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亡国的前奏:宋金海上之盟(2)

嘉馨 1172分享

  重和元年(1118年),宋徽宗派武义大夫马政自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乘船渡海,以买马为幌子,与金谈判攻辽。此后宋金使者频繁接触。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双方签订了共同灭辽复燕(今北京)的军事合作盟约。由于当时宋金双方在地理上受辽国阻隔无法在陆上接触,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此盟约因故得名“海上之盟”。盟约内容——即宋金双方约定如下:

  宋金各自进军攻辽,其中金军攻取辽上京(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与中京大定府(今辽宁昭乌达盟宁城县天义镇大明乡),宋军攻取辽的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和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宋答应灭辽后,将原来于澶渊之盟输给辽的岁币转输给金。金则答应“燕云诸州归宋”。

  这个盟约的签订,标志着维系了辽宋之间百年和平的“澶渊之盟”彻底寿终正寝。宋朝正式背弃了宋真宗时期与辽朝签订的“澶渊之盟”。

  而宋金之间的这个结盟谈判实际也非常艰苦,是不断讨价还价的结果。宋朝派出缔约的使者是赵良嗣。赵良嗣的出使金朝是宋朝这次外交的一个重大失败。他奉宋徽宗御笔,金朝商议战后归还给宋朝燕京之地。宋徽宗御笔中只提燕京,而未涉及云州等地,故赵良嗣也不明就里没有提到云州等地。赵良嗣回国后,朝廷哗然。决定单方面将盟约的国书内容中明确为“燕云十六州”。但遭到金朝的拒绝。而且金朝认为宋方的胃口越来越大,便强硬坚持只许以燕京之地,且平州、滦州、营州不属于燕京,甚至原来答应许给宋朝的“西京”也不承认了。金朝还表示,倘若宋方要求过奢,则唯有解约一途。

  恰在此时,方腊起义爆发,童贯受蔡京所遣前去镇压,宋方又无心力继续讨价还价,和议内容最后只好草草收场。但在争地上的矛盾已在宋金之间种下了,成为未来两国关系的隐患。

  宋军北伐失败、处处不顺

  宋金海上之盟议定之后,双方分别攻辽。从结盟的过程来看,“相约攻辽”很明显是宋朝主动提出的;至于承诺给金朝岁币,这也是宋朝主动提出。这足见宋朝的战略弱势和信心不足。金朝的态度则大多不置可否,对结盟之事实谈不上有多热心,且请盟之时,辽国面对金人已回天乏术,宋人之盟对金人的成功可有可无,所谓的夹攻并不关键,错失时机已远矣。

  从战略平衡的角度来讲,宋朝请求联金灭辽,显然是极具冒险的行为。且不说背弃澶渊之盟在道义上如何不对,也不说“海上之盟”得到的值不值,想想辽被灭掉之后宋朝的处境就应该知道这是非常危险的决策。辽固然很弱,但是灭掉了一个虚弱的邻居,代之以有虎狼之心的强大邻居,到底哪个邻居对自己更安全呢?假使辽朝尚在,不管如何虚弱,辽宋与金尚可形成三足鼎立格局,或可形成长期对峙;一旦辽被灭掉,不存在所谓的“三足”,无以鼎立、相互制衡,北宋需要多大的能耐才能抵抗得住金朝呢?

  所以,从战略上说,“海上之盟”从一开始就是错的。这是北宋走向崩溃的开始!实际上,即使有了这个盟约,即使金朝兑现盟约中的承诺,北宋在随后的灭辽过程中也是处处不顺,一塌糊涂。

  宣和四年(1122年)初,宋金攻辽,金军首先攻占中京。在金人追击下,辽天祚帝逃入夹山,耶律淳被拥立为天锡皇帝,史称北辽,支撑着残局。宋军在种师道的指挥下,于五月下旬在白沟被辽军打败。这完全是宋徽宗所始料未及的。谁能想到覆亡在即的辽朝,还能打败有金军相互策应的宋军?不能不说宋徽宗在结盟之前,对宋军的实力严重了解不足。

  特别糟糕的是,这一仗使熙丰变法以来积蓄的军用储备丧失殆尽,这次失败使得宋朝彻底转入战略劣势,所积累的物资全数用尽,完全无力再战,甚至取燕也要依赖金人的能力。如果没有这次失败,之后的宋金战争宋朝绝不会失败的如此之快,至少有自保之力,因此这一仗是战争中的重大转折。至此,宋军伐辽宣告失败,而覆亡在即的辽朝居然大获全胜,金朝则冷眼旁观中看清了宋朝在军事上不过是银样醋枪头。这是宋朝海上之盟悲剧的开始。

