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航就0分享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怎么写?看下吧。为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准备一份具体、详细、针对性强的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指的是为某一次活动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篇1】

广东松山技术职业学院健康教育网络宣传工作以医院十一届三次职代会院长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以建立优质服务与医疗质量安全相结合的管理理念,设计推进系统的医院整体形象宣传,树立医院良好的外部形象。现将在学院网站开设健康教育专栏,主要宣传韶钢医院相关信息及生理、心理卫生等健康教育知识。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成立宣传工作小组

组长:郑柳明

成员:谭建萍何小玲、陈小南、何伟繁、何林海、杨玉梅

何小玲同志负责稿件的收集、上传和日常管理工作。

二、工作内容

(一)任务目标:针对学院现状和要求设置四个健康知识主题内容宣传,通过网络媒体,展示医院风采和社区卫生健康教育服务宣传,扩大医院影响力,拓展医院服务区域,树立医院品牌,促进医院的全面发展。

(二)具体做法

1、健康教育网络宣传专栏设置

(1)生理健康知识(谭建萍、杨玉梅负责提供稿件)

(2)心理健康知识(何林海、学院心理医生负责提供稿件)

(3)流行病防治知识(谭建萍、陈小南、何伟繁负责提供稿件)

(4)食品安全卫生知识(何伟繁负责提供稿件)

2、定期开展义诊和健康知识讲座活动。结合爱牙日、爱眼日、爱滋病日等宣传日在学院内部定期开展义诊、送医至学院活动;举办疾病防治专题讲座,开展疾病防治知识宣传,加强师生自我保健意识。

三、措施要求

(一)网络信息每月更新一次,各宣传成员每月提供的健康知识稿件不少于10篇。

(二)根据学院要求及时、按质、按量完成组稿上报工作。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篇2】

为积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广大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我市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经研究,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对全市中小学生进行健康教育,使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合格人才。

二、目标任务

促进全市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我市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

1、各单位要将健康教育纳入本单位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

2、健康教育工作要制度化,规范化。

3、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教育工作方案,要有计划、有措施、有活动记录,健康教育工作开课率达到100%。

4、各单位要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和版面,定期更换宣传内容。宣传内容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身心发展规律。

5、各单位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一次健康知识教育测试。

三、检查评估

1、由教体局成立专项检查小组,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健康教育课开设情况进行检查。

2、评估检查主要内容为:健康教育课教师配备情况、教案、课程安排、测试情况结果登记等,评估结果依开课率及工作的开展情况分为四个档次:优秀(85%)良好(75%)及格(60%)不及格。

3、每学年普查两次,每次普查结果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并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

四、加强领导 确保健康教育开课率稳步上升

1、各级各类学校要成立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实施方案。

2、每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一次综合健康教育知识、健康自我保护能力的测试。同时要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督导检查,要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学科教学效果评估之中,促进健康教育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篇3】

为了确保我县顺利实现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目标,推动健康教育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根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结合教育系统工作实际,特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_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突出健康教育工作重点,努力提高师生环境健康卫生意识和能力,培养师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健康卫生习惯,加强健康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育人环境,为全县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在中小学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健康教育普及率达到100%,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85%,依据《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学校自评得分≥85分,“开课率”等5个项目总得分不低于自评分的95%。做好学生传染病、多发病防治工作,无甲、乙类传染病爆发流行。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

三、教育内容

1、小学阶段(略) 2、中学阶段

(1)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不良生活方式有害健康,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关;膳食平衡有利于促进健康;青春期充足的营养素,保证生长发育的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生长发育和健康(每天睡眠时间9小时);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发现病死禽畜要报告,不吃病死禽畜肉;适宜保存食品;拒绝吸烟、饮酒;毒品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危害;拒绝毒品的方法;吸毒违法,拒绝毒品。

(2)疾病预防:乙型脑炎的预防;疥疮的预防;肺结核病的预防;肝炎的预防(包括甲型肝炎、乙(丙)型肝炎等);不歧视乙肝病人及感染者;艾滋病的基本知识;艾滋病的危害;艾滋病的预防方法;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学会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与预防艾滋病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吸毒与艾滋病;不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患者。

