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独龙族的服装有什么特色

培章 1172分享

  独龙族是我国五十六个民族中的一个民族,是属于少数民族中的一个民族,独龙族人口是约为7000人,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流域的河谷地带等地的。独龙族是一个土著的民族的。那么你知道更详细的关于独龙族的民族了解是有哪些吗?你知道关于独龙族的服装特色文化是怎样的吗?

  独龙族服饰介绍

  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习惯用一块独龙毯(独龙毯以棉麻为原料,用五彩线手工织成,质地柔软、古朴典雅,是独龙人特有的民族工艺品)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袒露左肩右臂,左肩一角用草绳或竹针拴结,腰间佩带弩弓、箭包和砍刀。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常常披挂的五颜六色,串珠、胸链、耳环,甚至铜钱和银币常挂在颈上和耳下,独龙族女子大多戴竹质耳管和大铜环,受藏族影响,她们也戴藏式的银质镶珊瑚或绿松石的大耳坠。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的篾箩。男女不戴帽,多披头散发,赤足。独龙族男子没有普遍的文身习惯,但一些男孩子满周岁时,父母要在其手腕或手臂上刺文本氏族的标志,以避邪保平安。以前独龙族女子在成年时开始纹面。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女子用两方长布,从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围向前方。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比效发达,所织麻布线毯质地优良,色彩谐调,特色鲜明。

  男人下着短裤,平时喜佩砍刀和箭包。妇女腰部多系漆染的细藤圈,出门常挂小篾箩,头部胸前均喜戴车磲料等珠练为饰,男女均赤足。

  独龙族服饰特点

  独龙族主要生活在云南贡山独龙族自治县西部的独龙江峡谷两岸和北部的怒江两岸,以及维西傈僳族自治县齐乐乡和西藏自治区察隅县察瓦洛等地,是我国民族人口数较少的民族。史籍中称为“俅人”,新中国成立成,定名为独龙族。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独龙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独龙族因长期居住在交通闭塞的山间,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一直保持着比较原始的服饰。据清代末年,怒江地方官夏瑚实地考查后记载独龙族的服饰特点为:“男子下身着短裤,憔遮股前后,上身以布一方,斜披背后,由左肩右掖抄向胸前拴结。左佩利刃,右系篾箩。妇女以长布两方自肩斜被到膝,左右包抄向前,其自左向右者,腰际以绳紧系贴肉,遮其前后,自右妙左者,则披脱自如也。”新中国成立以后,独龙族的服饰也渐渐的发生了改变,都已穿上布料衣服,都在外出时,还会习惯性的在身上披一块独龙毯。

  独龙族服饰最主要的特点为独龙毯。独龙毯是手工编织而成,先时原料主要为麻线,白天为衣,夜上可当被子盖。穿着方法很简单,男子把毯披在背后,然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成结,下身穿短裤,只掩臀股前后。女子用两块,自两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一条在腰际用绳系紧,遮蔽前后,另一条则自然披落即可。现在,独龙族妇女喜欢用各色的棉、毛线和麻线一起混织成独龙毯,各种颜色加在一起更漂亮,棉和毛线也使其更柔软。

  佩饰方面,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然后做成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时必须佩带着砍刀和弩弓。青年女子常常披挂的五颜六色,串珠、胸链、耳环,甚至铜钱和银币常挂在颈上和耳下。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的篾箩,既美观又实用,也是独龙女子装饰自己重要组成部分。(算命www.bmfsm.com)

  独龙族服饰特点及历史演变

  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的篾箩。男女不戴帽,多披头散发,赤足。独龙族男子没有普遍的文身习惯,但一些男孩子满周岁时,父母要在其手腕或手臂上刺文本氏族的标志,以避邪保平安。以前独龙族女子在成年时开始纹面。独龙族男子过去用一方毯披于背后,由左至右掖,拉向胸前系结,下身穿短裤,惟遮掩臀股前后。女子用两方长布,从肩部斜披至膝,左右围向前方。

