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书奇 1172分享

  原点是新的开始,或是旧的离去,正如春秋交替,冬夏往复的轮回。以回到原点为题,你们会想到什么?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回到原点的作文,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广东高考满分作文-回到原点

  电影《让子弹飞》让人捧腹之余更予人一个耐人寻思的结尾,张麻子历经腥风血雨又重上马鞍,驰入山林。也许英雄的归宿终是草莽!电影的结局总是太蒙太奇,但我庆幸,英雄不是走回头路,他只不过是回到原点,那里才有刀光剑影,那里才有豪迈与洒脱。

  回到原点,重返本真,重拾你的真性情。

  难忘毕淑敏的一句话:“额头上没有一丝皱纹的美人,怕血管里流动的都是水。”的确,生活在现代世界里的人们是不是已经忘记自己不施粉黛的素颜,是不是已经遗漏了真性的原点?我们习惯于挤出不由衷的笑容,习惯于对化妆品和面具的依赖。殊不知我们暗自高兴以为岁月的痕迹和世故的表情统统遮去,却令自己最珍贵的一面,生命最澎湃的热度一同抹去。

  生命的原点在于个性的张扬,在于情感的表露,在于性格的突围。回到原点不是褪下成熟的外衣,而是撕掉不必要的包装;回到原点不是原地踏步,更不是退回起点,而是以淡定而真实的姿态上路,轻轻抬头,已屈指行程二万,翻越无数的高山……

  每次坐飞机时,空乘人员都会为乘客演示应急用品的使用方法。面对乘客,本是机上空姐绽放最美丽一面的时机,但我却每每看见一张张木然而冰冷的脸,很规范却很敷衍。

  我想,再动人的脸容也经不起随意的解读和虚伪的摆弄。回到原点,虽不完美亦叫人亲切;远离原点,尽管精致但让人生厌。回到生命的原点,是展现自己自然而感性的一面,是在生命的轨迹上搏动着最和谐的节奏,是在自己和他人的心中演绎着真善。

  于是想起著名的人口学家马寅初。尽管在那个人云亦云的年代,多少学者为苟全学说已放下知识分子的尊严,但马老依然保持着不屈的姿态。“宁鸣而死,不默而生”。造反者说他已丢掉立场的原点,我却谓马老回到了一个学者应有的原点。“绝不向以力服人不以理服人的人低头”。这个原点如此厚重而神圣,承载了人性的光辉和一个知识分子最倔强的底线。

  原点不是起点,坚守原点者业已登上一个道德的高台,原点又是起点,坚守原点,回到原点者从这里再出发,再扬帆启航,最淋漓也最真实,最平平淡淡也是最轰轰烈烈。

  在一个浮躁的社会里,我们满足于”枝枝叶叶外不寻”,但一个人人都标榜“金钱为原点”、“权力为原点”的社会又何尝不是一个迷失了原点的贫血社会?惟有每个人都自觉地寻找原点的坐标,重获人性的庄严,才有“民德归厚”的一天。

  回到原点,重拾本真,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回到原点

  头顶灰白的天空,翻过尘土飞扬的马路,我终于可以停下脚步,驻立在那熟悉又陌生的巷口。我知道,只要再迈一步,我便回到我人生的“原点”——— 那条打从我一出生便孕育我的老巷。那条充满西关风情,予我人生第一课的老巷。

  踏着青石板路,我缓缓步入巷的深处。映入眼帘的是久违的西关老屋。深红的趟栊门前是三级浅平的石阶,某户人家的家猫正慵懒地躺在石阶上,享受正午到来前温和的阳光。偶有微风拂过,老猫用前爪轻轻拨弄脸上的胡子,发出”喵”的一声后,打了个滚又沉沉睡去。我知道,这是喧嚣大城市的深处才有的悠闲与宁静。而我人生的起点就始于这一片祥和中。

  趟栊门后,原本掩着的木门已敞开。借着屋内微弱的光线,我看见头发花白的老爷爷正躺在摇椅上看报纸。忽然,一个小皮球“嘭”地一声打在了摇椅上,紧接着一个年纪大约只有两岁的孩子屁颠屁颠地走到摇椅旁,揪着爷爷的衣角 “爷爷,球球!”老人摘下眼镜,笑着起身,把孩子揽入怀抱,细声细语地说着:“哦,球球去哪儿啦!在这里吗?不是!啊……在这儿!”只听,一阵铜铃般的笑声传入我耳中,我仿佛看见早已过世的爷爷也曾这么抱着我。是的,在我人生刚开启的那几年,这条老巷承载着来自亲人的无数关怀,西关人特有的温情。

