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坚定信念的优美作文

曾扬 1172分享

  人生需要目标,有目标才有奋斗,有奋斗才有充实感。要充实必定要自信。人生并非是一帆风顺,永无波浪物,它是一条充满艰辛坎坷、曲折,充满挑战,充满挫折的旅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3篇优秀作文,欢迎大家阅读。

  以学习为稻替心中之杂草

  没有蓊郁参天的森林覆盖,黄沙便在炎日下狂舞,侵占了无际土地;没有清澈如碧的溪泉流淌,锐石便在河床中突起,恶化了半边风景;没有广博的知识与美好的品德的学习,鄙陋恶俗的思想便肆无忌惮地在心中漫延,如杂草般疯狂地吞噬掉一个人纯净的心灵。愿学习的意识如影随形,伴你在心中建筑知识与美德的圣洁殿堂。

  不可否认的是,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人将其打入“冷宫”,更多的人只愿倦于沙发中看一夜电视,或上网浏览各种引人发笑的段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学习的定义越来越窄:凡是能换取社会利益的才值得学习。于是,思想的荒芜竟成为了一种社会痼疾,难以根治。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习广博的知识是提高人生境界的云梯,是充实心灵的食粮。有知识作基,便没有登不上的精神山峰。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他们是运用头脑较少的职业人员,故因此戴上了愚拙思想落后的帽子。可是清醒者如甘相伟,身为一名普通的北大保安,他没有任心灵肆意荒芜,而是以学习为犁,为心灵播种下知识的种子,待其发芽,蓬勃绿化着内心与思想,方得以在众人的羡慕又惊讶的目光中走进了北大中文系的教室进行学习。甘相伟用知识改变命运的同时,更充实了内心,提升了人生的境界。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唯有学思兼顾才不会将心灵放逐于荒野,唯有知识的滋养,心灵之花才会愈加馥郁动人,灵魂之果实才会丰硕甜蜜。

  倘若知识是心之稻的肥料,那么美德的学习便是浇灌其的必要水源。心灵中若充盈着美德,那么一切杂草便无机可乘。郭明义虽只是一名矿工,可他却立志向雷锋学习,不断在助人中充实净化着心灵,不停在做好事中寻求为人的意义。他奔走助人的身躯虽然看似弱不禁风,可相比于那些锦衣玉食却思想浑浊、处事无则的庸人来说,郭明义的心灵境界不知要崇高多少!有美德生长于心灵的人,无论贫富美丑都是社会浩海中不可或缺的明灯。他们以自己的美德,消融着自己与大众心中的冰雪,预示着下一个美好的春天。

  若你仍在嬉笑娱乐中浑噩度日,那么请留一本书在身边,随时翻看;若你仍不问世间冷暖只知谋求私利,那么请以身边的好人为镜不断自省。若想除掉心中的杂草,不必费力苦寻千万种“捷径”,记得学习知识与美德,用充实的内心消除一切荒芜。

  用信念取代心中的杂念

  打不死的“小强”,却能被一些不起眼的昆虫除去;除不尽的杂草,却能被庄稼轻易除尽;去不掉的杂念,也同样能被我们的信念取而代之。人心只一拳大,只要用信念填满它,那么杂念便没有了生存的位置。

  秦朝末年的巨鹿,一场大战尘埃落定。破釜沉舟的项羽,凭十万军队灭掉了秦国的四十万大军,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他心中也许曾有过乘船而逃的杂念,但他明白,一旦他逃走,灭掉秦国的最佳时机就会错过,天下百姓就会继续遭到迫害。于是,为消除自己和将士心中的杂念,他破釜沉舟,断掉了自己的后路,用必胜的信念取代了内心的杂念。正是由于有着这必胜的信念,才使项羽能够以少胜多,打败心中充满杂念的秦军。

