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学生对于形象思维·右脑·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

梓荣 1172分享

  右脑的功能关系到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又关系到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关于写有关学生对于形象思维·右脑·现代信息技术的认识,一起来看看吧!

  一个人若要具备全面的思维能力,就需注意左右脑的结合使用。但是由于主、客观因素,传统教育又制约了右脑的开发。该文探讨了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学生的右脑,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问题。

  关键词:形象思维;右脑;现代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思维品质

  一、对形象思维、右脑、学习方式的认识

  形象思维是用直观形象和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其特点是具体形象性、完整性和跳跃性。形象思维的基本单位是表象,它是用表象来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过程。其形式分为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初级形式称为具体形象思维,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的联想来进行思维;高级形式的形象思维就是言语形象思维,是借助鲜明生动的语言表征,以形成具体的形象或表象来解决问题、形成新形象的创造思维过程。学校各门课程的教学,既要运用抽象思维法,也要运用形象思维法。[1]

  人的大脑分为左脑和右脑两部分。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脑科学家斯佩里认为:左脑是理性脑,同逻辑思维紧密相联系,而右脑是感性脑,同形象思维紧密相联系,并且右脑的记忆量为左脑的100万倍。日本学者春山茂雄认为:左脑是自身脑,只储存个人毕生经验;而右脑是祖先脑,储存了人类500万年在进化中所积累的智慧,赋予人以直觉、灵感、顿悟、创意等,其信息量为左脑的百万乃至千万倍。

  左脑主要进行逻辑思维,主要起处理语言、逻辑、数字、数学、顺序、词语的作用,即所谓的学术学习部分;右脑喜欢整体的、综合的形象思维,所以有人说右脑是形象思维中枢,它的思维材料侧重于事物形象、音乐形象和空间位置等,主要起处理韵律、节奏、音乐、图画、想象、图案的作用,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左右脑通过小胼胝体将抽象的、整体的图像与具体的、逻辑的信息连接起来。[2] 由此可见,右脑的功能关系到形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又关系到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一个人若要具备全面的思维能力,就需特别注意左右脑的结合使用。

  但是,传统的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阶段)高度推崇逻辑思维,过于依赖左脑功能,制约了右脑和形象思维。在目前高中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大量地进行阅读、写作、计算、分析、逻辑推理和言语沟通等,其过程主要是以语言、逻辑、数字和符号为媒介,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调查、体验等学习行为甚少。抽象思维是形象思维的几十倍,其在整体课程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

  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课程资源问题。在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教育)界,人们往往把课程狭隘地理解为“教材”――教科书。对于教师来说,它就是教材和学科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它就是课本和教辅资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表象材料,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和感性经验。而传统的课程资源结构单一,图书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电教设施以及自然、人文环境等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很低。

  二是课程评价问题。现行的被社会广泛认可的课程评价,基本上是以目标本位的评价为主导。严重依赖既定的课程目标和手段。课程目标基本上是一些可观察、测量的行为目标,而忽视了一些体验性的、过程性的和发展性的目标。这种过分关注结果的评价,其手段往往窄化为纸笔考试和可以量化的考试分数。

  三是教学问题。受以上两个方面的制约,教师常常根据考试的要求而进行相应的知识灌输和强化训练。理科教师长于对解题技能的讲解和演示,短于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和直观的教学手段,因而以大量的习题训练来替代建模、参观、实验,死记硬背实验结论等等,就成了理科学习的经常行为。对于含有丰富的言语形象思维因素的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教师更多的是做条理性的抽象的肢解、分析、归纳工作,弱化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而与考试无关的音乐、美术、实验、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有益于右脑开发和形象思维的课程被边缘化。

  多数人对世界的认识首先是从具体表象开始,然后上升到范畴、概念、推理。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勒市特定诊断研究会,对美国、香港和日本五到十二年级5300名学生进行学习方式偏向测试后认为,学生有三种主要学习方式:触觉学习者能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会学得最好;视觉学习者,当看到学习内容以图像形式出现时学得最好,有一部分人为“印刷符号型”,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听觉学习者,通过音乐、谈话的声音而学得最好。大多数人是三种学习方式的组合型。由此可见,重视形象思维,更符合人的认知规律。

  马克思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过程(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这与建立在客观表象基础上的形象思维是非常吻合的。“形象思维是具体―抽象―具体的过程,它能从个别形象归纳出一般形象,或从一般形象演绎出个别形象。”[3] 而我国现行的基础教育较少有意识地关照形象思维,难以为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格拉肖指出:假如你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你能想象出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吗?在我们研究物理问题的时候,往往会用到现实世界的各种形式。对世界或人类社会的事物形象掌握得越多,越有助于抽象思维。多提供或创设有益于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物质条件和学习情境,促进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才是科学的教学方式。

  二、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

  依据右脑那种形象化、空间化、全方位化、情绪性、直觉灵活性、创造性等非逻辑思维的特点考虑,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常用方法有以下7种。

  1.借助音乐开发右脑

  左脑负责完成语言、阅读、书写、计算等工作,被称为语言脑;右脑负责音乐、情感等工作,被称为音乐脑。由于音乐脑能使人产生创造力、联想力、直观力、想象力及灵感,因此可利用音乐开发右脑。

