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伤主义的名词解释_特征

羽彤2 1172分享

  感伤主义的名词解释:

  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亦称“主情主义”、“前浪漫主义”。是近代西方文艺流派。18世纪中后期,起源于英国,流传至法、德、俄。代表作家斯特恩,他的两部著名小说《特利斯·项狄》和《在法国和意大利的感伤的旅行》都以极其奇怪的结构,极其琐屑的情节写成。随后,扩展到欧洲各国,像卢梭的《新爱洛绮丝》、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等都体现了浓郁的感伤主义色彩。英国的汤姆生、杨格,俄国的卡拉姆辛等属这一流派。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是英国产业革命后资产阶级得到一定发展,社会矛盾日益尖锐,封建势力加剧反扑的产物。随着资产阶级的不断发展,感伤主义渐渐被浪漫主义代替。感伤主义推崇感情,忽略理智,主张以情感来约束和代替理性,着重于描写软弱的中小资产阶级的内心活动,抒发其个人情感,表现其个性、精神面貌及其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以此来引起读者的同情和怜悯,是对贵族阶级冷酷的理性主义和僵死的古典主义的反抗。其形式以记事小说为主,多用第一人称,采用日记、自传、书信、游记等体裁。

感伤主义的名词解释_特征

  感伤主义的代表人物:

  作为中国感伤主义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巴金先生一生都充满了悲悯情怀和忧伤基调。像郁达夫一样,巴金的所有重要作品,几乎都无法排遣来自灵魂深处的感伤,几乎都笼罩着某种疼痛的氤氲。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巴金先生的创作渐渐地蜕去了早期的某些理想主义激情,把抗争和愤怒慢慢地潜植在人物的心灵内部,以普通平民的生存际遇为叙事对象,更加强化了作品内在的悲剧意味,更加突显了作家的悲悯情怀。

  但是,巴金先生的这种悲悯与感伤又有着独特的精神内涵。它的艺术传达,不是基于对自身个人苦难经历的哀婉与倾诉,不是拘囿于创作主体个体生命的疼痛与无望,而是源于他那内心深处深厚的人道主义理想,源于他对人世间平等、自由、博爱等基本生存法则被遗弃的焦灼。也就是说,疼痛是来自于不合理的现实秩序对人性的极端压制,悲悯是发端于人与人之间平等权利的被褫夺,感伤是针对着人与人之间赖以相处的和平之爱的缺失。所以,与同时代的其感伤型作家(如张爱玲等)相比,明显地拥有更为博大的苦难胸襟,拥有更为广袤的心灵视野,拥有更为强劲的人格力量。

  这一点,在杰出代表作《憩园》和《寒夜》中,可谓表现得淋漓尽致。可以说,巴金的很多优秀之作,都以一种超越历史、超越阶级的生命之爱,写出了那个时代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的生存之苦和精神之痛;都以一种人类景仰已久的悲悯情怀和体恤之心,展示了作家内心深处圣洁的人道思想和良知愿望;也都以一种诚挚的叙事态度直面着沉重的时代,直面着不幸的命运,体现了现代知识分子明确的独立意志和自由的精神立场。

  正因如此,1983年,在获得法国荣誉勋章的仪式上,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曾这样评价道:“您却用自己对于人们及其脆弱命运的巨大同情,用这种面对压迫最贫贱者的非正义所抱的反抗之情,用这种———正如您的一位最引人注目的人物绝妙言之的‘揩干每只流泪的眼睛’使您的著作富有力量与世界性意义的敏锐力与清醒感,在注视生活。”

  1990年,在第一次福冈亚洲文化奖———创作特别奖的颁奖仪式上,巴金的受奖理由曾这样写道:“他忠于自己的良心,以真挚的态度注视时代、历史,把自己的理想寓于作品中向人民倾诉。在十年浩劫中被打倒,复出后以一个文学家的身份,严厉批判社会,同时真诚地批判自己。”而这,既是一个作家具有世界意义的核心品质,也是整个二十世纪现代知识分子伦理操守和卓越人格的代表。

  感伤主义的特征:

  走出城市,回归自然

  德莱顿和蒲伯等古典主义诗人的创作素材往往局限于城市生活,他们多以伦敦等大城市的咖啡馆、俱乐部、客厅为背景,来描写上层社会的生活。而感伤主义诗人则把视野转向了乡村和大自然,转向了劳苦大众及其朴实的人性,崇尚回归自然。他们以大自然和农民作为描写和歌颂的对象,或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感受融为一体,或把大自然的“美”与社会上的“丑”相对比,借此来抒发自己的情怀。汤姆生在其《冬季》的序言中指出了这类题材的重大意义:“我不知道什么题材比大自然的业绩更能使人喜悦,更能引起诗的激情、哲学思考和道德情绪了。什么地方去找这样的丰富、美丽、豪放?这一切都能扩大并且激荡人的灵魂!”在他的长诗《四季》中,诗人歌咏了大自然的怡人景色和收获、钓鱼、剪羊毛等平常朴实的农民生活。而在描述自然灾害所引起的不幸事件时,诗人则流露出对农民深切的同情。