  很快,完颜阿骨打又攻下辽中京与西京(今山西大同),岁末,再亲率大军攻克了燕京。他见宋军一再失利,对宋朝使者赵良嗣的态度十分倨傲和强硬。因为宋朝是否如约已经越来越不重要了。几经讨价还价,金人最后表示:金朝只将燕京六州二十四县交割给宋朝;宋朝每年除了向金朝移交原来给辽朝的五十万岁币,还须补交一百万贯作为燕京的代税钱;倘半月内不予答复,金朝将采取强硬行动。

  金人的借口是金人打下了燕京自然可以有燕地的税钱,而宋人认为十分荒唐,赵良嗣等人说,地税分离乃自古未闻之事,怎么可以实行呢。而金人则说自己攻燕之功,所以应当获得当地的税钱。金人甚至扬言说,只要了一百万贯、没要个三五百万贯已是不错了。然而宋朝国力衰退,实际已经拿不出这些钱来。

  但赵良嗣向宋徽宗复命的时候,宋徽宗却全都答应了,但让他再次使金,要求归还西京。金朝乘机再向宋朝敲诈了二十万两的犒军费,宋朝也一口应承。可是金人最后照单收了银两,仍拒绝交出西京,只同意交割燕京。

  宣和五年(1123年)四月,宋金双方即将交割燕京。金军入城近半年,知道城池将归宋朝,便大肆剽掠洗劫,居民逃匿,十室九空,整座城池几如废墟。金军临走时,又将富民、金帛、子女捆载而去。结果,童贯、蔡攸接收的只是一座残破不堪的燕京空城和蓟州、景州、檀州、顺州、涿州、易州等一共六州,其中涿易二州还是主动降宋的。金人的计策是:即便宋朝得到燕京故地,非但不能把它转化为战略优势、利用它获得财赋,反倒还被它严重拖累,成为沉重的战略包袱。

  交割手续结束后,宋朝廷竟然真的如邓洵武所说那样“无财力犒赏”常胜军之士兵,只好允许他们侵占燕京无人之田地,以为自利。后来燕人从金国南逃回来、回到宋朝的治下,发现自己的田地被军士所占,结果又闹出许多事端。可不是一塌糊涂么?

  难以想象的是,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徽宗君臣还能自我陶醉,王黼、童贯、蔡攸、赵良嗣等都作为功臣一一加官进爵;徽宗甚至还命人撰写《复燕云碑》来歌功颂德,似乎太祖、太宗未竟的伟业,真的由他来完成了。实在是昏庸到了一定的境界!

  宣和五年(1123年)八月,金太祖病死,金太宗即位,下令将辽朝降臣和燕京居民远徙东北。燕民不愿背井离乡,过平州时私下鼓动辽的降将张觉叛金投宋。张觉找宋朝翰林学士李石商议,表示愿意以平、营、滦三州降宋。李石将此事向宋朝表示归降之意,徽宗觉得能够藉机收回平州等地,这是好事一桩。张觉降宋后,刚刚出城迎接宋徽宗的诏书、诰命,便遭遇到金帅完颜宗望率军来讨。张觉逃走,但其弟见老母被捕,转而降金,交出了宋徽宗赐给其兄的御笔金花笺手诏。宋徽宗只好密诏派人把张觉父子杀死,把人头送给金人。这个做法丢脸丢大发了。并且,同样身为辽军降将的郭药师为此深有狐兔之悲,愤然说:“若金人索要我郭药师,难道也交出去吗?”郭药师是辽朝劲旅“常胜军”的统率,战斗力很强。但“张觉”事件之后,常胜军从此不再有战斗力。

  另外,得到了张觉的人头、还有宋徽宗赐给他的御笔金花笺手诏,金朝获得了宋朝在背后搞小动作、背弃宋金盟约的证据,宋金关系遂迅速走向失和。

  宣和六年(1124年)三月,金朝派人对谭稹索要二十万石军粮,说是上一年赵良嗣答应给的。谭稹以为口说无凭,金军恼羞成怒,又怨恨宋朝收留张觉,八月间攻下宋军控制的蔚州。宋金结盟自此不复存在。失去辽朝作为屏障、作为制衡,面对迅速强大的金朝,北宋不自觉地走上了亡国之途。

  后世学者王夫之在评价宋朝在收复燕云旧地的一系列失败时,毫不客气地认为,宋人之所以失败,在于“君不似乎人之君,相不似乎人之相,垂老之童心,冶游之浪子,拥离散之人心以当大变,无一而非必亡之势。”

  (作者及单位:月白风清,北京市第十五中学。)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作者:月白风清 (公众号 历史爱好者)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45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