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习宝典 > 地理 > 地理教案 > 高一 >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

立博20分享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范文

地理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感谢您的阅读,以下是小编带来的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1

高一地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1.5分,共60分)

1、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只与出生率有关

B.一个地区人中的自然增长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共同决定的

C.一个地区的自然增长率等于该地区的出生率

D.自然增长率等于人口的出生率除以人口的死亡率

2、人口增长模式变化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②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③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②③①

下图分别是“印度、尼日利亚、中国和英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a、b、c、d中,表示我国人口增长率状况的是

A.a B.b C.c D.D

4、急需引进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国家是

A.a B.b C.c D.d

5、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已进入或正在进入“现代型”的是

A.印度   B.古巴   C.埃及   D.尼日利亚

6、从全球的范围内来看,决定人口的数量增长的是

A.人口的机械增长  B.人口的自然增长 C.总出生率  D.总死亡率

7、读下表内容,判断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年龄段(岁)

0~14

15~59

60以上

总计

人口(万人)

400

1100

500

2000

死亡率(%)

0.5

0.6

2

人口(万人)

350

600

50

1000

死亡率(%)

0.8

0.7

2.2

A.分年龄组计算死亡率,甲国皆小于乙国

B.就一个国家总人口死亡率而言,甲国小于乙国

C.甲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

D.乙国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8、右图表示某年赞比亚人口金字塔,从图中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农村出生率比城市低

B.城市青年人比例高,说明现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C.农村生活条件比城市低,因此老龄人口农村比城市低

D.城市人口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某些社会问题

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回答9~11题:

9、目前,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是

A.快速增长 B.负增长 C.接近零增长 D.零增长

10、21世纪下半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A.人口数量过多 B.人口数量过少 C.人口年轻化 D.人口老龄化

11、一个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主要受到下列哪个因素的影响

A.生产力水平  B.社会福利  C.文化观念 D.自然环境

12、下列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A、“五·一”节到美国旅游 B、上海人出差到北京

C、广州某同学去北京上大学 D、某市领导下乡检查工作

13、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口年龄与迁移有密切关系,青年人口具有较大的迁移需求

B.加拿大是世界重要的移民迁入国

C.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大为减少

D.人口迁移受文化程度的影响,一般文化程度越高,迁移距离越远

14、下列人口迁移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东汉我国人口迁往洛阳——政治中心变革

B.南斯拉夫阿族人外迁——经济原因

C.20世纪70年代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气候因素

D.巴勒斯坦人迁往西亚其他国家——水源因素

15、关于我国“民工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由人口稠密地区流向人口稀少地区 ②由山区到平原、由农村到城市、由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 ③民工的基本流向是从黄河以北向长江以南 ④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是民工主要输入地之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②④

下表是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读表回答16-17 题

广东省

北京市

上海市

海南省

全国

人口数量(万人)

8642

1382

1674

787

129533

增长幅度

37.5%

27.7%

25.5%

20%

11.63%

16、广东、北京等省市1990年7月1日以来人口增长远远超过全国水平,主要原因是:

A、医疗卫生条件好,人口死亡率低 B、生活水平高,人口出生率高

C、经济发展快,国内人口大量迁入务工、经商

D、坚持对外开放,外籍工人数量多

17、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正确的是:

A、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B、低年龄组人口比重下降

C、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D、男性人口比重上升

18、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引起的移民

A.多为短期流动人口 B.是国家有计划、有组织安排的

C.以人口自发迁移为主 D.对迁入地的建设发展不利

19、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

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

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

20、2001年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对优秀人才的迁入取消了户口限制,这种行为

A.使城市人口增加,会导致城市环境问题的进一步恶化

B.使劳动力和劳动市场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配合

C.缓解了人口迁出地区的人地矛盾

D.有利于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

21、近几个世纪,人口迁移的规模、范围越来越大主要得益于

A.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B.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开放政

C.全国环境不断地改善     D.交通和通讯的发展

22、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的原因

A.人口总数量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B.就全球而言,目前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C.人口迁移的数量、规模、范围越来越大

D.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

下面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表,读后回答23-24题

23、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

A、Ⅰ Ⅱ Ⅲ B、Ⅱ Ⅰ Ⅲ

C、Ⅲ Ⅱ Ⅰ D、Ⅰ Ⅲ Ⅱ

24、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保护环境十分重要,下列解决环境问题的四条思路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应该走边发展边治理之路

