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描写人物的心理 人物的心理描写怎么写

洋洋 1172分享

  1、内心独白法

  这种方式的特点是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就好像电影中人物思考时的画外音,让人物自己来倾吐衷肠,透露“心曲”。采用这种方法,一般常用“我思索着”“我想”“我心里想”“我心里嘀咕着”等词语引出。比如一个学生写的一篇题为《误解》的作文,写自己被爸爸误解后的心理:想把实情告诉爸爸,又怕妈妈生气,不告诉吧,又怕爸爸为难。小作者采用内心独白的方式,既真实地写出了自己当时内心的想法,又巧妙地反映了自己矛盾的心理。法国著名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屋顶上鸽子咕咕地低声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这句心理描写十分成功,寥寥数语便嘲笑了普鲁士侵略者的愚蠢,表现了对侵略者憎恨和反抗的思想情绪。

  2、动作暗示法

  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支配的,因此,我们可以用行动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我们都读过施耐庵的名著《水浒传》中“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故事,当林冲听说陆谦追杀他至沧州时,不觉大怒,于是作者连续用了“买”“带”“寻”等几个动词,把林冲急于报仇的心理生动地表现出来了。我们再来看下面这个片段:

  那天是我的生日,我一回到家就抓紧时间写作业,集中精力干一件事,效率就是高,一会儿我就写完了作业。6点了,按照惯例,爸爸妈妈早就该回来了,更何况今天是我的生日!他们可能是去超市给我买生日礼物了吧?想到这儿,我打开电视机看了起来。6点25分了,我站起来,不停地踱步,焦急地等待着……难道他们出什么事儿了?我心里一惊,又想:不可能,一定是想给我一个惊喜……就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我冲过去拿起了话筒。“喂,孙立,补充题第二题怎么做?”我一听就泄气了,张雨这家伙就会扫我的兴。“我不知道,少打电话!”“砰”,我挂了电话。

  “站”“踱步”“冲”等动词,多么生动传神,真实地写出了作者在等待父母回家时的那种期盼、着急和不安的心情。

  3、神态刻画法

  神态是心理活动的外在表现形式,一个人思想的波动、情感的起伏,往往通过其神态的变化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神态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例如,我们常用“他瞥了一眼”或“他撇了撇嘴”等,来表现对人轻视、看不起的心理。一起来看一个小朋友写的《考试以后》:

  试卷静静地反躺在桌子上。我用有点儿颤抖的手去掀试卷,一个鲜红的“4”字映入我的眼帘,我的手一抖,试卷又合上了。我一咬牙,把手伸到试卷底下,用力一翻,随着“啪”的一声,我看到了我的分数——48。可怜的“48”,唉,我长叹一声瘫坐在地上。

  人在紧张的状态下的行动会与平时不同,这一连串的动作就反衬出作者当时紧张的心情。品读这一字一句,读者仿佛也感同身受,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4、幻觉描写法

  有时我们可以借助梦境、幻觉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因为梦境、幻觉与人物的内心活动密切相关,能折射出人物的心愿和思想感情。安徒生的童话名篇《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她抽出了一根火柴。哧!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装着闪亮的铜脚铜把手的大火炉前面。火炉里的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她觉得多么舒服啊!但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把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只拿着一根烧过了的火柴,坐在那儿。

  在这里,作者通过写人物的幻觉,很好地刻画出小女孩天真、单纯的形象和渴求温饱的心理,读后让人产生无限的同情。

  5、景物烘托法

  唐代大诗人杜甫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物的心情不同,对周围景物的感受也不同。所以景物描写,也能反映人物的内心。比如一位同学在日记《我不是差生》中写道:

  今天,校园大门两侧插着的彩旗特别鲜艳,花池里的月季花开得也格外美丽,太阳公公笑得比以往更欢了……

  这句景物描写,生动地衬托出“我”被评为“学习标兵”时兴奋不已的心情。

  其实,描写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有很多,远不止上面所说的这几种,同学们要在平常的阅读中做个有心人,掌握更多的刻画人物心理的方法,让笔下的人物活灵活现。

    相关文章

    345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