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观后感:一切为了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莉莎 1172分享

  编者按:《起跑线》是萨基特·乔杜里执导的剧情片,由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等主演,影片把择校作为切入口,是希望观众不要太早做出孰是孰非的价值判断,通过对多重转折的梳理消化,把理性思考保持到最后,正视教育的真正意义 。下面小编分享了《起跑线》的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印度电影《起跑线》由萨基特·乔杜里执导,伊尔凡·可汗、萨巴·卡玛尔等主演,讲述一对中产阶级的印度夫妇拉吉和米图,为了让女儿皮雅能够从幼儿园开始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巅峰而折腾择校,费尽心思让她进入名校的故事。

  中国人认为,教育可以决定人的命运。我们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叫“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有趣的是,印度虽然是与我国文化迥异的国家,但印度人也认同这个观点。影片《起跑线》正是要表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主题。影片题材很大胆,用喜剧的手法来剖析了中产阶级所遭遇的社会歧视和对印度教育体制的拷问,很多场景和细节都让人感同身受,其笑点通俗易懂,却又夹杂着沉重,教育资源不均、择校乱象、家长焦虑孩子彷徨等话题也在片中得以体现,让观众在娱乐中带来深思。看完这部电影,我最深的感受有两点:

  一、一切为了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片中直击人心的是对“入学难”话题的现实探讨。一场啼笑皆非的“入学”之旅,戳中了不少家长心中的痛,自然引发家长们的情感共鸣。为了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当父母的,可以说是操碎了心。拉吉(男主角)是一家高档服装店的老板,生活富足。他热爱生活,幽默风趣,是个好丈夫好爸爸好商人。娘家家境优渥的妻子米图却总是以自己两夫妻没有进入上流社会、为丈夫在别人眼里是上不了台面的暴发户而耿耿于怀,于是她决心让女儿皮雅接受最好的教育。由于印度的公立学校教育水平低、硬件设施差,但凡有点条件的家庭,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私立学校。

  为了让孩子就读名校,让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两夫妻可谓是不辞辛劳、殚精竭虑。先是买学区房、搬进富人区,为了帮女儿报名,打地铺睡觉、用矿泉水瓶子接小便,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确保孩子顺利入学,两夫妻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先是扮富人,后又扮穷人。拉吉和米图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抢夺起跑线的行列中,在期间,他们遇到了不计其数和他们一样的父母。好的学校要求学生必须住在学区房,孩子的父母还要接受各种考核,除了学历、职业等硬性指标,父母的谈吐思维、衣着品味等等也要纳入考量,考核由笔试和面试两关组成,非常严苛,受训的父母孩子往往被弄得焦头烂额。来自中产阶层的拉吉夫妇,花重金搬进了学区房,并开始了一系列假装上流人士的行为洋相百出,尽管费尽心思,却总是显得格格不入。

  然而,吃尽苦头,还是徒劳无功,他们却依然被私立学校拒之门外。当两人得知政府规定包括名校在内的每所学校,必须有25%的入学配额留给贫困学生的时候,一心抢占知名学校的“穷人名额”,成为了拉吉最后的救命稻草。于是拉吉夫妇果断搬到贫民区,开始了扮穷生涯,为女儿争取宝贵的入学配额。当拉吉对贫困生活表现出不适应时,他的贫民邻居热心地告诉他:做穷人,也是一门代代相传的“艺术”,真是一大讽刺、黑色幽默啊!为了融入贫民生活,把戏做足,骗过监督员的检查审核,拉吉夫妇可谓是忍辱负重、用心良苦啊。

  同是为人父母,拉吉的贫民邻居希亚姆一心为儿子争取贫困生入学配额的言行也令人相当动容。希亚姆时刻念着,希望儿子能接受好的教育,他得知他热心帮助过的邻居米图会说英语,就恳求她教他儿子学英语。最无奈的时刻是出现在学校“抽取名额”那一刻,就跟抽奖一样,每个孩子能不能获得那个有限的、宝贵的名额,取决于校长那只手会抓到谁的名字。拉吉和希亚姆都很紧张地期盼着,当拉吉孩子获得了名额时,一起为他高兴。但在翘首以盼中,希亚姆的儿子没能获得名额。伤心又无奈的希亚姆眼圈红了、哭了出来,他多么想为孩子争取到名额啊,但他只能无奈地接受现实。这一幕让人看得很无奈,也很心酸,穷人家的孩子面对的许多不公,都只能无可奈何地接受着,忍受着。

  为了孩子能就读名校,家长们是为孩子喜为孩子忧,为孩子笑为孩子泪。劳心劳力,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二、一个人经济上穷点,真的没什么,最怕是内心贫穷;一个人经济上富有,没有什么了不起,远远比不上内心富有令人感动。电影《起跑线》大胆批判了印度的教育制度与阶层固化。印度人在电影里被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上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上等人,中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中等人,下等人的孩子将来是下等人。而在我国要读国内大学就必须参加高考,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公平。虽然高考非常辛苦,但至少给贫困生提供了表现实力创造未来的机会。