B、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然

C、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经济的地位上

D、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听其发展,顺乎自然

25、下图中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相关性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6、右图是商业、工业、居住和农业等四种活动的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动A的区位有不断向城市外缘移动的趋势

B.活动B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C.活动C 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D.活动D对交通的依赖性较大,往往安排在市中心

某城市具有环形放射状道路,读右图回答27~28题。

27、图中能正确表示城市从市中心到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A.a曲线 B.b曲线

C.c曲线 D.d曲线

28、在地租峰和次高峰地段一般形成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文化区

某跨国连锁零售企业欲在我国某城市建立商业销售网点,以便覆盖该区域。在前期论证阶段,助手为公司总经理找来该城市地租等值线图和其它相关地图。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图5)。回答29~31题。

29、该助手在城市地租等值线图以外,最应该找来的是

A.地形分布图 B.人口密度图

C.河流分布图 D.行政区划图

30、地租等值线并不是呈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造成局部区域地租等值线向城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运输 C.人口分布 D.行政干预

31、该公司总经理在仔细分析研究后,决定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处中选一处建大型仓储式超市。你认为选在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32、 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内在原因是

A. 城市规划的需要 B. 经济活动之间的空间竞争和集聚

C. 交通条件的发展 D. 人口的消费需要

33、若孟买从环保考虑,较合理的布局是下图

34、中心商务区具有的特征是:

A、位于城市几何中心,是城市生产活动最繁忙的地带

B、建筑物高大而稠密

C、人流车流昼夜川流不息

D、这里全是商业企业构成

35、工业区被迫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下列因素:

①城市地价上涨 ②工业对市区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

③城市功能分区的需要 ④各种经济活动竞争的结果,其中合理的理由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6、我国城市按照非农业人口数量的多少划分为四个等级,其中大城市的人口数是( )

A. 100万以上 B. 50万一100万 C. 20万一50万 D. 20万以下

37、一个城市的服务范围包括:①城市本身 ②城市附近的小城镇 ③城市附近的广大农村 ④邻近的大城市,正确的是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里的快餐店越多越好,因为这样可以更方便居民

B.城市里的大酒店比快餐店少,这是因为快餐店服务范围大,赢利多

C.小城镇上有快餐店,但可能没有大酒店,因为大酒店比快餐店需要更大的服务范围

D.城市等级越大,提供的服务也越大,因而必须淘汰快餐店,多建大酒店

39、如果一个城市的等级越高,则它

A. 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也越大

B. 提供职能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少

C. 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D. 提供职能种类越少,服务范围也越小

40、关于上海成为我国人口规模的城市与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点以及长江的出海口。

B.上海市有发达的铁路网连接长江流域和北京,广州等大城市,铁路网密集。

C.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东南端和太湖流域的下游,地势平坦。

D.上海水能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 (每空1分,共40分)

41、读2004年我国三个省份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图例A表示 ,B表示 。

(2)请在图上用C图例画出省份3的自然增长率。

(3)若是西藏、安徽、上海三个省份的人口资料,则1是 ,2是 ,3是 。

(4)1省份目前属于人口再生产类型中的 ,判断理由是

。导致1、3两个省份人口再生产类型不同的因素有

; ; 。

(5)B率1高于2的原因主要是 ,3省份B率高于2省份的原因是 。

(6)请你谈谈推动3省份人口再生产类型向1省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途径。

42、下面是影响人口迁移诸因素的知识体系结构框图,据此回答问题:(5分)

(1)填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2)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政治因素 B.自然环境因素

C.社会经济因素 D.政策和矿产资源

(3)美国很多老人退休以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是因为( )

A.淡水 B.土壤 C.政策 D.气候

(4)深圳、珠海在20世纪80年代能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_。

43、读“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 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A为 区,对应付租能力 线,原因是 。

(2)B为 区,对应付租能力 线,原因是 。

(3)C为 区,对应付租能力 线,原因是 。

(4)上图说明 直接影响地租的高低,在竞争的环境下,每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 。

(5)图中功能分区有一明显错误,请改正。

44、读图“六边形服务网络图”判断下列各题:(9分)

图2-9

(1)按城市等级由高到低排列,图中的排列顺序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图中城市等级的级别符号(甲、乙、丙)填入括号内,并用线段将与其相对应的图例、符号连接起来。

