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如破竹的故事讲了什么

卫文 1172分享

  势如破竹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shirupozhu,意思是比喻作战或工作节节胜利,毫无阻碍。出自《晋书·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下面请看这个成语背后的故事。

  

  势如破竹的故事

  西晋时期,有一位着名的将领、学者名叫杜预。他曾任镇南大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他有很高的谋略,被人称为“杜武库”。

  他曾撰写过《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春秋释例》《春秋长历》等学术着作。其中《春秋左氏经传集解》是流传至今的《左传》注解中最早的一种,被收入《十三经注疏》之中,成为后世儒家学者必读的经典之作。

  三国时期,魏国由司马氏执掌政权。魏国吞并蜀国后,司马炎索性夺了帝位,建立晋朝,他就是历史上着名的晋武帝。此时,杜预主张出兵灭吴,一统天下,他给晋武帝写了一道奏章。晋武帝看罢奏章后,觉得杜预的意见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就不顾众臣的反对,下了伐吴的决心。

  公元280年,杜预率领几路大军向吴国发动攻势。他只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就占领了长江上游许多城镇,沅、湘两江以南一带的州郡,也都投降晋军。吴军都督孙歆等二百多名官员被俘、被杀。

  杜预想紧紧抓住这个有利时机,一下子把吴国灭掉。可是有人却认为,吴国是个大国,实力非常雄厚,要把它一下子灭掉实在很困难,况且当时正是夏季,暑热难当,雨水丰盛,疫病容易流行,不如暂时停止军事行动,等到冬季再发动进攻也不算晚。

  杜预不同意这种意见,他坚定地说:“从前,燕国的乐毅靠着济西一战,一口气就占领了齐国七十多座城池。取胜的原因,除了乐毅指挥有方以外,就是靠士气旺盛。现在我方士气旺盛,如果及时进攻吴国,就好像用刀破竹子,劈破几节以后,剩下的就可以迎刃而解,不会受到什么阻碍了。”

  杜预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与敌军作战。凡是他的旌旗所指之处,敌人没有不被打得大败的。很快,晋军攻下了建业,吴主孙皓被迫投降。晋朝终于统一了全国。征南军队班师回朝后,晋武帝封杜预为当阳县侯,以表彰他平定东吴的盖世功勋。

  杜预认为天下虽然安定,但爆发战争的可能依然存在,绝不能掉以轻心。于是他仍然勤于军备。后来,他还利用军队兴修水利,为人民造福。他的这些功绩,都长久地留在人民的心中。

  势如破竹成语资料

  【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示 例】 宋·王懋《韩信之幸》:“其后以之取燕,以之拔齐,~,皆迎刃而解者。” 独乐毅自引燕军,长驱深入,所过宣谕威德,齐城皆望风而溃,势如破竹,大军直逼临淄。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五回

  【近义词】势不可当、所向披靡、摧枯拉朽

  【反义词】 牢不可破、坚不可摧、节节败退

  势如破竹成语造句

  (1)我军势如破竹,很快攻占了南京。

  (2)我军百万雄师势如破竹,一举突破了敌人的防线。

  (3)我军在这场战役中接连胜利势如破竹。

  (4)渡江战役以后,人民解放军势如破竹,所向披靡,迅速解放了中国大陆。

  (5)红军势如破竹,以排山倒海之势歼灭了敌人的残余部队。

  (6)中国女排势如破竹,一举击败了各支强队,夺得了冠军。

  (7)近年公司业绩成长势如破竹,迭创纪录。

  (8)甲流势如破竹,危及了许多人的健康,但是我们的医务人员临危不惧,与它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9)打仗就靠一股气,气势如虹,自然势如破竹。

  (10)我军势如破竹,锐不可当,敌人派来的几个师也是一触即溃

    热门标签

    497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