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爆发的电脑病毒危机

福萍 200分享

  一说到电脑病毒,很多人就会先想到熊猫烧香吧。其实不仅仅是熊猫烧香,世界爆发过好几次电脑病毒危机。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世界爆发的电脑病毒危机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1、ElkCloner(1982年)ElkCloner被认为是全球第一款个人计算机病毒。这是RichardSkrenta针对苹果AppleII计算机编写了这一病毒。由于当时的计算机采用双软盘驱动器,并且软盘使用非常频繁,因此病毒迅速传播。不过,只是在计算机上显示作者写的一首诗。

  2、BRAIN(1986年)BRAIN是第一款针对微软操作系统DOS的病毒。BRAIN作者是一对巴基斯坦兄弟,当一台计算机感染BRAIN后,屏幕上就会显示巴基斯坦兄弟经营的计算机商店的电话号码,相当于做广告。

  3、MORRIS(1988年)MORRIS的作者是一名康奈尔大学的研究生,而他的父亲当时是美国政府顶级计算机安全专家。MORRIS共感染了连接到互联网上的6000台大学和军用计算机,尽管在此之前已经出现了互联网病毒,但传播范围却没有如此广泛。MORRIS作者最初的目的并不是瘫痪其它计算机,而是写出可以自我复制的软件。但是,由于程序的循环没有处理好,计算机会不停地执行、复制MORRIS,最终导致死机。

  4、MELISSA(1999年)MELISSA是最早通过电子邮件传播的病毒之一。当用户打开一封电子邮件的附件,病毒会自动发送到用户地址列表中的前50个地址,从而迅速传遍全球。MELISSA曾经感染了15%到20%的商业电脑,带来了3000万美元到6000万美元的损失。

  5、LOVEBUG(2000年)LOVEBUG也通过电子邮件传播,它伪装成一封求爱信,一旦用户打开电子邮件,病毒就会立即通过群发邮件传播。LOVEBUG借助人们对于情书的好奇心迅速传遍全球,造成了大范围的电子邮件阻塞,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6、“红色代码”(2001年)“红色代码”利用了微软软件中的一个漏洞,是最早的网络蠕虫之一。由于"红色代码"只需要一个网络连接,而无需用户打开电子邮件附件,所以它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范围也更广。为了抵御这一病毒的入侵,很多系统管理员不得不安装一个微软专门发布的软件补丁。

  7、“冲击波”(2003年)“冲击波”利用了微软软件中的一个已知漏洞,在短短一周时间内,它至少攻击了全球80%的Windows用户,使他们的计算机无法工作并反复重启,大量企业用户也未能幸免。为了尽快找到始作俑者,微软甚至发出了悬赏通告。

  8、“震荡波”(2004年)“震荡波”也利用了微软软件中的一个漏洞,它会在网络上自动搜索存在漏洞的计算机,并直接引导这些计算机下载病毒文件并执行,因此整个传播和发作过程不需要人为干预。只要这些用户的计算机没有安装补丁程序并接入互联网,就有可能被感染。与"冲击波"类似,"震荡波"也会导致计算机反复重起。

    热门标签

    62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