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骨的名词解释_出处在哪里

羽彤2 1172分享

  风骨的名词解释:

  风骨,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用来品评人物,始于汉末,魏晋以后曾广泛流行,如《宋书·武帝纪》称刘裕“风骨奇特”,《世说新语·赏誉门》刘孝标注引《晋安帝纪》称王羲之“风骨清举”,《南史·蔡撙传》称蔡撙“风骨鲠正”等。

风骨的名词解释_出处在哪里

  风骨的文艺理论:

  在古典文艺理论中的术语: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风骨[1]》:“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沉吟铺辞,莫先於骨。故辞之待骨,如体之树骸;情之含风,犹形之包气。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

  意谓端直的言辞和骏爽的意气统一结合为诗文的“风骨”。

  唐 陈子昂《<修竹篇>序》:“ 汉 魏 风骨, 晋 宋 莫传。”

  宋 孔平仲《续世说·品藻》:“ 许景先之文,如丰肌腻理,虽穠华可爱而微少风骨。” 清 钱泳《履园丛话·谭诗总论》:“ 唐 人五古凡数变,约而举之,夺 魏 晋 之风骨,换 梁 陈 之俳优。”

  《魏书·祖莹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 南朝 齐 谢赫 《古画品录·曹不兴》:“观其风骨,名岂虚成。”《法书要录》卷六引 唐 窦臮《述书赋下》:“ 开元 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明 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袁可立)生平于书无所不窥,旁及书画,真草秀润流丽,隶书风骨道劲。”

  风骨的出处:

  《风骨》选自《刘勰·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是中国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创作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成书于公元501~502年(南朝齐和帝中兴元、二年)间。它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章学诚《文史通义·诗话篇》)的文学理论专著。

  《文心雕龙》共10卷,50篇。原分上、下部,各25篇。全书包括四个重要方面,由刘勰(xié)在江苏省镇江市南山写下。上部,从《原道》至《辨骚》的5篇,是全书的纲领,而其核心则是《原道》、《徵圣》、《宗经》3篇,要求一切要本之于道,稽诸于圣,宗之于经。从《明诗》到《书记》的20篇,以“论文序笔”为中心,对各种文体源流及作家、作品逐一进行研究和评价。以有韵文为对象的“论文”部分中,以《明诗》、《乐府》、《诠赋》等篇较重要;以无韵文为对象的“序笔”部分中,则以《史传》、《诸子》、《论说》等篇意义较大。下部,从《神思》到《物色》的20篇(《时序》不计在内),以“剖情析采”为中心,重点研究有关创作过程中各个方面的问题,是创作论。《时序》、《才略》、《知音》、《程器》等4篇,则主要是文学史论和批评鉴赏论。下部的这两个部分,是全书最主要的精华所在。以上四个方面共49篇,加上最后叙述作者写作此书的动机﹑态度﹑原则,共50篇。

风骨的名词解释_出处在哪里

风骨的名词解释: 风骨,中国古代文论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实质是对文学作品内容和文辞的美学要求。以风骨评诗论文最完备最系统的是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用来品评人物,始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23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