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节气手抄报的谚语_诗词_由来

晴恩2 1172分享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夏至节气手抄报的谚语、诗词、由来,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夏至节气手抄报的谚语_诗词_由来

  夏至节气手抄报的谚语

  1. 初头夏至十头割,十头夏至两头割,两头夏至骑拉着割

  2. 夏至狗无处走

  3. 夏至有雨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4. 夏至食个荔,一年都无弊

  5. 芒种栽秧日管日,夏至栽秧时管时

  6. 夏至伏天到,中耕很重要,伏里锄一遍,赛过水浇园

  7.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8. 夏至风从西边起,瓜菜园中受熬煎

  9. 夏至落雨十八落,一天要落七八砣

  10. 夏至雨点值千金

  11. 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12. 夏至东南风十八天后大雨淋

  夏至节气经典诗词

  夏日杂兴(四首选一)

  明·刘基

  夏至阴生景渐催,百年已半亦堪哀。

  葺鳞不入龙螭梦,铩羽何劳燕雀猜。

  雨砌蝉花粘碧草,风檐萤火出苍苔。

  细观景物宜消遣,寥落兼无浊酒杯。

  赏析:时光流逝,功业何在?看看自然景物,得其情趣,也可消遣,只是落寞之中缺少浊酒一杯以慰寂寥。

  夏至对雨柬程孺文

  明·张正蒙

  堂开垂柳下,默默坐移时。

  岁序一阴长,愁心两鬓知。

  雨檐蛛网重,风树雀巢欹。

  惆怅无人见,深杯空自持。

  赏析:垂柳下默默静坐,夏至一阴生,对应节序的是斑白两鬓与愁心一颗。风雨中檐间蛛网重重,树上雀巢倾斜。独自一人饮酒,无人知我惆怅。

  赠南都莫工部子良夏至斋宿署中

  明·王慎中

  万乘亲郊幸北宫,千官斋祓两都同。

  灵光正想泥封上,清梦遥依辇路通。

  烟散玉炉知昼永,星分银烛坐宵中。

  闻君已就汾阴赋,犹向周南叹不逢。

  赏析:古代皇帝要在夏至日率百官祭祀地祇(地神),进行祓除活动,一般在京城北郊进行,到时候官员都要斋戒,所以说“万乘亲郊幸北宫,千官斋祓两都同”。

  夏至节气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在北极圈以北,这一天太阳整日都位于地平线之上,成为北半球一年中极昼范围最广的一天。同时,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来说,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高达73°32′。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将近一倍。而此时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天文专家称,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夏至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开始逐渐变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也开始逐日降低。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我国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夏至避暑北池》也曾写到“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中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麋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麋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中国民间把夏至后的15天分成3“时”,一般头时3天,中时5天,末时7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可见在1000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 ,

夏至节气手抄报的谚语_诗词_由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6月20日,或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夏至点,目前处在双子座),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567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