  这部影片很好地诠释了,穷人像穷人,穷而有骨气;富人像富人,为富有仁义。这就是印度追求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句台词令人印象深刻:我们身为穷人,只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了。影片的笑点和现实揭示大多来自过惯了锦衣玉食的拉吉一家在贫民窟的遭遇。富和贫的骇人差距在影片中以令人咋舌的夸张方式,但又真实地表现了出来。

  影片中的穷人,大多是善良、有骨气的。这其中,最震动、最无奈、最感人的几场戏,都和“穷人阶层”的代表希亚姆叔叔有关。他是一个居住在“贫民区”的普通百姓,白天挤着“臃肿”的公交车去一个劳动量巨大的工厂干活,晚上回到家替孩子的入学想办法。他善良、正直、有同情心,当米图四处求水无人搭理时,他提着水给米塔,还指责那些不理不睬的人,说“替他们的冷漠行为感到羞耻。”他对拉吉一家施以援手却避而不谈自己的名字,他说穷人要么被人叫服务生,要么被人叫死胖子。这个情节是对印度的“种姓制度”和社会歧视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希亚姆担心拉吉没钱供女儿入学,为了帮助拉吉筹得资金,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撞向一辆汽车,用这种近乎疯狂冒险的方式获得一点资金,然后慷慨地全数给了拉吉。这一幕最叫人感到“震动”,因为没有人会想到他会那样做,拉吉也没想到,所以他内心为此埋下愧疚的种子。

  当他知道了拉吉假冒穷人而占了入学名额的真相之后,感到十分愤怒,想为这不公平的事情争取权益。他跑到学校,想找校长举报,但就在他情绪激动地走在校园过道时,一声“希亚姆叔叔”,让他立马顿足。那是拉吉的女儿,她跑向他,拥抱他,非常可爱地和他交谈。他立马像火遇见了水一样,内心的激动冷却了下来,他温柔地抱着拉吉的女儿,眼含泪光地鼓励她好好读书。然后,善良的他放弃了举报拉吉一家的想法,以“宽恕”给了拉吉一种成全。

  现实中,印度的穷人没有干净的饮用水,没有充足的大米与糖类的配给,甚至没有最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贫穷者虽然经济上不如富人,但心灵上的善良、正直与爱,则远比富人要体面得多。纵使生活窘迫拮据,希亚姆这样的穷人,待人是充满真诚、纯净、义气、暖心的,充满人性的光辉,他们的内心一点也不贫穷。

  当贫民邻居希亚姆的孩子和冒充穷人的拉吉的孩子通过抽签争取学校给穷人的名额,结果拉吉的孩子抽到了名额。当邻居发现拉吉冒充穷人占据了自己孩子名额的时候,说:“我们的孩子得到教育的机会没了,你们把那机会给偷走了,为什么?是因为如果我们的孩子受教育了,他们会说英文了,那就没人伺候你们了,是吧?你不是同情我的孩子吗?你为什么剥夺了他的权利?现在你却在做慈善,我们不想被施舍,我想要我孩子的权利,他的权利被你夺走了,给了你女儿。”

  在影片的后半段,拉吉明白了自己所作所为的“伤害力”,他惭愧、内疚、自责,于是他开始寻求弥补和良知上的救赎:用经济去捐资助学,帮助一所贫困的公办学校改善基础设施。帮助了别人,以寻求心灵上的安宁。到了影片的最后,拉吉还是逃脱不了内心的折磨,他来到女儿所在的学校,和盘托出全部事实,希望得到校长的处罚,希望名额还给真正的穷人。可一样处在社会“权贵阶层”的校长,对拉吉的“请罪”报以讥笑。她告诉他,这就是社会现实。

  于是,到影片的结尾,拉吉在所有人面前发表了一通感人肺腑的演讲,坦白自己冒充穷人骗取入学名额的真相,并一针见血地指出印度教育的本质问题:“教育已经沦为生意”。其实公立学校似乎也没有那么不堪;高端私立学校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这里,最感人之处就是演讲是在拷问教育问题,也在拷问人心。所谓上流社会的优雅表现,印度人竟然歧视本土语言!所谓上流人士竟然歧视平凡的快乐!拉吉的慷慨陈词,博得了妻子拍掌称好。米塔和拉吉为了孩子搬到穷人区之后,从穷人区学到了很多道理,发现自己一直在忽略孩子的感受,皮娅生活在穷人区才是真正的快乐,所以最后选择让女儿在公立学校读书、快乐成长。

  教育题材,是社会热点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印度。反映入学难题的电影,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起跑线》更多的是借教育问题探讨社会问题。影片最有价值的地方,便是它以“孩子择校受教育”为切口,反映、讽刺以及探讨了印度的教育现状、贫富差距、阶级分层、不公待遇等社会现实问题。印度能拍出了这么一部既寓教于乐,又发人深省的电影,足以令人钦佩和赞叹!

  看完这部电影,也自然引发了观众对人格教育、人品教育方面的讨论,诸如:这条所谓的起跑线,和孩子本身的资质无关,而是与父母的工作和金钱实力有关,这是最可怕的。又有这样的声音:如果教育变成父母资源的竞逐,那将是最大的失败!最重要的是,笔者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只重视能力,而非人品,这是大错特错的。教育最重要的目标不是成才,而是成人。这是一部幽默讽刺剧,但在搞笑中,我们不能不好好思考现实。

  公众号:王小女子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57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