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式的养成

培章 1172分享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今天带大家认识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

  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人生,就是人们渴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过程。

  渴求幸福,驱赶着人们去奋斗;享受幸福,就是在甜美之中品尝到奋斗的结果。

  怕吃苦的人苦一辈子,不怕吃苦的人苦一阵子。

  很多事情本身我们无法控制,但可以控制自己。

  你出生的时候,你哭着,周围的人笑着;在生命的尽头,你笑着,而周围的人在哭着。

  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要铭记在心:每天都是最美好的日子。

  一个人有生就有死,但只要你活着,就要以最好的方式活下去。

  想干的人永远在找方法,不想干的人永远在找理由。

  多花时间成长自己,少花时间去苛责别人嫉妒别人。

  一颗阴暗的心托不起一张灿烂的脸。有爱心必有和气;有和气必有愉色;有愉色必有婉容。

  天生我材必有用,谁都不会是一无是处。

  人活着就意味着艰辛,苦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不劳而获只能是个梦。

  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数字。

  一个人的快乐,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因为他计较的少。

  在你发怒的时候,要紧闭你的嘴,免得增加你的怒气。

  获得幸福的不二法门是珍惜你现在所拥有的,遗忘你所没有的!

  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养成

  你儿子做不了富二代,也就算了。难道你们不希望自己的孙子做富二代吗?所以,财商教育是必不可缺的。

  目前,我正在安排我的小女儿今年寒假在泰国的“寒假零用钱赚钱计划“呢。任务就是孩子们要去学习办一个“小餐馆",和她的小组成员一起。第一个任务,是要去做”包工头“,要负责和组织泰国的工人,安排提供我们和朋友们在泰国的一切生活饮食方便。当然,该计划必须要大人提供帮助,如用车等等。但是主角是他们,完成沟通和协调工作。

  第二他们每天要做好”服务生“,招待好客人。他们都需要提前一点,去旅游区的餐馆,学习打工和服务的方法。

  转发:犹太人的财商教育方法,你也可以参考一下

  犹太人从孩子三四岁开始就开设家庭理财课,这也是犹太民族的惯例。

  三岁辨认钱币,认识币值、纸币和硬币。

  四岁:知道无法把商品买光,因此必须作出选择。

  五岁: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六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理财意识。

  七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并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有无购买能力。

  八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

  九岁:可制订自己的用钱计划,能和商店讨价还价,学会买卖交易。

  十岁:懂得平时节约一点钱,以便自己有较大开销时使用,如买溜冰鞋、滑板车等。

  十一岁:学习辨识商业广告,并有打折、优惠的观念。

  十二岁:懂得珍惜钱,知道其来之不易,有节约观念。

  十二岁以后:完全可以参与成人社会的商业活动和理财活动。

  再转一个故事: 十多年前,在那个时候的公司,我曾经有一个股神同事。当时大家都非常年轻,也就20出头吧,所以股神同事也还是非常屌丝的。因为大家都没钱,所以吃饭只能在食堂解决。

  有一次,我和股神同事一起结伴吃午饭,我们都要了一荤一素,大概10多块钱。结账的时候,我看见有卖西瓜的,大概一小盘西瓜3块钱,于是就拿了一盘子。 入座后,股神同事看见我买了西瓜,顿时勃然大怒,开始毫不留情地训斥我。

  训斥的大意内容就是

  1、我们都还很年轻,现在的每一分钱都非常有价值,你应该把它作为投资的本钱。

  2、投资的核心要素,就是要延迟享受,你现在根本就不应该去享受西瓜。

  3、我像你这样大的时候(股神同事比我大几岁),过得比你苦多了,不要说西瓜,连肉都吃不上。

  我当时真是目瞪口呆,但也无话可说,只好把西瓜盘子递过去说:“要不你也吃一块吧?” 股神同事顿时一脸严肃,为了显示自己的无比正义,毅然拒绝了我的西瓜(山长:这里原作者解读错误,是两人对吃西瓜的解读,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股神朋友是认为吃西瓜根本是浪费,不是想吃又拼命忍住,别人白给他就吃了。如果是这样(喜欢占人便宜的人),他以后就注定赚不到大钱了)。

  我只好把那盘子西瓜都吃了。 也许后来股神同事都忘记了,但我一直记得这个事情。有的时候想想,还是觉得非常有意思。 我知道大家看到这里,都会想问,股神同事现在的情况,我摘一段他自己说过的话吧。 “今天晚上喝了点小酒,回想这些年,经历了太多起落,尝尽辛酸艰辛。从一开始什么都没有到8万,从8万到40万,从40万到150多万,从150万到1000万,最后从1000万到现在的3000万!”

