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没有设置宰相这一官职

莉莎 1172分享

  编者按: 丞相一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文官首领,中国历朝历代都设有此官职,直到明朝才将其废除。那明朝有没有设置过宰相这一官职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皇权与相权

  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王朝之后,作为君主主要的辅佐人物从制度上被定格为百官之长,由此开启了宰相制度。

  按课本内容,宰相制度开始于秦朝,终结于明朝,有1600年的历史。

  所谓“相”,指帮助,辅佐的意思,比如“吉人自有天相”,不是脸长得怎么样,而是说有天的帮助。

  宰指“主管,掌握”。

  故而,宰相既有一定的决定权,主管权,又有辅佐君王,维护王朝统治的根本政治任务。

  此外,宰相是民间通称,中国历史上没有正统王朝使用宰相作为官职名。

  宰相并不指某个人,而是指职务,换言之也可以好几个人来做。

  打个比方:总经理就像宰相,那么宰相就1个人。有的公司没有总经理,只有3个副总经理,3个人都是老大,那么这3个副总经理都是宰相。

  这就是所谓的独相,多相,乃至后来的群相。

  无论是一个人也好,三个也罢,还是一堆人,宰相都有自己独有的决策权,行政权。许多事情不需要报批皇帝,自己就能解决。除军国大事,皇帝不用参与日常行政工作,也不会直接指挥下级行政官员。

  如果某个皇帝很想做的事情,宰相不同意,那么这个事情也做不成,因此明清之前,中国古代皇权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要受到相权的制约。

  在书本上,相权起于秦汉的三公九卿制,为独相,当中一段忽略,到隋唐创立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出现多相,唐朝时三省虚设,搞政事堂,凡事进政事堂的都是宰相,就从多相变成群相。

  群相制度在宋代被加强,像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和参知政事确切来说都是差事不是官职,要你做了给你一个,你就是宰相,不要你做了就拿掉,你就不是了。

  宰相搞成了委员会制度。

  举个例子:有一所学校,由校委会管理,董事会点你一个语文老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校委会,参与学校决策机务,你实际上就是校长了,董事会不需要你了,把你这个头衔拿掉,你继续回去做你的语文老师,学校决策机务就和你没关系了。

  相越来越多,表现的是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相权越来越分散,越来越受到皇权的制约,同时皇权也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从汉代开始,除了相权削弱外,皇权也在通过任用身边亲信的方式加强,形成内部决策机构,最典型的就是汉武帝时期的内外朝问题。

  明朝废相实质

  我曾经遇到过这种题,是说“明朝看似无相,实则有相,你怎么看这个问题?”的辨析。需要注意的是,这道题目不是开放性题目,一定要从皇权和相权的本质来看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的说法,绝对不能拿张居正的孤例,去衡量整个明清中央制度。

  历史学习要从制度上,史实上进行编制考虑,绝对不能自以为是,指鹿为马,不能把特殊当成普遍,把孤例当成常态。

  朱元璋废除的不仅是宰相官职,而是相权。明清两代只有协助决策的机构(内阁和军机处)而没有相权。

  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都是皇权的组成部分,并没有任何相权。

  明朝内阁的实质不过是皇帝的秘书处,到了后期也不过是智囊团而已。

  明清没有像尚书省这种最高行政执行机关,统领六部执行机关的就是皇帝,不再有任何中间机构和官员。

  我们来看三省六部制度和明朝内阁制度的结构就明白了:

  在明朝之前,具体事务都是由宰相处发出交给百官执行,明朝之后,所有的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发出交给百官执行,没有宰相机构。

  宰相可以管六部,但是内阁不能管六部。

  清朝都是“奉旨”,“上谕”,意思就是皇帝直接给你的命令。

  所以从明朝开始,不管大事小事,事无巨细都要皇帝批示,比如哪里闹灾了,哪里混乱了,都要皇帝亲自批阅,哪怕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是骂皇帝的奏章都无一例外捅到皇帝这里。