  满洲窗,青瓦砖,古榕树,越来越多的景致冲击着我的视觉膜,也敲打着我心。可是,忽然地,一个红得早已褪色却又刺眼的“拆”字赫然出现在我老屋的墙壁上。这一“拆”字与周遭之景,周遭平和的氛围是何等的不相符。这时,我方惊醒:早在十一年前,这条老巷便已列入拆迁范围,也就是说:我人生的“原点”将要被抹去。

  眼泪不争气地涌出我的眼眶,我多想呐喊:这条巷子拆不得,拆不得啊!它不仅仅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培育我温和性格的地方,更是让我感受人间温暖的最初的开始。这里的一花一草,一砖一瓦都是岭南文化形成的开始。将这里拆掉,就是毁了我的根,就是毁了上百广州老街坊的根!可是,这样的呐喊谁会听见呢?人生的原点,文化的原点与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拔地而起的大厦相比,似乎已经变得渺小了。

  这夜,我又梦见了久违的老巷——— 不同的是,这次当我回到人生的“原点”时,红红的“拆”字竟然不见了踪影。

  回到原点

  漫漫人生路,是那么漫长。而我们走了那么久,却还是这样,迷茫……回到原点,在世俗的包围中,获得开始的思考。回到原点,在社会的空间中,思考对生命最初的认识。回到原点,在自己的反思中,认识人生的真谛。回到原点,在人群的喧嚣中,理解物质的本质。那最开始,最纯洁,最神圣,最朴实的思考,在原点中发现……如果能回到原点,每个人就都会有一个纯洁的思维。可以说,在原点,我们将会得到心灵的洗礼,思想的洗刷,本质的净化。人生中那张有美丽的颜色,又有可怕的黑暗的”思维纸”,就在原点变成一张白纸。白,是空无的颜色,同时又是最纯洁的颜色。原点存在在任何地方,无论是社会的阴暗面,有诈骗,犯罪,还是圣洁的地方,都存在原点。原点,是万物初始,是返璞归真……曾经看过一则新闻:一个商人犯罪团伙无恶不作,走私,诈骗……而忽然一日,一个商人想到,这样是偷偷摸摸,即使自己成了大富豪,也是有罪恶感。他的心中一种东西被触动了,所以他陷入了思考,对原点的思考。”我们应该回去!”他从原点重新出发,心底的那块东西开始发光。对,从黑色达到了金光闪烁。他又带领了整个商人集团进行了对原点的思考。所有商人们返璞归真,从原点再次出发,洗心革面。最终变成了善良的集团。那心中最珍贵的角落,最珍贵的东西,似乎已经被我们遗忘。那就是良心,原点就包含在良心之中。一旦触动了这颗良心,就会回到原点,开始最初的思考。已经走过的路途不算,抛弃了一切,获得了一次新生。良心发出了光芒,也可以照亮众人。这可以用十六个字形容:回到原点,良心发现。金光闪烁,照亮众人。明代的王守仁格竹,印度的释迦牟尼创佛,正是不计前面的一切,人生之前的旅程,全部化为零。正是因为如此,才明白了原点的神奇,原点的重要。守仁格竹,格到了道。释迦牟尼创佛,得到了真悟。他们都是通过回到原点,才发现了珍贵的理。道!悟!理!回到原点,回到原点!那么,到底怎样发现原点?原点存在于心中,在良心中。如果去刻意的追求,反而得不到。或许在你读书中,忽然心中闪过一丝光辉,触动了你。或许在你谈话中,忽然一句话像一丝光辉,触动了你。原点的思考开始产生,你就回到了原点。正是:一丝光辉+良心发现+诚心诚意+些许的寂寞(不寂寞怎么能进入思考)+思考。原点在何方?在人生的路上,原点随手可及。只需要良知,人生的任何一个转折都是原点。出发的地方,这就是原点。回去,回去。或许不必回去,在现在。原点,存放着无数珍贵的东西。不必看见,不必摸着,原点就存在于心中。撕掉不必的包装,展现个性的飞扬。回到原点,开始对生命最初的思考!

    56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