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长与山海经学生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小妹 1172分享

  《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阿长与山海经学生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欢迎大家阅读! 

  阿长与山海经学生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阿长与<山海经>》,是我在读了《朝花夕拾》后,印象最深的一篇。

  一开始,文章讲述了作者保姆“长妈妈”的种种“不好”:迂腐的习俗,睡时的不雅,且还踩死了自己最爱的隐鼠。这些,都让作者对她非常的不满意、不喜欢。故事的转折,是阿长买来了作者心心念念的《山海经》,他非常高兴,从而对阿长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章的情感表达十分的曲折、细腻:作者一开始不喜欢阿长,后因长毛的故事又对她产生了敬意,再因踩死隐鼠而讨厌、憎恶她,最后又因买来《山海经》而对她充满由衷的敬意。

  我很喜欢阿长,她又矮又胖的体型让人感到十分的亲切,从鲁迅对她的情感变化中,阿长的形象也在我心中一点一点放大。她虽然迷信流俗,但一直十分善良,善解人意。她的很多唠叨,其实都是对孩子的耐心管教。这也许有点烦人,但从中都能看出她对鲁迅的疼爱和照顾。这些,慢慢得,让她有了一种“母亲”的形象。而鲁迅,当时因为年纪小,并没有懂得阿长对他的爱,只是莫名觉得她有一种特殊的神力——别人做不到的事,她都能做到。等人到中年,经历诸多,才对阿长的“神力”有了更为真切、深刻的体味,从而写下了这篇文章,表达对阿长深深的思念和感谢。

  (苏大实验一2张同学)

  阿长是个胖而矮、爱唠叨的老妈子。就是这样一个朴实的形象,让我觉得这故事很真实。

  长妈妈的有些习惯确实很烦人,比如说那“大”字型的睡姿,想想被那粗笨的大腿压在身上的感觉,简直让人嫌弃到怀疑人生!说实话,整篇文章并没有很多篇幅说长妈妈的好,但慢慢的,她开始让我心生喜欢了。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长妈妈买来了《山海经》那一段,作者并没有写一个根本不识字的农村妇女是怎么买到这本书的:她问了多少人?走了多少路?去了多少店?她把“山海经”都念成“三哼经”了,她又是如何向别人打听的?其间曲折,文中并没有答案。

  但我想,读完这文章,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找到一些答案,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一个长妈妈。这个长妈妈,也许有不少缺点,但更有着一颗对孩子从头到尾都善良的心。

  (苏大实验一4徐同学)

  阿长,也就是鲁迅先生的阿妈,一个普通却令人不敢轻蔑的女人。

  我不喜欢她,是因为那件事:明明是她害死了隐鼠却偏赖在了猫的头上。这事,我这局外人倒是气得不轻。或许是我极厌恶诬赖别人的,也可能是那只小鼠实在可爱,而我又喜欢猫。这阿长,我就愈发讨厌了。

  那天看这文,我先是思忖着题名:《阿长和<山海经>》?我倒奇怪了:分明只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女工,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村妇,居然在可敬、可畏的鲁迅大人眼里,可以和奇书《山海经》共列一席!

  正奇怪,又看到阿长那睡姿:四仰八叉,有时还一胳膊落在鲁迅脖上……这让我不由皱着眉头——会否,有峰回路转?

  看着,却翻见了《山海经》,对,就是那奇异的上古神兽,说竟有彩绘插在其中!正心向往之,鲁迅却话锋一转,没了——也是,那《山海经》在那时是不多见的。

  后来,长妈妈讲着“长毛”,鲁迅说着“神力”,我是看得无聊,寻思:……本是无意提起,长妈妈也不是文人,说了只当是随口——大概如此。

  暗忖“神力”这意思,却觉得是鲁迅的孩子心吧。正无趣,忽的一句“三哼经”,竟也让我震悚起来——

  那若是我,也真会觉得是一声霹雳!多不可思议!鲁迅那感受我是最清楚不过,那喜悦,简直如瀑布坠于高崖,让人心掀巨浪!随之袭来的,便是鲁迅的感恩,及我的感动——我仿佛看到的不是长妈妈,分明却是我那欲笑却嗔、口非心是的母亲!

  (苏大实验一7班同学)

  哥儿说的,她一直记得:他想要一部《三哼经》。

  那天,看到哥儿讲起这书时,眼里那闪烁的星光,她便决定了:这次回家,一定抽空去给他买来!

  胡镇那么大,那条大街上,一定有的卖吧?她想。

  胡镇很远,得坐牛车去。但快到年了,很多车主已歇了营生,唯有一家还在做着的,车钱早翻了一倍了!

  坐车太贵了。她决定,步行去!