(3)心理健康:不良情绪对健康的影响;调控情绪的基本方法;建立自我认同,客观认识和对待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状况确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异性交往的原则。

(4)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热爱生活,珍爱生命;青春期心理发育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痤疮发生的原因、预防方法;月经期间的卫生保健常识,痛经的症状及处理;选择和佩戴适宜的胸罩的知识。

(5)安全应急与避险:有病应及时就医;服药要遵从医嘱,不乱服药物;不擅自服用、不滥用镇静催眠等成瘾性药物;不擅自服用止痛药物;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中毒的应急处理;溺水的应急处理;骨折简易应急处理知识(固定、搬运);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预防网络成瘾。

四、任务措施

(一)、健全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中小学健康教育是教育系统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各校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领导机构,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制定本年度健康教育专项工作计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做到机构健全,工作有计划、有检查、有总结。

(二)、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

中小学必须全面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把健康教育课纳入教学计划,并做到教师、教材、教案、课时、考核“五落实”。积极挖掘其它学科健康教育因素,进行环境教育渗透教育,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个人卫生习惯教育,在科学课中渗透环境卫生教育,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等,使学生能够接受全方位的健康教育。加强校本教材的研究开发,充实校本教材的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健康教育的教学研究,对健康教育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通过开展示范课、观摩课等教研活动,提高健康教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水平。

(三)以活动为载体,认真做好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办好健康教育专栏。每两个月更换—次健康教育内容。充分利用班队会、家长会、校园广播、黑板报、墙报、手抄报、挂图、专栏等形式多样的宣传载体,宣传健康教育的重大意义,普及健康知识,卫生知识和疾病预防知识。重点抓好中小学生的青春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理健康教育、控烟教育等。确保学生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必须在85%以上。要重视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积极开展艾滋病专题讲座等宣传教育活动。

(四)、切实作好健康教育的评价工作,每学年6月份组织开展中小学健康教育评价活动,对照《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的实施细则》规定的20项指标,认真开展自评。寻找差距和不足,切实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学校健康教育环境,确保健康教育各项指标高质量达到国家卫生城市标准。

(五)、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各中小学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规定,按照600:1的比例配备专兼职卫生技术人员,学生数不足100人的学校,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保健教师。

(六)、继续开展“健康教育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示范校作用,做好校与校健康教育工作交流,进一步推动我县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

(七)、继续做好健康教师和校医的培训工作,采取座谈会、培训班、健康知识讲座、文艺汇演等多种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开展创卫及健康教育知识宣传。

(八)、加大对学生常见病防治和传染性疾病预防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建立健全传染病预防工作长效机制,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指导工作。按照创卫关于学校“六病”防治的要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中小学生龋齿、近视眼、脊椎弯曲、沙眼、蛔虫病、营养不良、贫血等常见病和麻疹、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的群体预防与娇治,确保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控制在3%以下。

(九)、严格执行学校疾病信息报告制度。学校发生群体性发热、咳嗽、腹泻;食物中毒以及麻疹、腮腺炎、肺结核等传染性疾病时,学校应及时书面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局。

(十)、加大对各中小学健康教育的督查力度。按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对中小学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县局要对各校健康教育的教学工作和活动开展情况,采取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检查指导,确保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向高质量、高水平迈进。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篇4】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小学生认识自己、悦纳自己,提高他们对小学生活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态度,培养他们开朗、向上、乐学、合群、自信、自立、开拓、创新的健康人格。结合我市几年来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科学研究与实践,我们认为,有效地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根据小学教学内在机制和小学生自身发展特点来构筑和优化育人环境。

一、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班级”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必然可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小学班主任,同时又是中队辅导员,每日每时把握着学生的思想脉搏,也同样经常关注着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以班主任为主开展班级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地使思想道德、行为习惯教育,科学文化知识技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整合成为一种“三合一”的教育、从而构建成为一种结合课程教学的渗透,结合斑级日常工作和活动,结合全面和个别育人教育的交互,而形成较为完善的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操作系统。

