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刘邦称帝的历史

广顺 1172分享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建立了汉朝。因为刘邦建部长安(今陕西西安),所以历史上称他建立的汉朝为“西汉”,又称“前汉”或“先汉”。刘邦是西汉的第一个皇帝,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

  揭秘刘邦称帝

  公元前202年,刘邦正式称帝,建立了汉朝。因为刘邦建部长安(今陕西西安),所以历史上称他建立的汉朝为“西汉”,又称“前汉”或“先汉”。刘邦是西汉的第一个皇帝,历史上称他为“汉高祖”。

  刘邦能得到天下,并不是偶然因素的作用。正如他自己所说:“要论出谋划策,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要论治理国家,安抚百姓,筹集粮饷,我不如萧何;要论带兵打仗,战必胜,攻必取,我不如韩信。这3个人都是人杰,我能用他们,这是我能够得到天下的重要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而不能好好使用,那是他所以失败的缘故。”

  的确,像张良、萧何、韩信这样能独当一面的人杰,还有许许多多有各种长处的人才,在帮助汉高祖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个个都立了大功,在汉朝建立以后,又为巩固封建统治做出了贡献。

  刘邦建汉后,采取了一系列恢复经济的“休养生息”政策:下令解散大量军队,让士兵回家务农;免除若干年徭役;让战时逃亡在外的人回乡,发还原有田宅;释放一些奴婢为平民;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这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为汉朝初年经济的恢复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西汉初年,出于政治、军事的需要,刘邦还分封了一批异姓王。但刘邦对他们并不放心,因为他们是异姓,是刘汉天下割据的分裂因素,因此,刘邦又想方设法剪除异姓王,以同姓子弟为王来取代他们。韩信、彭越、英布、张敖等人都被废或被杀,而刘姓子弟11人被封为诸侯王。虽然大封刘姓为王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也为日后诸侯王的叛乱埋下了祸根。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知道自己已经不中用了,就带着文武大臣到太庙里杀马宣誓,立下了不许封异姓人为王的遗嘱。在场的人都照着刘邦的样子,每人喝了马血酒,发誓一定要永远遵守这个盟约。可是,后来违反这个誓约的是刘邦自己的妻子吕后。

  汉五年(前202年),楚王韩信、韩王信、淮南王英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衡山王吴芮、燕王臧荼等七位异姓诸侯王联名上疏,请刘邦接受“皇帝”尊号。

  这里潜藏着两个问题:一是以楚王韩信为首的七位异姓诸侯王为什么要刘邦上尊号?二是七位异姓诸侯王为什么要刘邦上“皇帝”尊号?

  第一个问题好理解。刘邦封韩信为楚王、彭越为梁王后,刘邦是汉王,韩信是楚王,韩王信是韩王,英布是淮南王,彭越是梁王,吴芮是衡山王,张敖是赵王。以“王”来定尊卑,七位异姓诸侯王和汉王刘邦平起平坐。七位异姓王中,韩信、彭越、英布、韩王信、张敖等五位是刘邦所封,汉王刘邦、衡山王吴芮、燕王臧荼是项羽所封。天下这八位王爷的尊卑确实有些紊乱,汉王刘邦的地位明显高于其他七位异姓诸侯王,但大家都是“王”,似乎又无高下之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让“大王”刘邦再向上升一升,这样,尊卑高下就一目了然了。怎么向上升呢?上尊号。

  第二个问题有些蹊跷。七位异姓诸侯王联名上疏要求刘邦上“皇帝”尊号,为什么不上其他尊号呢?

  人们在政治制度的选择上往往习惯于从历史中寻找答案。刘邦之前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一是商周的王国制度,二是秦始皇的帝国制度。项羽当年选择的是霸王。霸王是特定时期的产物,本质上从属于王国制度。王国制的中后期,天子已不能真正支配王权时,诸侯中的强者就成为霸王。所以,霸王从本质上讲是王国制的一种变形。

  为什么七位异姓诸侯王偏偏选择“皇帝”而不选择其他尊号呢?

  《史记》《汉书》没有记载此事。劝刘邦上尊号这么大的事,七位异姓诸侯王总得通通气,打打照呼,起码得在一起商量一下吧?史书统统没有记载。史书不记载不等于没有,史书不记载我们关心的问题的情况非常多。今人回答这类问题的办法只有一条:尽可能理性、公正地分析。

  刘邦从未谈过灭了项羽后他要什么尊号,但是,这不等于没有蛛丝马迹可以表明刘邦的心迹。

  第一,刘邦的目标是得到天下;武涉游说韩信时评价刘邦说:“其意非尽吞天下者不休”。这是项羽集团对刘邦兵出函谷关终极目的诠释。这一点,七位异姓诸侯都会有所了解。为一个意在“尽吞天下”的诸侯王上什么尊号?“皇帝”!