  天还蒙蒙亮,她便背着包袱出发了。路真是远哪!走走歇歇,过了三个村,讨了四次水,到晌午,终于到了胡镇。

  好久没走这么远的路了,她的两腿又酸又疼,重得像灌了铅,但一站到胡镇街口,看着那熙来人往,她忽的又精神抖擞了。

  胡镇是大镇,她很少来,最近的一次还是在三年前。她不识字,也从没进过书店,更不知道咋样才算是书店,人生地不熟的,只好挨户打听:

  “这里……卖书吗?……那《三哼经》有吗……”

  可是,结果总是让她失望。

  当从第七家店里退出来时,站在街边,她猛觉着脚底火辣辣的疼——之前脚上起的泡,磨破了——人好像站在滚烫的铁板上,两条腿也更重了,有些不听使唤。

  “老板,这儿是书店吗”她蹒跚着,又走进了一家店,怯怯的问。

  “是呀。”

  “太好了!那……那《三哼经》有吗……”

  “《三哼经》?没听说过……”

  “就是……那个……有画的……好像有个叫什么天来着的人,拿刀的……还有九头蛇的……哥儿说的,就叫《三哼经》……”她盯着书店老板,睁圆了眼,着急地比划着……

  “哦……”,老板楞了一下,笑了,转身在后面架子上翻找了会儿,取下几本书,递给她:

  “应该就是这,《山海经》,不叫《三哼经》……”

  她接过来,看着蓝色封面上的几个大字,涨红了脸,又盯着老板,急切的问道:“这……这……真是《三哼经》吗……哥儿他说的……是《三哼经》呀……”

  老板笑的更欢了,“肯定没错,就是这,你看……这是刑天……这里,有九头的蛇……”他指着书里发黄的内页说道。

  “啊呀呀,菩萨保佑,菩萨保佑……终于找到了……”

  她喜笑颜开,脸上的皱纹聚成了一朵花。

  “多少钱?”

  “十文。”

  “啥?十……十文……”

  她小声的嘟哝着,脸上的花散了。但她并没有很迟疑,慢慢地从最贴身的口袋里摸出一个小布包来,那一层层的包裹被那布满老茧的手轻轻揭开,露出一堆斑驳泛绿的铜板来。她低下头,仔细地数着,清点了几遍,才颤巍巍的将钱托在手里,递给老板。

  她重新收好钱,小心的用纸把书包好,轻轻地放进包袱,然后把包整个的紧贴在胸口,抱着……

  “哥儿,这回,你可又会叫我‘阿妈’了吧……”

  她碎碎的念叨着,脸上的花,又开了……

  (之前慧成初一某同学)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

  我最喜欢读的是《阿长与〈山海经〉》。

  《阿长与〈山海经〉》里的长妈妈,在幼年鲁迅的心中爽直而多嘴,有很多繁琐的礼节。但她又能做别人不能做的事,买到《山海经》。对于长妈妈鲁迅只挑了几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如长妈妈睡觉时伸开手脚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占领全床;切切察察说话时,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方或自己的鼻尖等,简略几笔,就活画了长妈妈的个性特征。

  比如《阿长与山海经》,描写的是鲁迅家的保姆阿长。文章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非常典型的旧时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形象。有人比喻这篇文章是鲁迅从记忆土壤中培育出的一朵异常鲜美的“朝花”。的确,对于这个妇女,鲁迅不但没有避讳写出她的美与丑,反而是怀着真挚的感情怀念她的一切。不论鲁迅对她是佩服、厌烦、喜欢或是讨厌,字里行间都流露出他的感情。而且我还发现,这个“长妈妈”跟“孔已己”很相似,同是旧中国的人民,遭遇也差不多,比如他们的名字,都是已经被人遗忘了的,而外号也是随便起的。可悲的人啊!

  阿长与山海经400字笔记

  长妈妈是鲁迅家的一个保姆,她生而黄胖,略矮,肚中似乎装满了繁琐的规矩,她让鲁迅明白了不少道理,也曾因“长毛”之事使鲁迅对其产生空前的敬意。

  她是一个典型的淳朴的普通保姆形象,她在鲁迅心中是一个无知可怜的人,她笨拙但是善良,她略烦人但居心良好,她热爱生活,但又是一个可怜人。

  由鲁迅笔下的文章,满处充斥着对阿长的怀念,他虽不太看好长妈妈,但却和她有着深厚的友谊,文章亲切的再现了童年童年时鲁迅与长妈妈相处时的情景。

  鲁迅用欲褒先贬的手法,不仅体现了长妈妈的人物形象的真实,而且人物特点鲜明。长妈妈那淳朴后的伟大,独特而不平凡,鲁迅在文末表达了他对阿长的爱,他希望仁慈的地母能让阿长安息。鲁迅借此揭示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的事实,表现了在此社会下淳朴的长妈妈。

  阿长与山海经读书笔记400字

  今天我读了鲁迅先生的《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讲的是鲁迅对儿时保姆“阿长”的回忆。她不识文断字,又有些迷信愚昧,连真实的姓名都不为人知。在鲁迅先生的笔下,“阿长”这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却变得不普通、不平凡了,甚至“拥有伟大的神力”了!

  读了这篇文章,我对阿长和鲁迅先生有了新的认识。长妈妈医生不行,又渴望生活平安的劳动妇女。虽然粗俗、没有文化又好惹事端,但她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奇迹般的给小鲁迅买回了他梦寐以求的《山海经》。而鲁迅先生善于观察身边的点点滴滴,能够捕捉到生活中一些精彩,有很容易被忽略的洗劫。正因为如此,他的作品总是文采飞扬,充满情趣又令人回味无穷。

  我们应该学阿长的善良和热心,更应该学习鲁迅先生,要有一双善于发展的眼睛。

    90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