  怀疑理性,崇尚感情

  产生于启蒙运动内部的感伤主义诗人,一方面呼吁从精神上摆脱封建思想枷索,同时也意识到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种种矛盾。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他们开始对古典主义诗人推崇备至的理性感到不满与绝望,而将兴趣转向“人的情感”,提倡把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作为诗歌的“灵魂”。他们要求个性解放,强调感情至上,这既是对古典主义诗人极度崇尚理性的矫枉过正,同时也是对启蒙运动中所宣扬的人道主义的深化。他们崇尚感情,侧重刻化人的内心世界,因而其作品往往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浓厚的抒情色彩。例如,杨格在其代表诗作《夜思》中,就是从抒发自己失妻丧女的悲痛之情出发描绘自然景色,以墓地为背景揭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伤。

  面向下层,同情大众

  德莱顿和蒲伯等古典主义诗人的创作多为启示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迎合上层社会的精神需求,因而在他们的作品中没有下层劳动人民,特别是贫苦农民。而感伤主义诗人却面向下层社会,歌颂农民的“淳朴”,并同情他们的悲惨命运。他们的诗歌在形式和风格上或许还没完全摆脱古典主义的影响,可是他们的诗作却构成了一部记载劳动人民生活的史册。哥尔斯密司的《荒村》一诗即为很好的例证。在这首诗中,诗人描绘了圈地运动使农村陷于极度荒凉的悲惨图景:大片的乡村耕地被圈成放羊的牧场,失去了土地的农民被迫离开家乡,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诗人为农民的这些不幸遭遇而深感不平。他在谈到英国的地主和商人为了自己的利润把农民从土地上赶走时,写道:“幸福的日子啊!一去不返!,贪利的手使农民远离故乡的茅屋!/……/那儿现在只有掠夺的势力/那儿一切埋葬在财富堆里。”

  主题多样,体裁丰富

  在读古典主义代表诗人蒲伯的作品时,虽叹服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但同时又会觉得他那些洗炼优雅的诗歌风格雷同,如出一辙,因此读多了难免会产生厌倦之感。而读感伤主义诗歌时,我们会惊叹于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会不时感受到一种古典主义所缺乏的浪漫气息。感伤主义诗人强调在诗歌创作中应体现诗人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而不是千篇一律地遵循那些既定的古典主义的模式或规则。他们的作品因诗人的性格、心境的不同而渲染出迥异的氛围,抒发了诗人各自内心世界不尽相同的情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主题思想。自然景色和人类情感,这两个遭到古典主义诗人冷落长达近一个世纪之久的主题,在感伤主义诗人笔下“起死回生”,得到大量的展示和宣扬,再次散发出其特有的魅力。同时,它们又打破了古典主义诗歌陈腐的内容和单调的形式,为浪漫主义诗歌的到来推波助澜。在感伤主义诗人营造的意境中,读者的思绪随之跌宕起伏,少有枯燥单调之感。感伤主义诗歌的主题多种多样。有关于历史的,如格雷的《行吟诗人》,描述了英王爱德华一世屠杀威尔士诗人和歌手一事;有关于死亡的,如杨格的《夜思》;有关于友谊的,如库柏的《我的玛丽》,赞颂了玛丽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犹如自己的“第二母亲”:有赞美大自然景观的,如柯林斯的《黄昏颂》。感伤主义诗歌不仅主题多样,而且体裁丰富。格雷的《墓园挽歌》和柯林斯的《咏汤姆生之死》都是采用了“哀歌”的体裁:格雷在收集古代北欧人质朴而热烈的原始浪漫主义诗歌过程中,写了两首有关挪威英雄传奇的诗《不幸的姐妹》和《奥丁的衰落》;格雷在《行吟诗人》和《诗的进程》中用了古典的“颂歌”体;汤姆生的《惰巫堡》是一首“浪漫寓言”诗,等等。感伤主义诗歌内容广泛,从对普通物件的描写(如库柏在《任务》中由“沙发”引发自己的思绪)到像“诗史”或“民族诗”这样的严肃话题(如格雷的《诗的进程》和汤姆生的英国民族诗《统治吧,不列颠》)在感伤主义诗歌中都有所涉及。感伤主义诗歌以抒发伤感情怀为主,但其中也 不乏幽默之作,如库柏的《约翰·吉尔平趣史》就是一首幽默诙谐的诗。

感伤主义的名词解释_特征

感伤主义的名词解释: 感伤主义(sentimentalism)亦称主情主义、前浪漫主义。是近代西方文艺流派。18世纪中后期,起源于英国,流传至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39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