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嘉欣 233分享

  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 总之,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

  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的经典都是智慧之书,而不是知识之书,是可以让一个民族怀着隐秘的热情世世代代、反反复复去阅读的书。

  医学是人类学中最高学问之一,因为只有医学能让我们了解到人体与自然是否和谐。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越高,就越接近“至善”。

  中国的圣人为了说清楚其中的道理,统统采取了“打比方”的方法。他不去说这个概念“是”什么,而是说它“象”什么。在《易经》里,他画出卦来让你看它“象”什么,然后去感悟真理;在《诗经》里,他用比、兴的方法来描述人心;在历史书里,他讲故事;在医书里,他说东西南北、春夏秋冬……他从来都不用大概念压人,而是发掘生活中的点滴来映照我们的心灵。因此,中国的经典都是智慧之书,而不是知识之书,是可以让一个民族怀着隐秘的热情世世代代、反反复复去阅读的书。

  古代圣贤强调“以医人道”,在求道的过程中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为原则。他们认为,认识生命本身与认识宇宙同样宝贵,甚至是更为重要、更为基础。所以学习中医一定要懂得传统文化,一定要参悟中华之“道”的根本所在。

  总之,道以医显,即医道是中国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习医者而言,从医人道又是一条必不可少的捷径。

  《黄帝内经》和《伤寒论》

  中国古代有关中医的书很多,但最重要的经典只有两部:一部是《黄帝内经》,另一部就是《伤寒论》,这两部经典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中医著作。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什么叫“经”。经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古代的经是这样写的——

  经是丝线,丝线的原始意象是脐带。脐带是我们的生命中很重要的一个东西,它是连接先天和后天的根本,所以它也是我们人之根本。所以,“经”的第一个含义是“根本”的意思。另外,我们如果看过织布,或者是看过地球仪,都会知道南北为经的概念。织布时先拉过来的这条线叫做经,经线有一个特性,就是只要一旦被拉过来,它就永远不许再动。所以,经书都有亘古不变的特性,这是“经”的又一个含义。所以,“经”是讲根本、讲本质的东西,而且具有亘古不变的特性。相对于经线而言,要想把布织成,还需要有纬线。纬是横着的线、不断变化的线,所以古代有经书、有纬书,而纬书都是讲变化的书。

  在中国的经书里,《黄帝内经》这本书作者不详、写作年代不确定,最后人们决定用“黄帝”来为代言。“黄帝”之名彰显了古代医家一统天下的医学的决心,同时也避免了医学观念有如春秋战国时代的纷争与不和谐。为了保卫一个伟大的生命理念,各门各派牺牲或放弃了自己的某些自由,而让自己归顺于“黄帝”的旗下,去谋求中庸之道和阴阳的谐和……它的慈悲在于用“黄帝”的权威确保了这本经典可以万代流传,并因此而惠及我们千万民众。

  中国还有一本特别著名的医书叫《伤寒论》。什么叫“论”呢?所有发“仑”声的,都表次序和次第。比如说我们说话有次序,就叫“言论”;做人的行为有次序,这就是“人伦”;水也有次序,一个个散开的波纹代表水的次序,这就是“沦”。《伤寒论》这本书实际上是涉及治疗学的一本书。它在讲人得病的次序——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应该如何理解呢?所谓太阳,指的是人的表层。如膀胱经和小肠经,都属于太阳,这是人的表。胃经属于阳明。比如你感冒发烧,先是体表受寒,如果加深了就会出现阳明的问题,就会吃不下饭,这是胃经的问题。再往下走就会到少阳,就是靠发烧往外赶的劲儿都不足,半表半里,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这就是得病的次序。那么怎么治病呢?一个好的中医,治病的次序应该是反着的,就是把病一层一层地往外拱。假如阳明得了病,把病拱到太阳这儿,病就好了。这是一个人体得病和中医治病的次序,所以称之为“论”。

  《黄帝内经》与《伤寒论》有根本的区别:《黄帝内经》代表的是贵族医学,它追求的是长生、长寿,其医理是扶阳固本,手段是强调个性化的养生,强调元气对人体的意义,故而很少用药;到了《伤寒论》出现的时期,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治病疗疾成了首要。因为对平民医学的伟大贡献,人们称其作者张仲景为“医圣”。

  学习中医,如果能把这两本书参透、悟透,就非常了不起,就会成为一代宗师。

  中医的历史

  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

  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名闻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并总结经验,收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

  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图经》。金元以降,中医开始没落。明清以后,出现了温病派时方派,逐步取代了经方派中医。

  在明朝后期成书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标志着中药药理学没落。同一时期,蒙医、藏医受到中医的影响。在朝鲜东医学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许浚撰写了《东医宝鉴》。

  自清朝末年,中国受西方列强侵略,国运衰弱。同时现代医学(西医)大量涌入,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中国出现许多人士主张医学现代化,中医学受到巨大的挑战。人们开始使用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加以检视,中医学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同属中国医学体系的日本汉方医学、韩国的韩医学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来,经方中医开始有复苏迹象。

  在十年浩劫期间,中医作为"古为今用"的医学实例得到中国共产党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发展。现代,中医在中国仍然是治疗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热门标签

    87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