  2.锻炼图形识别能力

  图形同绘画有区别,它是指轮廓的、线条的,或者说是用线条抽象化了的类型,如概念图、示意图、知识树等。进行图形识别的训练可有效地活化右脑,促进智力发展。

  3.发展空间认识能力

  如,欣赏和绘制美术作品,观察和绘制立体图形,分清方位,辨别地形、地貌,观察、识别和记忆人或事物的外部特征、整体轮廓。

  4.积累表象材料

  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观察事物形象,积累表象材料,丰富表象储备。头脑中的表象越多,不仅越容易促进右脑的活动,而且也为形象思维提供了形象原料。

  5.建构知识整体学习法

  先把握知识结构层次和整体框架,使脑海中浮现出一张全息知识地图,形成整体架构,然后搞清部分、层次、知识点和细节。《学习的革命》一书中指出,搞大型拼版玩具、外出旅游、学习课程都应先从概貌开始,掌握整体图表和整体结构,再掌握部分。

  6.锻炼想象力、联想力

  如动手实践,玩游戏,别把成人的规则强加给学生,让学生多思考劣构问题(相对于有标准答案的、有可知的解决方法的良构问题而言,无固定答案的,具有多种解决方法、解决途径和少量确定性条件的问题),多阅读文学作品,多进行知识迁移训练。

  7.绘制思维导图[4]

  思维导图的原创人托尼•巴赞认为,大脑的思维组织技巧,不仅包括顺序和线性的方式,还包括非线性的表达方式。为了充分运用大脑,必须考虑构成整体的各个要素,并以统一的方式将其综合起来,这就是思维导图,其特点是网络状、全息式、开放性。

  三、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上述方法并不是常用于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中的方法,由于受场地、时间、经费和传统媒体等限制,以及教学功利性的制约,许多学校难以(或不愿)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方式、学习工具、课程资源,也使教师难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直观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为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提供了有力的条件。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模拟与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电视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络通讯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常见的媒体有幻灯机、投影仪、录音机、录像机、影碟机、电视机、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数字图书馆等。

  心理学研究证明,学习者感知教学形象的时间差如下:用语言介绍物品,识别时间为2.8秒;用线条图表介绍,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和彩色照片介绍,识别时间分别为1.2秒、0.9秒;展示实物,识别时间为0.4秒。学生感知教学形象的心理需求完全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能提供丰富的视频、音频材料,能综合运用视频、音频技术,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能够模拟或再现生活场景。

  1.现代信息技术是连接直接经验与抽象经验的桥梁

  美国教育家戴尔于1946年提出了“经验之塔”理论,他将人的经验分成三类:直接的经验、间接的经验和抽象的经验。直接经验位于底层,是上面两类经验的基础,人的学习过程总是从底层的直接经验开始,然后上升到最顶层的抽象经验。如果从直接经验上升到抽象经验较困难,就需要有间接的经验作桥梁,帮助他们过渡到抽象的经验。在间接的经验中广播、录音、照片、幻灯、电影、电视等视听媒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5] 可见,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有利于学生从直接的经验上升到抽象的经验,并促进学生从抽象的经验再返回到直接的经验。

  2.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智能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数字化成长》的作者唐•塔普斯科特调查了12个国家的近8000人,这些人均出生于1978到1994年期间。塔普斯科特认为:“网络一代比上辈人更聪明、更敏锐,更能容忍差异性,是有史以来最聪明的一代。”他认为“网络一代与电视一代是相对立的”,电视的单向传播形成了被动的电视迷,而互联网是交互式的,使用网络刺激和提高了大脑的功能。许多研究神经系统的专家对此持赞成态度。 [6]

  温州大学教育技术系通过对温州市的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中学生每周玩两小时以下的电脑游戏能促进其各项智能的发展,这些学生在基本学习、语言能力、数学逻辑、空间判断、形态知觉、自省能力、身体运动、艺术创作和人际关系等各项智能上都高于不玩电脑游戏的学生。[7] 右脑主要起处理韵律、节奏、音乐、图画、想象、图案的作用,即所谓的创造性活动,电脑游戏刺激了视觉和听觉,更多的作用于右脑,也影响了左脑,从而促进了综合智能的发展。

  从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来看,上述开发右脑、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的常用方法都能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而且不受时空的制约。在教学中应当充分、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左右脑的均衡发展,提升思维品质。

  3.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对右脑和形象思维的具体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表1对常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与教学模式整合,在开发右脑、提升形象思维能力方面的作用进行列表说明。

  上述常用工具各有优势,就学科特点考虑应有不同的整合。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应重点考虑计算机模拟与实验的优势互补。例如,实验不够清晰或受到时空限制,应在真实实验的基础上用模拟实验补充;中学不可能做出的实验,如微观和宏观现象,要充分发挥计算机模拟的优势,搭建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之间的桥。学习诗歌散文,用朗诵来刺激听觉、节奏感,更有利于联想和想象;如用Flash动画把韵味具体化,则易伤害学生的想象和多种解读。学习历史、政治、地理,由于时空局限,就要依靠现代信息技术获得间接经验。我们应根据客观环境和教学需求,灵活选择技术工具来弥补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物尽其用,取得优化的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60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