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凑合孩子,孩子将来才不会凑合自己的人生

洪华 1172分享

  编者按:人生不应该凑合,我们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也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父母不凑合孩子,孩子将来才不会凑合自己的人生

  前几天,南京地铁1号线上,一位大妈为了一座位,和年轻人争执起来,大妈认为应该老年人坐,让年轻人要让座,遭到年轻人拒绝,大妈竟然坐在了小伙的腿上……

  其实,关于地铁公交抢座的新闻,屡见不鲜,也不总是与老年人相关。

  武汉晚报曾在2015年报道过一则因抢座而起的两女子相互厮打的事件,因为地铁上的一个座位,一位中年女子扯住年轻女孩的头发,打到最后,竟然拉扯女孩衣服,险些将女孩的内衣肩带扯开……

  比起厮打支出的体力来,在地铁上站上几站地,真的不算什么,但那一刻,抢座者偏偏忘了什么更重要。

  我想起自己坐地铁的事情,那时候做编辑工作,每天在电脑前坐好几个小时,其实对坐着真的没有渴望。

  但踏上地铁第一件事,依然是赶快坐下,与同事面面相觑才反应过来——哦,我们其实根本就不想坐嘛!

  无论是坐在小伙腿上的大妈,还是为抢座厮打的女子,再或者是我和同事,很多时候未必是多么迫切地需要一个座位——我们没有那么老,没有那么累,甚至最初并不想坐座位。

  只是,我们那根竞争的弦绷得太紧,当一旦环境中流露出竞争的味道时,我们的内心就会蠢蠢欲动,内心就会下意识地分别出输赢好坏,进而去奋力争取。

  争取的背后,是一份深深的恐惧——害怕得不到,害怕不够好,害怕被落下……

  在惯性的轨道上,我们被甩出去很远,才发现 “那不是我要的。”

  △

  急于结婚,只怕找不到合适的

  33岁的琪抱怨命运不公,说天底下不靠谱的男人咋都被她遇到了。

  第一任丈夫不承担家庭责任,还诸多恶习,最要命的是有酗酒的习惯,有时候会对她动手;后来,鼓足勇气离了婚,嫁给了第二位丈夫,丈夫却在结婚第二年就出轨,与她提出离婚……

  详细聊起两次的婚史,不难发现,这两次的婚姻,琪都是将就着急匆匆进入的。

  想当年,在与第一任丈夫谈恋爱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他的很多不良习惯,甚至她不止一次帮他还清他赌博欠下的债。

  她也想过离开他,但最终还是觉得嫁给他算了,至少,他不醉酒不赌博的时候,偶尔会温存地承诺:“将来等我有了钱,我一定要带你去……”

  凑合着步入婚姻,直到伤不起,鼓足勇气离开。

  那时候,她已经是一岁孩子的母亲了,她绝望地以为,这一辈子,恐怕再也嫁不出去了。

  就是那时候,遇到了第二任。起初,她直觉上觉得这个男人靠不住,但又似乎被一种力量驱使着,很快和他结婚了。

  与琪一起分析那种驱使她将就着走进婚姻的力量到底是什么。

  她沉默良久,擦拭着眼泪说:“ 太想有个家!”

  对家的渴望能够理解,但问题是,琪追求的这个家,其实只是一个形式。

  追求 “一个家” 的背后,是渴望温暖,渴望归属,渴望被爱……而这些原本最想要的,和这个男人能不能给予一个所谓的的 “家”,其实,不是一回事。

  只是,当不知道自己要什么的时候,她迷失在了一个虚空的形式中……

  追求美好,原本是我们人性中的一部分其实,想要得到好的,适合自己的,原本是我们天性的一部分。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通过对幼儿自然行为的细致、耐心、系统地观察后指出:儿童在每一个特定的时期都有一种特殊的感受能力。

  这种感受能力促使他对环境中的某些事物很敏感,对有关事物的注意力很集中,很耐心,而对其他事物则置若罔闻。蒙台梭利将其称为敏感期。

  三岁左右的孩子,会进入一个完美敏感期。

  妈妈给宝宝一个小甜饼,宝宝一不小心碰掉了一块,这下宝宝伤心了,大哭了起来。

  “ 没关系呀,还可以吃的!” 妈妈不理解。

  “ 不,不可以!” 宝宝继续伤心地大哭。

  妈妈觉得莫名其妙,甜饼只碰掉一小块,怎么就不可以了。这孩子,也太任性了吧!