  男女皆散发,前齐眉、后齐肩,左右皆盖耳尖。两耳或戴环或插精制的竹筒。独龙族普遍穿上了布料衣装,但仍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独龙族的佩饰颇具特色,男女均喜欢把藤条染成红色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戴料珠。独龙族纺织手艺比效发达,所织麻布线毯质地优良,色彩谐调,特色鲜明。男人下着短裤,平时喜佩砍刀和箭包。妇女腰部多系漆染的细藤圈,出门常挂小篾箩,头部胸前均喜戴车磲料等珠练为饰,男女均赤足。

  古代

  独龙族居住的地区长期以来交通闭塞,既罕有外地商贾进人这一地区,本地也没有集市贸易,因此其服装长期以来都保持着一种比较原始的样式。

  清朝末年,怒江地方官夏瑚曾对独龙族状况进行过实地调查,在其报告中描写过当时的独龙族服装:“男子下身着短裤,憔遮股前后;上身以布一方,斜披背后,由左肩右掖抄向胸前拴结。左佩利刃,右系篾箩。”妇女的服装是“以长布两方自肩斜被到膝,左右包抄向前,其自左向右者,腰际以绳紧系贴肉,遮其前后,自右妙左者,则披脱自如也。”

  近现代

  新中国成立前夕,独龙族的服装也没有多大改变。那些未成年的孩子,多数常年赤身裸体,或者只是在下身围一小块麻布,或系挂一块约三指宽的小木板、小竹板之类的东西。成年之后,男女的服装也仅是一块麻布。男子在腰部系一根麻绳,用自织的一小片麻布围兜住下体,或是用一块大麻布斜披在背上,然后从左肩拉一只角,从右腋下拉另一只角在前胸拴起即成。有的男子还裹一副麻布绑腿。女的则用两块麻布分别从双肩斜披,相互包裹,腰间用带子或麻绳拴紧,上身缠一块麻布,从右向左包裹;拉到前胸用竹针别牢。有的妇女头上还包一小块麻布头巾。

  新中国建立后,独龙族的衣着有了很大变化,男女服装基本上与汉族相同。只有部分老人在家时仍保留着传统装束。男女外出时,仍习惯在身上披一块独龙毯。

  服饰发展

  纺织技术传入独龙江的时间较晚,之前,独龙人常以兽皮御寒树叶遮羞。纺织技术传入独龙江后,纺织便成了独龙族妇女的主要劳作形式,她们常以麻皮、水麻皮、火草等野生植物为原料捻线织布,用野生植物为染料染线织出图案花纹,当地称独龙毯。独龙毯白天为衣晚上当被,穿着样式分场合而定,劳动、节日、喜庆、生活着装的样式各有不同,习惯穿法是,将独龙毯从左

  肩腋下斜拉至胸前,于右肩上方打结,袒露左肩右臂。独龙族妇女的装饰,头部戴耳环(独龙语“鸣尔锲”)一般用藤篾或银制作,颈部佩戴珠子(独龙语“额咯”)数串,色彩各异按个人喜好配戴,女子腰间系数十道染色的细藤圈作装饰,男子服饰较简朴,皆披毯为衣。男女皆裹绑腿,防止虫蚊叮咬和挎一个用藤篾精制的小篾篮(独龙语“达戈”)盛物。男子喜挎弩箭、腰刀,显得粗犷强悍。

  建国后,随着现代文明的传入,独龙族的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独龙毯的制作已由野生植物纤维改变为棉线和开司米毛线纺织,独龙毯色彩艳丽,美观结实,纺织工艺精湛,充分体现了独龙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

  独龙族的装束相对简单,白天作披肩、晚上当被盖的独龙毯是他们最重要的传统民族服饰。独龙毯结实耐磨,多斜披背后,由右肩左腋围向胸前,在右肩处拴结,袒露左肩右臂。有的妇女用两条,自两肩斜披至膝,左右包抄向前。独龙毯用手工腰机织成。过去多用纯麻线纺制,妇女们喜欢用各种颜色的棉、毛线与麻线一直混织独龙毯,使其质地更加柔软,条状纹饰更加美观、大方。