这种操作系统所体现的主要功效有:

1、融入班集体建设

班主任要善于通过引导全体学生,以形成班集体共同奋斗目标来发展学生个性心理:这种共同的奋斗目标,旨在树立正确的集体舆论凝聚,提升优良的道德情操,倡导良好的班级风气和弘扬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因为良好的班集体建设,能美化集体生活,能振奋全体学生,能使集体像熔炉一样,对全班每个学生起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功能。

2、丰富班级活动

有活动,才有生气、才有活力、才有发展。把心理辅导渗透于班级活动,既是班级活动的创新和发展,又使辅导质量得到提高。寓心理健康教育于班级活动之中,学生能在丰富多彩愉悦舒心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心理践行和发展,而且这是一种比较自然、比较完美的践行和发展。

3、发展班级文化

班级是学生在校内学习生活和相互交往的主要空间,充分利用这个空间,积极营造和发展健康的班级文化,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发挥十分重要的陶冶、濡化的隐性教育功能。班级文化的发展要充分张扬班级中学生的个性、特长,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慧和力量。

4、优化班级管理

优化班级管理的目的是为着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通过班级管理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就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尽可能少地约束人、限制人和压抑人。优化班级管理要在实施民主管理中发展民主意识;要在自我管理中发展学生自主;要在情意管理中发展学生情意;要在有形管理中发展无形管理。

5、构建班级教育合力

班级不是封闭的,班级中每个学生的心理、道德和文化素质都是在班内班外、校内校外、有意无意、有形无形的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发展的,因此班主任需要充分利用班内外校内外,包括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力量,充分利用各种有效的校内外教育资源,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教育”,都来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班主任构建整合一致的班级教育合力进行心理辅导,有赖于班主任自身的智慧和技巧。

6、建设良好班风

班风是一个班级稳定的、整体的、特色的集体风气。班风需要靠班级中大多数学生为基础的'思想、品德、作风来形成、,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发展来形成。而一经形成,可以对班级中的每一个人产生较为积极、稳固、健康、向上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激活的。建设良好的班风可以为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出一种美好的时空,唤发出一种蓬蓬勃勃的力量。

二、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多元的,其中校园文化的阵地建设是一项基础性的物化工程。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校园文化”,首先要打造基础性工程。这种基础性工程,既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原有的一些设施,也可以不断地开发出新的活动阵地,如:

1、让校园内的墙壁、橱窗、黑板、园落成为“不说话的心理辅导老师”。

2、随着学校的园林化发展步伐,不断创建出“开心园”、“舒心廊”、“交心亭”、“谈心室”等等。

3、在校园内形成对学生开展心理辅导的“一条龙”服务: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电话、网站);—心语导播(红领巾广播、红领巾小电视台、校园网)——心语小屋(心理辅导室、心理测量室)。

在这些阵地的建设中,“开心园”、“心语小屋”等要真正具有“快乐小屋”的功能,让希望获得心理帮助的学生从中感悟愉悦,体验愉悦,释放烦恼,消除烦恼;从中获得欢乐的自助、互助和他助。“心理热线”要不断延伸、畅通,成为“宽带网”,它由师生双方或班主任――学生――家长三方建起连心的纽带,通过“心理联系卡”、家庭走访、家长来校、师生通信、电话、上网联络、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定期或不定期,双方或三方、个别或集体相结合的局部性和个别性心理教育与沟通。“心理热线”较偏重于保守秘密、尊重隐私、尊重人格。也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一致,有利于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让“心理健康教育”形成一种“主体性活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样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主体。要把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一种新颖的丰富的“校园文化”,就要充分让学生畅心地生活在这一文化天地之中。在实践中,许多学校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性活动。