( )级城市 · ………

( )中级城市 ○ ––––

( )最低级城市 ⊙

参考答案

高一地理月考答案

1-5 BDACB 6-10 BBDCD

11-15 ACCAD 16-20 CBBDD

21-25 DDAA 26-30 BDABB

31-35 CBDBD 36-40 BCCAD

41、(14分)(1)出生率  死亡率

(2) 画图略

(3)上海  安徽  西藏

(4)现代型  人口出现了零增长  社会经济水平不同 医疗卫生水平不同 人口素质不同,计划生育政策执行水平不同

(5)人口出现了老龄化 自然环境条件相对恶劣  人民生活水平和营养水平相对低 医疗卫生水平相对落后

(6)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提高人口素质

42、(5分)(1)气候 经济 (2)C (3)D (4)经济布局的改变

43、 (12分)(1)商业区 D 商业支付的地租

(2)住宅区 E 该地区地租较市中心低,既可方便工人上下班,又方便购物。

(3)工业区 F 远离市中心,不是区位,只有工业出的租金。

(4)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

(5)将B字母改在E、F交点虚线的下方

44、(9分) (1)乙、丙、甲

(2)( 乙 )级城市 · ………

( 丙 )中级城市 ○ - - - -

( 甲 )最低级城市 ⊙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2

【一】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读图,完成1~3题。

1.甲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10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A.8℃B.10℃C.12℃D.25℃

2.乙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C.③D.④

3.形成“地球变暗”的大气热力作用主要是()

A.①B.②C.③D.④

4.下图为“山谷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白天甲处气温高于乙处的原因是甲处海拔高、离太阳近

B.夜晚乙处气温高于甲处的原因是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量大

C.白天乙处气温高于甲处的原因是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D.夜晚甲处气温低于乙处的原因是海拔高、空气密度小、保温作用差

5.下表是某气象观测点观测到的一次天气变化过程资料,据此回答问题。

1月1日1月2日1月3日

平均气温(°C)120-2

气压(百帕)1002.51005.01007.5

天气现象晴,1~2级偏北风中雪,6~8级偏北风阴转晴,2~3级偏北风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的是()

读某技术员日记片断:“今日风止天晴,气温始降,田里塑料大棚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尘土,有的大棚塑料被撕裂,有的大棚被吹塌了。在附近的麦田里,不少农民正在燃放一堆一堆柴草,浓烟遮盖着田野。”据此回答6~8题。

6.此日记记录的时间和地区可能是()

A.春夏季,华北平原B.夏秋季,长江中下游平原

C.5~9月份,三江平原D.12~次年3月份,华北平原

7.此时期该地盛行()

A.东南季风B.西风C.西南季风D.西北季风

8.农民燃放烟雾的目的与利用的原理是()

A.增温,增强太阳辐射B.杀菌,增强紫外线辐射

C.防御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D.促进小麦生长,增加CO2含量

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源源不断地从低纬度向高纬度输送热量。下图表示北半球向北的热量输送随纬度的变化。完成9~10题。

9.引起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输送热量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陆分布和地球运动

C.气压带季节性移动D.太阳辐射和地球运动

10.曲线①②③代表热量输送分别是()

A.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海洋输送

B.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大气输送

C.大气输送、海洋输送、总热量输送

D.海洋输送、大气输送、总热量输送

图a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图b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11~13题。

1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

12.图b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3.乙地位于-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

下图为“某地全年平均气温(30年平均)的等温线图”,读图,完成14~15题。

14.该地7月的月均温最接近()

A.10℃B.15℃C.20℃D.25℃

15.该地气候与下列各地相似的是()

下面是“某地气压变化状况图”,读图判断16~18题。

16.该图可能在()

A.亚速尔群岛B.蒙古高原C.夏威夷群岛D.东非高原

17.形成该地年气压变化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气压带、风带的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C.人类活动D.洋流

18.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优势农业产品是()

A.种植业B.园林业

C.畜牧业C.企业化种植园

图示是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完成19~20题。

19.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被淹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荒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20.使图示“环境变迁”可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融化B.全球变暖C.海水膨胀D.地面沉降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

二、综合题(共50分)

21.下图中a为等温线,b为锋线(锋面与地面交线),虚线范围内为雨区且b向偏北方向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图示地区位于________(南、北)半球,锋面b按性质划分属于________锋。

(2当前,甲、乙两处气温日较差较大的是哪一处?为什么?

(3)甲处未来一两天内天气如何变化?

