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读书笔记:好一篇恶人文字

嘉馨 1172分享

  上个假期,把四大名著带着各自的批注重新细读了一遍,颇有感叹,特别是对于《水浒》一书,小时候读起来觉得也是满篇英雄人物,个个豪气干云,虽然相比《三国》来得粗鲁率直了一些,但仍觉得那里面的人物鲜活可爱,透着那么股子洒脱的江湖气。

  大概有十三四年来没有碰过《水浒》的原著了,这次再陪着金圣叹的点评重温旧事,俨然看到一片黑暗,那种抱着重寻英雄的阅读激情不仅荡然无存,看完之后,反而陷入沉思,怀疑自己早年间是不是读了一版“假水浒”。

  以前对武松、李逵、花荣等人的印象极好,特别是花荣,那一身白马银枪,简直就是赵云的翻版,因此对其极有好感。现在看来,武松太容易被人利用,而且在飞云浦和鸳鸯楼也有些嗜血;李逵就更不用说了,一对板斧抡起来,无论是敌人还是自己人,都是一场血光之灾,活脱脱的一个杀人魔头;就包括相对形象正面的花荣,感觉就像他的百步穿杨箭术一样,他就像是宋江手里的一只箭,指到哪里射到哪里,竟毫无一点主见。

  对于那几个领导圈子,以前会把吴用和诸葛亮在两部名著的作用等同起来,现在看来,吴学究恐怕也真的只是个村头学究,教书则可,三军之中,所施展的伎俩和武侯相比,那可真是不堪入目得很。武侯火烧藤甲兵之时,尚且自以杀戮太多,行将折寿,能有悲天之叹,而学究计赚秦明、卢俊义之时,做得如此狠辣而绝人后路,何曾有过一丝犹豫。

  这次重新读来,甚觉可恶的当属宋江劝降的那一套,赚徐宁、李应家属上山,假扮秦明而使其家人尽数遭戮,最匪夷所思的是,当宋江劝降呼延灼、关胜等大将时,竟说什么替天行道,名垂青史,而诸如关胜这等君候之后裔,难道还需要借栖身草莽来换取名声吗?更何况所谓的“替天行道”,只行的是宋三郎一人认准的道。

  “可恶”之处甚多,不能一一尽数,在一百多号人物中,恐怕只有鲁智深的存在稍微稳固了“英雄”的定义。金圣叹给书中较为特出的人物划分等次,鲁达列于上上等级,我想,这应是一片黑暗世道中,作者留下的唯一一点纯然天性,一派率真洒脱,这才是杀人为济苍生的高士,能成活佛,终能“无我”。

  鲁迅曾对《水浒》有这样的评价:“一部《水浒》,说得很分明:因为不反对天子,所以大军一到,便受招安,替国家打别的强盗——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去了。终于是奴才。”说“奴才”许是迅哥一贯的文学主张,但彻头彻尾的官场黑暗之下,孕育出所谓的“替天行道”,也只是以一种小团体的黑暗来证实“黑吃黑而最终消解于黑”的道理。

  确有人认为,《水浒》将一众人物塑造得更加贴近生活,市井俚语,无不跳脱而出,但正因如此,几乎每个人无法掩饰其黑暗面,特别是在动乱、腐败而残酷的社会,每个人都不知不觉地带上了社会烙印。这样一个团体,上至空有一身本领而报国无门的败军之将,下至盗马霸女之徒,再加上一个踩着死忠者尸体只为博个“封妻荫子”功名的小头目,哀哉梁山,如此鱼龙混杂或许大可作为的结构,却只有着如此格局。

  小时候分析名著的时候,都愿意写:“梁山好汉惩恶扬善,反抗社会黑暗尔尔”,但事实上,就像大宋朝堂上固然有秦桧、高俅,但也有岳飞、宗泽等国家柱石之流,《水浒》最绝望的,乃是用一层英雄外衣,写一个同样黑白混杂的团体,他们曾豪气干云,曾一时认为自己一身本领所托有人,但最终无法避免,这由“义”字结构的大厦,轰然一声,归于尘土。

  作者:李昊宸

  公众号:芰荷堂(hsjht2017)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49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