1、心理教育活动课

心理教育活动课是在班主任组织下,全班师生共同参与,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生动、活泼、交互、联动的活动。活动课可以利用班会团队活动课、科技文体活动课等活动课时进行,也可以利用周会、晨会进行,有条件的可以纳入校本课程建设。根据需要可以安排在室内外、校内外进行。活动课体现主体性、实践性、系统性、组织性和多样性的特点,通过游戏、讨论、辨析、观察、演讲、表演、小品、训练、检测等方式方法,旨在发展和提高学生心理品质,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活动课有明确的目标,有精心的准备,有确定的内容,有具体的步骤,有恰当的技巧。心理活动方案的设计要根据小学生实际、班级实际、发展趋向、防范要求等作认真细致的处理。

2、心语沙龙

心语沙龙类似于少心理活动课,相比较它参加人数要少,一般8~12人左右。活动形式更显简约、宽松和灵活,活动时间一般利用课外、晚间或双休日进行。场地选择也十分自由,包括在师生家中。活动的主题也较为集中,参与的对象则较为专一,如班主任或按班级、团队干部,或单亲家庭学生,或贫困生,或存有某向类心理困扰的学生,针对一个目标组织一次沙龙活动。心语沙龙更重于心灵沟通,情感体验,更重于加深理解,求取共识。

3、心育小报

心育小报可以是小学生自办的“手抄报”,班级中可以有一份或多份,也可以在班级墙报、黑板报中开辟出专栏。心育小报由学生自编自办,旨在让学生交流各自的内心世界,介绍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学生心理问题的探讨。班级心育小报可以“走出”班级,与其他班级交流,与学校的广播、小电视台相结合,充实校园媒体、校园文化内容。作为“心育小报”的“双胞胎”,还可办出“心理画报”和“心理漫画”,借助美术表现、欣赏的功能,提高心育效应。

4、心育雏鹰行动

雏鹰行动是少先队教育活动的一种形式,心育雏鹰行动是在此基础上,侧重在小学生中开展如品德践行,社会实践、献爱心送温暖等活动,让学生在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关爱、相互学习中,心心相印,共同进步。

5、心理小剧

心理小剧包括心理儿童剧、心理小品、心理故事会、心理训练操等等。心理小剧的素材来自学生,心理小剧的写、编、演、看、评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发挥支持、帮助、辅导、组织等作用。同时,还可以或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一起活动,或由教师演学生看。这种为学生喜闻乐见的表演形成更具寓“教”于乐的作用。

6、“心语日记”

结合小学生写日记、周记,鼓励学生记“心语日记”(周记)。“心语日记”有学生心理宣泄和排解,有心理认知和感悟;是能反映学生内心世界的“镜子”,也是能显现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窗口”,还能成为学生健康进步的“阶梯”。班主班老师通过浏览学生“心语日记”(以学生主动愿意提供为前提),能搭通学生的“脉搏”,开展对话,交流思想情感。

7、“心语赠言”

“心语赠言”是班主任主动向学生作心理冲击。班主任的“心语赠言”可出现在学生的作业练习本的改评批语中;可出现在“学生素质报告单”的操行评语里;可出现在“家校联系卡”内;也可以是老师专门设置的“心语赠言”卡(由老师自制成的卡更佳)。“心语赠言”要抓住时机,如学生表扬获奖时、困难受挫折时、心烦苦恼时、学生生日、毕业升学时等等。要选准火候,把握温度;要击中要害,引发震动。“心语赠言”要重情感重文采重形式,可以是诗歌、名言,可以是书法、绘画可以是工艺小制作,总之,是能以“美”和“爱”来激活学生,在心灵深处迸发出璀璨的火花,成为学生渴望获取的“珍藏品”。

“校园文化”建设,无论是“硬件”建设还是“软件”建设都是无止境的,尤其是“软件开发”凝聚着教师的创新和智慧,同样,蕴含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文化”也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库,我们每一个教师都是开发者、建设者和创造者。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篇5】

一、学情分析:

开设生命与健康常识课,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这都算是一个崭新的事物,学生对本课程有较大兴趣,且教材内容都是和生活、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密切相关的知识,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分主题编排。全册共分8个主题。分别是同学是一面镜子;我的兴趣展览;专心有窍门;心中有数效率高;通向成功之路;创造的翅膀;心情连环画;困难不可怕。以传授健康知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为主,让学生懂得尊重生命,珍视健康,懂得远离危险,防范伤害。

三、教学主要内容:

(一)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人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成功的秘诀来源于兴趣的推动。

(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不管做什么事,都要集中注意力,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四)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效率决定成败,而保障效率的有效工具是做好计划。

(五)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勤奋出智慧,勤奋出成就。

(六)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创造想象在科学研究和人们的生活中

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培养创造力。

(七)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倾听不愉快的声音,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它们,控制调节它们。

(八)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困难失去了斗志和勇气!

四、教学措施:

1、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因材施教,如录像、投影、挂图、模型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巩固教学效果,促进能力的培养。

2、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健康知识、卫生常识的宣传,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利用各种检查、竞赛促使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

3、联系实际结合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同学们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4、利用家长学校、个别谈心、父母问卷、家访等形式,了解学生在家中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与学校共同培养学生的健康行为。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篇6】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要求的需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因此,对小学生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我校今后工作面临着新的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我校20__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具体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以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发展为目标,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精神,不断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二、总体目标

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学生对校园生活的适应能力,关心爱护学生,培养他们活泼、合群、乐学、自主的健康人格。

三、工作要求

(一)以人为本、关注差异,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和学生的人格健全。

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以及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无疑给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如何帮助教师应对社会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新挑战,排除消极心理,优化心理状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已经成为学校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问题。各校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定期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常识,指导教师树立自我保健意识与学会调适良好的心态,并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关注教师的心灵世界,注重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积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努力为教师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提供支持性的心理环境。同时,要进一步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的突破口,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心理潜能的开发,不断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立足实际、创造条件,努力开展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们应充分认识开展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立足学校实际,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发挥学校优势,争取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全方位、分层次、多渠道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求在范围上有所拓展、在形式上有所创新,努力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如举办专题心理辅导讲座、设计主题教育活动、优化班级心理环境、活动课,并利用学科教学、班队会、家长会等途径对学生及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宣传。

(三)加强学习、借鉴经验,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工作。

我们应积极参加上级组织开展的专题师资培训、活动课观摩、案例论文评选、经验交流等活动,不断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各校也应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个中心,以新课程环境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为主要内容,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加大实验与研究的力度,积极探索切合学校实际和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努力构建良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运行机制。如心理咨询、开展个案追踪研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等。创造条件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校本课程,进一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

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篇7】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推进素质教育,我校历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本学期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如下:

二、工作目标

1、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发展规律,运用心理健康的理论和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育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的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

2、立足教育,重在指导,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践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别差异,尊重学生、理解学生。

3、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力,培养学生乐观的、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4、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科学的、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三、主要工作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自身素质。继续加强心理健康兼职教师的进阶培训,进一步提高认识,充实自我,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知识、方法、形式等。同时,组织教师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提倡全体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运用心理知识及教育方法,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认真做好学生心理辅导及心理咨询工作。

加强心理咨询室的常规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并能有所侧重地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设立多种咨询途径:心灵屋;“心语热线”,进行电话咨询辅导;红领巾广播;心理辅导专题讲座等。并积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班班主任要利用二会一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所以,加强家校联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利用家长学校活动(如家长会、家访等),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心理健康教育走进千家万户,使家校教育形成合力,促进亲子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四、具体工作

1、制订并讨论学期心理辅导工作计划。

2、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和氛围建设工作。

3、心理咨询室开始开放(每周一~周五中午11:00-12:30)。

4、开通“心语热线”。

5、举办青春期心理卫生讲座(六年级学生)

6、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题黑板报。

7、开展心里健康辅导示范课活动。

8、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庭心理指导”的有关内容。

9、做好学期总结及资料积累和个案分析。

10、心理档案建立工作。

    56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