  那么内阁是干什么的呢?内阁的作用不是处理这些日常事务,而是给出意见,内阁既不是独立决策机构,也不是独立执行机构,他们的意见夹在奏章里发给皇帝,也就是“票拟”,只有通过了皇帝批红,事情才能落实,批红下来六部直接执行,内阁也没有任何执行权。

  我们还是用修水坝为例子。

  在唐朝制度里,现在X地要修个水坝,事情提上来,打到政事堂,宰相们商量要不要造,然后商量怎么修,怎么造,花多少钱,决策之后抄送给皇帝报备,然后直接执行,一般情况下,造不造,怎么造,怎么修,花多少钱,皇帝不管,这全是宰相的事情。

  如果遇到军国大事必须皇帝和政事堂一起同意,才能执行,政事堂不能专权,皇帝也不能独裁,而日常事务皇帝不管。

  在明朝内阁制度,现在X地要修水坝,奏折提上来,打到内阁,内阁的阁臣不能直接说这个水坝不造,只能给出意见票拟,然后给皇帝,皇帝看过票拟之后,最终决策修不修,然后对方案作出指示,比如要减经费,要修漂亮点,批红打下去,下放六部直接执行。

  如果皇帝嫌贵不想修,就直接批红否决,无论这个水坝多么利国利民。内阁没有人可以左右皇帝的意志。

  换言之,皇帝同意,内阁不同意,也要执行,皇帝不同意,内阁一万个同意,也无法执行。

  如果皇帝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情,但是又不想花这个银子,那就把奏章压住,叫做“留中不发”,不表态,那么事情也无法实行。

  从军国大事,到后宫事务,各种各样的政务皇帝都要参与,而且要不断跟进进度。

  有些事情是重复的固定的日常事务,只需要批准就可以了,所以皇帝会让司礼监太监代为批红,因为只要写准了,知道了,阅(皇帝很多时候批的都是大白话)等等机械操作。

  但是这也变相给了宦官篡夺皇权的机会。

  张居正是怎么回事?

  明朝中后期,有一些内阁首辅的确权力很大,比如嘉靖中后期的严嵩,隆庆时期的高拱,崇祯前期的温体仁,还有最有名的万历前期的张居正。

  那么他们权力那么大,为什么就不算是宰相呢?他们权力那么大,那么内阁首辅不就是实际上的宰相吗?

  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是错误的。

  明朝出现强权内阁首辅,并不是内阁这个机构本身性质造成的,而是内阁首辅篡夺了皇权,代皇帝说话,代皇帝表态。

  明朝那么多内阁首辅,拥有强权的是极个别现象,张居正之后的申时行,王锡爵,沈一贯,叶向高等等首辅都没有强权色彩。所以内阁首辅相当于宰相,无论是制度上还是史实上都不成立,都不是明朝中后期的普遍现象。

  那么张居正是怎么回事呢?

  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老师,朱翊钧登基时只有10岁,主少国疑,李太后和司礼监大太监冯保都需要强大的外朝官稳定国政,而张居正需要内朝的撑腰,于是形成了内外联动的三角同盟体系。

  张居正做的所有票拟,皇帝都批,批红只是走流程,张居正利用皇帝年幼,用自己的票拟权篡夺了皇帝的批红权,进而得到了类似宰相的行政决定权。

  注意,张居正没有任何权力,只是皇帝年幼,李太后和冯保放权给他,如果皇帝要收回批红权,随时可以。

  张居正病故之后,万历皇帝憋了10年的火一下子释放出来,剥夺了张居正的一切头衔,还逼得张居正家破人亡,差点鞭尸。

  宦官专权也是一样,无论是王振,刘瑾还是魏忠贤,都利用皇帝的信任,勾结外朝的大臣来篡夺批红权,因为皇帝贪玩,不理朝政,他们就代皇帝决定,进而篡权。所以明武宗反应过来,立刻收回权力杀掉了刘瑾,崇祯帝上台就用皇权逼死了魏忠贤。

  关于清朝的军机处,我们以后再讲。

作者|姚新宾老师

  公众号: 家辉培优升学指导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569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