  服饰特点

  独龙族男女均喜爱装饰品,男子外出时要佩上腰刀、弩弓,女子常常披挂五颜六色的串珠、胸链、耳环,甚至铜钱和银币也常挂在颈上和耳下。同时妇女出门要身背精致的篾箩,既美观又实用,为独龙女子装饰自己的组成部分。如今,曾流行一时的颈饰耳坠已在今日尚简约务实的着装风格中渐渐退场,只在中老年妇女们盛装时的珊瑚石、绿松石饰物中留下些许印记。

  独龙族妇女中还曾盛行独特的身体毁饰——纹面。关于文面的最初起因,恐怕是多方面的,如:原始宗教信仰、图腾崇拜、标志性成熟、避邪防害、区别于其他部落的人等。过去独龙江中上游各地独龙族妇女多有文面者,如今,为数不多的一些老妇脸上依稀可见的刺青,讲述着她们曾经拥有的美丽故事。

  独龙族人民由于地理、历史等诸多因素,过去的衣着十分简单,一方麻布线毯,日作衣、夜当被。解放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他们普遍穿上了布衣装,但仍喜欢在衣外披覆条纹线毯,显得洒脱、大方,既有古朴自如的山林风韵,又具有现代的时装魅力,颇受中外服装研究者们的青睐。

  独龙族的传统服装一般穿黑白直条相交的麻布或棉布衣,下穿短裤,习惯用麻布一块从左肩腋下斜拉至胸前,坦露左肩右臂。独龙族的佩饰也颇具特色,用的不是金银珠宝而是山中的藤条,男女均喜欢用染色红藤作为手镯和腰环饰物。男子出门必佩砍刀、弩弓和箭包;妇女头披大花毛巾,项饰料珠。

  女子多在腰间系戴染色的油藤圈作装饰,以前有纹面的习俗。男女不戴帽 ,多披头散发,赤足。服饰已有了较大改观,妇女仿傈僳族穿长袖衣裙,并佩戴彩色料珠链串,男子喜欢挎腰刀,弩箭。独龙族精于纺织,所织麻布线毯色彩谐调,厚重质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不仅是本民族的衣着材料,也颇受怒江两岸各族人民的喜爱。

  服饰习俗

  环境的艰苦泯灭不了独龙人的爱美之心,他们的服装虽然十分简朴,但仍十分注意身上的装饰。独龙族男女都喜欢佩带饰物,他们双耳坠着耳环,或是双环相扣,或单环垂肩,也有的人仅以竹筒穿在耳垂上。在脖子上戴项链也是男女的共同爱好,大多数为料珠串,而且认为越多越好,故有的人颈上挂着十多串珠串。有的人不挂珠串,就用菖蒲根一类的草茎圈成项圈,戴在脖子之上。独龙族女子还特别喜欢用藤篾做成圈箍;带在腰、大腿或手腕上,有的圈箍还被染成黑色或者红色。腰、腿箍已很少见,惟腕圈仍为许多独龙妇女保留。

  独龙人的发式也很有特色。过去男子头发长长之后,使用锋利的刀齐齐地截去,前垂齐眉,后披齐肩,左右齐耳,酷似一顶帽子,如今只有老年男子才剃这样的发式了。一些老年妇女,仍把自己的头发剃成“乌齐恩”式,即把周围的头发剪光,只在头顶中央留一绍一掌宽的头发,披到额眉。除此之外,许多妇女外出时还会在肩上斜挂一只精致的藤篾箩,既可方便装带物品,又能起到装饰作用,可谓一举两得。


相关文章:

1.文化常识:常用的中国古代雅语

2.中国的古代文化常识有哪些

3.科普知识

4.关于文学文化常识大全有哪些尼

5.文化常识-冰山是什么 

    热门标签

    813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