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童话故事《动物大逃亡》赏析

淑贤 1172分享

  编者按:《动物大逃亡》是奥地利童话,表达了动物的生存危机,呼应了动物解放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人类的一些行为进行了批判。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动物大逃亡》赏析。

  【原标题】自由在远离人类的天边:《动物大逃亡》

  奥地利女作家莫尼卡·佩尔茨的童话《动物大逃亡》(德文直译为《培歌、丽和苏的离别》,2002),表达了动物的生存危机,呼应了动物解放的生态伦理思想,用童话的方式,为动物争取自由,并对人类的一些行为进行了批判。

  动物的解放

  《动物大逃亡》里的动物都遭受了人为的苦难。开篇的主角3只猫(培歌、丽、苏)面临被做成烤肉的危险,在被可汗冷落的祥龙的魔法帮助下,乘坐红色小型喷气式客机离去。飞机依次解救了幽灵船上被遗弃的秃毛鹦鹉可可、深受石油污染之害的拒绝穿毛衣的企鹅纳努奥利、被当作实验对象的两只希腊陆地龟苏格拉底和阿克琉斯、刚出生就要当作祭祀物的小牛小威利、被人类捕捉观赏而逃走的小短吻鳄弗劳里安,飞机停在神秘而自在的小岛上,过着美好的时光。最后,小短吻鳄奇迹般地竟然变成了祥龙,唤来一艘船,载着所有追求自由的生命,“走得远远的”,离开人的所在。

  全书共8章,前6章分别借助不同的动物受到的迫害,来反对人类的恶行;后2章用远离人类的小岛和未知的自由旅程,来说明人类的不可亲近。结尾的船,近似诺亚方舟,“罪恶”很大的人类,如果受到神的再次惩罚,那么能生存下来的,无疑就是船里这些“被迫出走的人”,以及动物了。

  这里,需要指明作品的西方生态伦理学基础。该理论包含许多学说,其中有动物权利论和动物解放论。顾名思义,动物具有生存的天赋权利,但处于人类的任意宰割中,动物要解放。“动物解放实则也是人类最后的解放。”这是动物解放论创始人辛格在《动物解放》(1975)一书中的名言。《动物大逃亡》体现出了明显的动物权利和解放论的思想。

  童话的理想

  《动物大逃亡》的思想是深刻的、前卫的,但作品的表达是童话的。用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故事,来传达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批评和坚持。

  祥龙使用魔法(神力)解救培歌三姐妹,飞机担负着解救动物的任务,组成了一个9位成员的团队:3只猫、2只龟、1只企鹅、1只鹦鹉、1头小猪、1只小鳄鱼(祥龙)。这样神奇的组合,各自代表着动物本身言说着不幸遭际,同病相怜。动物自身的处境和权益,当然只有设身处地,才能更好地表达。同时也不能使用动物小说坚持的所谓写实,这样,只有童话合适。在童话中寄予着自由的理想,这种理想在每个读者(观众)尤其是小读者心中激发善意和博爱的力量,以此改变悠久历史和强大习俗的阻力,善待动物。

  人类缺席的宣判

  《动物大逃亡》对人类恶行进行了单方控诉,动物和人类之间没有交流。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也就难以得到充分表达。作品缺乏建构,对人类的理性和智慧没有充分展示。没有看到生态伦理学、生态文明建设的人类变化,作品里提及的环保主义者也没有表现。作品里人类的形象,就是残忍的屠夫、无情的实验者。

  作品对动物解放问题的解决,其实也有所表现,即祥龙角色的设计。龙是东方的吉祥图腾,很多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虽说是世界范围的,但西方思想还难以提供好的方式。于是东方思想和文化,天人合一、安静无为等,成为人与动物及自然关系问题解决的智力支持。

  作者|吴振尘

  公众号:小荷花儿童文学社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498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