  只要信念足够强大,便能取代一切杂念,守住心中的净土。陶渊明凭“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信念取代了荣华富贵的杂念,终成一代隐者;李太白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信念取代了“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杂念,守住了内心的净土,终成大名鼎鼎的“诗仙”;双耳失聪的贝多芬凭“扼住命运咽喉”的信念取代了自暴自弃的杂念,最终以几部举世闻名的交响曲站上了音乐的最高峰。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青年时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确立了为国家、为革命事业奋斗的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使他身处喧闹的菜市场却能不为杂念所扰,专心读书;正是这种信念,使他面对强大的日寇、国民党时没有恐惧的杂念,毫不动摇地坚持革命道路;正是这种信念,使他在新中国刚成立时面对外国的敌视、孤立,而全无动摇的杂念,完成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假如他心中没有足够强大的信念,那便会杂念丛生,新中国便无从谈起。

  田野上无穷无际、铲不去、烧不尽的杂草,只有庄稼可以取而代之。同样,在当今纷杂的社会中,诱惑、杂念比比皆是,只有坚定心中的信念,才能用信念取代心中的杂念,守住心中的净土。

  唯有艳阳方可驱散阴霾

  为了除去田野中的杂草,哲学家的众弟子可谓绞尽脑汁,然而成效甚微。相比之下,哲学家选择种上庄稼,借助物种竞争的自然规律,将杂草一并除去,更收获了满满的丰收。

  世间万物,何尝不是如此?

  好比天地间笼罩的阴霾,剧烈的狂风无法将它吹散,倾盆的暴雨也无从将它冲刷至尽,而一轮火热的艳阳却可轻易还世界一方光明。要破除旧事物,最适合的方法不是一味用蛮力去拉拽它那早已植入土壤中的根须,而是及时发现与之对立并更具优越性的新事物,鼓励它们在发展中夺去旧有事物依存的环境,实现最终进步。

  我国古代圣贤孔子一向主张用美好的品德感染人,用两相对比的手段塑造人。在他的教化下,主张战争的人看到乱世中人民的疾苦,放下了刀剑,成为和平的拥护者;小偷小摸多年的人想到自己给他人带来的危害,心有愧疚而金盆洗手,成为君子;粗野的农夫精神不再浅薄,吝啬的人开始四散家财以救济不幸的灾民……

  孔子并没有用武力逼迫好战者停止战争,也没有试图用严惩的方式杜绝盗窃现象,而是用各种美好自然的品德感染了那些本不高尚的人,用“知识”与“美德”的庄稼除去了他们心间贪婪、鄙陋的野草。正是由于这样的智慧,孔丘令整个社会境界顿开,使得美德与知识的阳光普照每人心间,促进了人们的和谐生活,更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内忧外患,国将不国。辛亥革命一炮打响,资产阶级暂时挽救了国家命运。然而,资产阶级面对百姓疾苦、只顾自己的利益的做法引起了民众的强烈不满。最终,是共产党人的不懈努力,让擎托起民族希望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东方。究其原因,是因社会主义才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新事物,才是能把植根于中国社会土壤中的千年旧草——封建主义拔尽的力量。相比于洋务派的外强中干、农民军的落后狭隘、国民党的依外欺内,解决中国社会矛盾的真正王道,是共产党惠及全体人民的、无比强大的优越性。从此,一轮火红的艳阳在东方冉冉升起,驱散了这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全部阴霾。

  想要改变贪婪的人,请用廉洁奉公、一生奉献的事例感化他;想要改变善妒的人,请用合作共赢、携手发展的理念唤醒他;想要改变守旧的人,请用应时观念、先进思想打动他。

  虽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但其实净化心灵的道理很简单,只需用正确的思想去取代错误的观念;虽说社会发展变迁极其复杂,不是一人所能掌控,但只要善于发现并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新事物,就可以不费太大的蛮力而将旧事物彻底摧毁,拥抱崭新明天。

  欲田无杂草,种植庄稼便可顺利清扫;欲驱除阴霾,待艳阳高照自有万里晴空。让我们张开双臂,大胆拥抱新事物,让个人的生命更加美好,促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

    689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