  实际上,宝宝不是任性,而是他正处于完美敏感期。

  对宝宝来说,甜饼不仅具有吃得功能,更具有精神欣赏的价值,是一种美好的象征。

  他们就是在追求这种美好的感觉。这是孩子精神世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孩子的 “完美敏感期” 可以看出,追求好的东西,而不是在凑合中苟且偷生,原本是我们具备的一种生命动力,虽然我们心理的发展,不可能一直处于为甜饼一角而哭泣的 “完美敏感期”,但是去争取美好的动力却是一直会伴随我们的。

  我记着一件很令我感动的事情:今年春节,4岁的儿子想要一个玩具挖掘机,我带他去买。

  我们先是去了一个超市的玩具专柜,他转了一圈,但都只是看看,不选择。

  我们又去了第二个,第三个玩具店。可是,他依然只是看,不选择。

  我有些累了,于是说:“ 这个看上去不错哦,要不我们买这个?” 他摇摇头,坚定地说:“ 不要!”

  “ 可是,也是你喜欢的呀!”

  “ 可是我要买的是那样的挖掘机呀!” 他不急不躁地说。

  好吧,我只好带着他再去下一个玩具店。

  当时是在内蒙古老家,我领着儿子穿过结冰的道路,从一个玩具店到另一个玩具店,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第四家玩具店,买到了自己心仪的玩具。

  而那辆玩具挖掘机,特意从内蒙古带回了北京,大半年玩下来,依然是非常的喜欢。

  因为真心喜欢,所以倍感珍惜!

  说实话,虽然当时觉得陪他选玩具太累,但事后,又很是羡慕他这份追求自己想要的,而并非凑合的坚持。

  这背后,有一份笃定:“我能找到我想要的!” “我配拥有我想要的!”

  当然,也有一份对我与他关系的笃定—— “妈妈会支持我找到我的想要的!”

  因为对这份爱的信任与安全,他敢放手去追求。

  太随意的选择,其实是来自对爱的怀疑

  28岁的晓菲,月收入不菲,但是依然是每月月光。说起自己的花钱习惯,晓菲自己也很无奈。

  “ 经常买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买了之后又后悔,下次还是禁不住……”

  的确,打开晓菲的衣柜是堆成山的衣服,但是很多连标签都没有拆掉,理由很简单——不喜欢。

  晓菲也很为自己这个习惯苦恼。

  “那你当时看到不喜欢的衣服时,内心会有什么样的冲动?”

  “ 当时觉得有点合适,那就它了。但实际上,买了就觉得不合适了。”

  “ 如果不买会怎么样?”

  “ 不买心里就会很抓狂,觉得得不到了……” 晓菲若有所思地说。

  其实,晓菲的购物狂,与琪的情感状态如出一辙——害怕得不到,然后退而求其次抓一个顶数。

  △

  是凡如此,往往都有一个缺爱的童年。

  晓菲说,自己在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在外忙生意,在自己前六岁的记忆中,几乎没有找不到太多与父母相处的回忆。

  印象最深的是,每一次在奶奶家,看着堂姐堂弟被叔叔抱上自行车,晓菲就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她总偷偷地想,哪怕爸爸妈妈来接自己一次也好呀!

  结果当然是令她失望的,爸爸妈妈一次也没有来接过她。偶尔的电话,已经是对她最大的安慰。

  我们的心理就是这么奇妙,为了适应一个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我们是会不断地放低自己的要求。

  无论是对爱情的凑合将就,还是对购物的饥不择食,说到底,都是害怕得不到而产生的盲目抓取。

  为人父母,在孩子需要陪伴的年龄,给予他们充足的陪伴,在孩子需要爱的时刻,积极回应。

  被饱满地爱到的孩子,也会拥有更高的自尊与追求爱的笃信,在 “我值得得到爱” 的心灵背景下,孩子自然也就拥有了更多的幸福筹码。

  作者:李玲

  公众号:李玲心灵写作

  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

    56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