  第二,刘邦的行政建制是郡县制;

  刘邦重返关中后率先除掉三秦王,在关中“置陇西、北地、上郡、渭南、河上、中地郡”,“关外置河南郡”,完全承袭了秦帝国在地方实行郡县制的行政建制。韩信灭魏后,“定魏为河东郡”。刘邦承袭秦帝国郡县制的行政建制,透露出刘邦在后项羽时代将要行帝国制的端倪。

  第三,刘邦对诸侯联名上疏的反应是默许;

  以楚王韩信为首的七位诸侯王联名上疏汉王刘邦上“皇帝”尊号后,刘邦推辞不受。

  像刘邦这样的“大王”当然不会说自己要当什么,他想当什么需要别人猜心事,搬“梯子”。诸侯王们陈述了汉王刘邦应该上尊号的三大理由:一是功大(于天下功最多),二是德厚(功盛德厚),三是上下不分(亡上下之分)。简单来说,汉王功大德厚,但是和其他诸侯王无法区分上下,只有加尊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这三大理由就是搬“梯子”。你要让刘邦向上爬,总得给刘邦搬个“梯子”吧?有了“梯子”“领导”才好向上攀登嘛。

  刘邦如何回答呢?

  “帝”必是贤者。如果我不是贤者,上了尊号,岂非“虚言无实之名”?这不是我所希望的。你们这些诸侯王“推高寡人”,叫我怎么处理呢?

  刘邦这个表态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不反对称帝,二是质疑自己的资格,三是担心自己被推高后不好处事。虽然刘邦也说“寡人闻:帝者贤者有也。虚言无实之名,非所取也。”但是,刘邦并不反对诸侯王的劝进。只是说“帝者贤者”,我尚不够贤者之实。

  刘邦表态的关键是不反对!不反对就是默许。

  如果刘邦不想当皇帝,他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加以拒绝,但是,刘邦没有这样表态。诸侯王们得到这一信息,就是傻子也明白,他们劝汉王上“皇帝”尊号的做法对头了。下面需要的搬个好“梯子”,让“领导”愿意向上“攀登”。

  诸侯王个个是一方诸侯,他们个个听觉极佳,刘邦的画外音他们一听就明白了!他们第二次集体上疏,说汉王有三大功德,一是“灭乱秦,”,二是“诛不义”(指灭项羽),三是“功臣皆受地食邑”,所以,称“汉王”已经不能表述刘邦的功德了(诸侯王不足以道之),只有“居帝位”才能名实相符。希望“大王以幸天下”。

  这封上疏总结了刘邦灭秦、灭项、封诸侯三大功绩,惟有称帝才能让天下百姓满意。第二次上疏的要害是只有汉王称帝才能让天下苍生满意(便于天下之民)。这是一个最让刘邦动心的“梯子”。这把“梯子”搬过来再不向上“攀登”,岂不让天下百姓大失所望?

  刘邦不再推辞。只是说,只要你们都认为我上“皇帝”尊号有利天下苍生就行了(诸侯王幸以为便于天下之民,则可矣)。

  在刘邦的首肯下,七位“诸侯王及太尉长安侯臣绾等三百人与博士稷嗣君叔孙通”,选择了一个好日子,“二月甲午,上尊号汉王”,刘邦正式“即皇帝位于汜(sì,似)水之阳。尊王后曰皇后,太子曰皇太子”,并追尊自己的生母为“昭灵夫人”。完成了由汉王到西汉开国皇帝的历史性演变。

  可见,“搬梯子”是一桩大学问。要他人向上“攀登”,需要合适的“梯子”;要他人体面下台,也需要搬一把合适的“梯子”。推而广之,让他人体面地干事,都需要“梯子”!

  西汉帝国就是因为诸侯王们找到了一把最恰当的“梯子”而诞生了。


相关文章:

1.历史上最帅的皇帝在哪个朝代

2.厉史上最厉害的皇帝都有谁

3.史上最强皇后是谁

4.中国历史故事-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交接四大模式

5.萧何助汉的故事是怎么来的

    热门标签

    74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