  他成功的方式,我的分析就是:用延迟享受积累本金+持续稳定地复利。

  山长解析:我不同意作者的解读,我认为,他这个朋友的投资成功模式,不是作者这么技术性的“投资回报率计算公式”造成的。他现在与他股神朋友的财富差距,不是作者多吃了几块西瓜,而是他们两人的思维家价值观不同造成的差异。

  “股神朋友”的内在观念,就是典型的投资者和经营者思维模式,所以未来必定会成功。不是他把很多份“三元的西瓜”钱省下来后投资获得的收益这么简单。我上大学和毕业创业的时候,就是类似的思维模式,干过不少类似的事情,不买水果,只买必要的基本食物。但我会为了具有一定风险的投资,花上万倍的资金去投,亏了也无所谓。这些投资失败亏掉的钱,远远比我省下来“吃西瓜”的钱要多得多,可能一个失败的初始投资,就是百万元,可以买多少西瓜了?但是,成功的投资带来的收益,也远远超过我失败的投资,早已对冲了。所以,是否拥有财富,是思维方式的问题,不是资金大小和省钱的问题。

  我身边的一个长辈,一辈子很省钱,比我节俭得多。但是他不花钱的作风延伸到了投资领域。我甚至告诉他投资的具体方案他都坚决不干。如果他正常的投资,他现在的资产,要比我的资产更多的。但他一直坚持只愿意把钱放在银行“赚利息”,自己不花钱,也不让别人花,自己也绝对不投资任何资产,除了银行理财外什么都不信任。

  现在,我一天赚的钱,就超过他一辈子积攒的财富了。所以,一味的“不花钱”也不对,看思维方式才行,到底是投资思维,还是消费者思维。 甚至现在,我也是一样的思维模式,不愿意花费多余的钱,不愿意“消费”而愿意冒险“投资”。这才是真正的财富思维。而绝大多数人,更喜欢“消费”,平时追求赚钱的目标,也就是“消费”,比如赚了钱去买“好东西”好好享受,好吃的,以及买名车,买豪宅等等。这种思维模式,根子上决定了不会赚大钱的。

  我现在泰国生活,也不愿意去买“外国水果”(比如苹果之类的,这里的高级超市有全世界的水果等),而是把泰国的当季水果当饭吃。今天的午餐就是泰国的芭蕉,味道很好。不过现在我也有“奢侈消费品”:每个月的电费,就需要开出3千多人民币。夏天会更多。就是由于我现在住的房子太大了,20多个房间,还有两个游泳池,草地每天的自动浇水装置等等,每天消耗的电费消耗太多了,而且家里的变压器,都是专门装的很大的单位用的专供的变压器。泳池你游不游,都要开支电费的(每天的循环清洁水)。

  还有要开给工人的维护费用等等。这种开支,是严重违背我日常价值观的。住在这种宁静郊区大房的生活,比住繁华市区小房的开支要大多了。我对自己的安慰就是:幸亏我买来这些大房子,是做【清一书院海外分部】的。不是我的个人消费品,算是“集体开支”。否则也学巴菲特,给房子贴上“清一的愚蠢”标志才安心。

  再跟帖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我小女儿的故事:她才9岁,似乎已经被我培养成了“不吃西瓜”模式,起码是“不自己买西瓜吃”。前两周周末,晚饭的时候,她不去食堂吃晚饭。我问为什么?她说,食堂今天不开伙。老师让学生自己去外面买饭吃。她觉得贵,要十元左右,就干脆不吃晚饭了( 清一家族的“富二代”小姐,原来是靠饿肚子来攒钱的。比工薪阶层的孩子还不如)。

  我就拿了家里的水果给她当晚餐吃。问她是不是身上没钱?还特别的告诉她,18岁以前,她是可以找父母要生活费的,不用饿肚子。她说有钱,前两天还刚刚卖了国外带来的东西给别人,赚了200多元在手上呢。这些钱,她计划用来再买一些东西,带出国去卖给泰国人。也就是她愿意把手上的钱变成“资本”,而不是变成“消费品”。这种思维模式,一定会让她今后成为自己创富的“二代”的。

  这一点很像我小的时候的价值观。我10来岁,小学和初中,就是把每天父母给的早餐钱都省下来,不吃早餐的。我省一周的早餐钱,就可以去新华书店买一本我喜欢的书了。【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我后来上大学,也会把伙食费省下来,只吃白饭和咸菜,去买书看。记得一个月的伙食费,可以节省到只花五元钱就够了。是大学同学中的“另类学生”。过得比农民家的孩子还“穷”。因为我觉得书籍是“投资品”,可以一直拥有。但吃东西就是“消费”,吃了就没有了,划不来。

  结果-----今天的我,跟当年拿了钱去吃掉的弟妹和同学们相比,财富值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我们其实当年的起步条件相同,就是思维不同,导致现在的差异巨大。现在的我,依然是更愿意拿钱去投资,买下某些好公司的股票,而不是用来买消费品,身上的衣服,还穿着10年以前买的。相比去买房子和车子,我更愿意买房地产公司的股票,或者卖车公司的股票(如正通),而不是用来买房子和车子。

    热门标签

    713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