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有成竹【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宗铝2 1172分享

  【成语名字】胸有成竹

  【汉语拼音】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语解释】指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后用“胸有成竹”比喻处事有定见。

  【成语典故】

  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据《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三三》引)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成语注解】

  1、 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画竹子时,先将竹节一节节画好,再逐一添加竹叶上去。为,作。累,增加。

  2、熟视:细看。

  3、 遂:进。

  4、兔起鹘落:兔子刚跃起,鹘鸟就猛冲下来。此比喻书画时笔势的健疾。鹘,鹰一类的鸟,亦称隼。见“兔起鹘落”。

  〔参考数据〕

  另可参考: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据《鸡肋集.卷八》引)

  【成语出处】

  1、宋.晁补之〈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与可画竹时,胸中有成竹。经营似春雨,滋长地中绿。”

  2、《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五回》:“但是看承晖的精神,又好像胸有成竹一般。”

  3、《文史通义.内篇二.古文十弊》:“自文人胸有成竹,遂致闺修皆如板印。与其文而失实,何如质以传真也!”

  4、清.宣鼎《夜雨秋灯录.卷五.小癞子》:“所谓精者,如承丈人之蜩,如运郢人之斧,如射甘蝇之箭。胸有成竹,目无全牛,游戏出之,俯拾即是。”

  5、《歧路灯.第六五回》:“盘算谭绍闻的事,该怎么处,胸中已有成竹。”

  【成语用法】

  语义说明 比喻处事有定见。

  使用类别 用在“坚执自信”的表述上。

  【胸有成竹造句】

  1、如何应付这次考试,他早就胸有成竹。

  2、他最大特色就是遇事沉着,显得胸有成竹。

  3、这件案子该如何侦办,警方似乎已经胸有成竹。

  4、事前充分准备,胸有成竹,到时便不致于慌乱失措。

  5、看他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似乎这场比赛已胜券在握。

  6、他露出胸有成竹的神情说:“你别着急,看我怎么应付。”

  7、经过长期的准备,他对于如何赢得这场比赛早已胸有成竹。

  8、他胸有成竹地对经理说:“这事就交给我办,你放心好了。”

  9、这场球赛打得十分激烈,而我方教练指挥若定,似乎胸有成竹的样子。

  【反义词】 不知所措,束手无策,无计可施

  【参考词语】:成竹在胸

  【汉语拼音】:chéng zhú zài xiōng

  【成语解释】:即“胸有成竹”。见“胸有成竹”条。

  【成语解释】:

  1、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卷四》:“作律诗虽争起笔,尤贵以气格胜。须要成竹在胸,操纵随手。”

  【胸有成竹的成语故事】

  文同(公元1018~1079),字与可,北宋梓州永泰(今四川盐亭县东)人。擅长诗文书画,以画竹及山水闻名。和苏轼是表兄弟,也是感情深厚的好朋友。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七日,苏轼曝晒书画时,找到了文与可赠送给他的〈篔筜谷偃竹图〉。因为当时文与可已经过世,睹物思人,于是以此画为篇名,写下〈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文中叙述文与可画竹的理论和对文与可的怀念。文与可十分喜爱竹子,所以在窗前种了一大片竹子,无论晴雨寒暑,都仔细观察竹子的生长情形和姿态变化。文与可曾告诉苏轼说:“画竹之前,胸中必须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然后心手相应,如此才能将竹子生动的神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段文字成为古代重要的绘画理论。后来“胸有成竹”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处事有定见。

胸有成竹【四字成语】典故_释义_用法_近义词_成语故事

【成语名字】胸有成竹 【汉语拼音】xiōng yǒu chng zh 【成语解释】指画竹之前,心中早已有了竹子的完整形象。语本宋.苏轼〈文与可画篔筜谷偃竹记〉。后用胸有成竹比喻处事有定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32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