒”、“常”,是近义词,“恒心”,也就是“常性”。“三国名将勇,首推赵子龙”,常山赵子龙,大家都知道。其实看看《三国演义》第九回,赵云首次出场,救了公孙瓒,自我介绍说我是“常山真定人也”。“常山”以前是“恒山郡”,“真定”后来是“正定县”,清朝因为雍正皇帝胤禛避讳,改称为“正定”。真定的名人还有南越国王赵陀,《岳阳楼记》“先忧后乐”的范仲淹。

  汉代道教影响逐渐扩大,许多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仙人物都被归入了道家系列,西王母也成为道教中的神仙。《淮南子》记载,后羿到西王母那里求来长生不死之药,后羿妻子嫦娥偷吃仙药后,飞升上天到了月宫,住在广寒宫里。这就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广寒宫,这个名称听着就寒冷,而且孤独。所以苏东坡先生说是“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关于中秋节的诗词与典故篇三

  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朱元璋与月饼起义: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热门标签

    956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