22.读“北半球亚欧大陆盛行风模式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乙图上标出A′、C′、D′的风向。

(2)A′和A受________风带的控制,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和B′处属________气候类型,其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和C′夏季受________气压控制,冬季受________气压控制。受不同气压控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D和D′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我国部分地区某时地面天气形势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此时A处于________气压控制下,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虚线(a、b、c)附近易形成冷锋的是________。

(3)图中①②③④地中,风速的是________。

(4)根据天气形势图作出的天气预报正确的是()

A.东北地区天气晴朗B.塔里木盆地吹西北风

C.内蒙古高原东部为阴雨天气D.华北平原盛行东北风

24.有关专家通过模拟区域气候情景,对x疆、甘肃、青海等省区气温与降水变化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未来10~50年,中国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升高了2.7℃,年均降水量增加了25%,大部分地区可望逐年湿润起来。结合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4分)

材料一北疆和南疆年平均降水量的变化情况。

1967~1976年1977~1986年1987~1996年

北疆年平均降水量(mm)187.8192229

南疆年平均降水量(mm)66.47395

材料二阿克苏河(塔里木河的主源)年平均径流量的变化情况。

20世纪60~80年代20世纪90年代

阿克苏河的平均年径流量(亿m3)71.7~73.384.42

材料三纳木错30年面积扩大60平方千米。

纳木错位于x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交界处,藏语意为“天湖”,是世界上海拔的咸水湖。近30年来,湖区面积已由1920平方千米扩大到1980平方千米。仅2005年,湖面就“长高”60多厘米;2006年较为干旱,降水较往年明显减少,湖水却依然上涨了20多厘米。

(1)根据上述材料,说明我国西北地区的气候发生的明显变化及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2)上述变化对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有哪些影响?

(3)简要回答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如何防治?

答案

1.C[受玻璃瓶保温作用的影响,瓶内温度应高于瓶外温度,但增幅不会太大。]

2.D[全球变暖主要由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导致的。]

3.B[“地球变暗”主要是因为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空气中的烟尘等颗粒物增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弱造成的。]

4.D[甲在山顶,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夜晚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差,气温低于山谷中的乙处。而白天甲处因海拔高,空气密度小,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量小,气温较乙处高。]

5.A[气象观测点在1月1日到1月3日的天气变化,代表了冷锋过境前、冷锋过境时、冷锋过境后的天气形势,其中1月1日时的天气形势是冷锋过境前。]

6.D7.D8.C[根据材料的描述应属于冬春季节的华北平原;此季节盛行的风是西北季风;冷空气过境后,气温下降,农民燃放烟雾是增强大气逆辐射,防御霜冻。]

9.D[本题考查大气环流及大洋环流的形成原因,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分布不同,造成不同纬度热量的差异,再加上地球运动的影响,形成大气环流,而大洋环流的形成深受大气运动及风带的影响。]

10.B[本题考查大气运动、气压带、风带及洋流运动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总热量输送应该等于大洋输送与大气输送的热量之和,②为总热量输送;北纬60度附近为低气压带,以北是来自寒冷地区的极地东风带,来自南方海洋上的暖热的气流不能越过,所以向北热量输送应该为负值,即①为海洋输送。故选B。]

11.C[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结合位置和区域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甲、乙两地所处的纬度基本相同,距海的远近相差不大,但两地的降水量却有显著的差异,这最可能是由甲、乙两地之间存在一条山脉,甲地位于迎风坡、乙地位于背风坡所致。]

12.B[本题考查某一地点气温的年内变化情况,意在考查学生根据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判断气温变化的能力。根据图中的纬线可知,甲地位于南半球-带地区,气温最低月出现在7月,最热月不会只有15℃。]

13.B[本题考查植被分布问题,意在考查学生根据位置、降水等信息判断植被类型的能力。由题中的信息可知,乙地位于-带降水相对较少的地区,受水分的制约,该地应位于草原带。]

14.B15.B[据某地等温线图可知,7月份高值为20℃,低值为13~14℃,均温接近15℃。各月份综合分析,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为20℃,温差较小,应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16.B17.B18.C[图示地区的气压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7月份时为低气压区,说明此时该地温度较高,为夏季,故该地应是北半球某地。这样就排除了D选项。从图中还可以看出,该地冬夏季节的气压差值较大,冬季时气压值高达1036百帕左右,说明一年中气温变化的幅度也比较大,应是受大陆气候影响较大的地区,故B选项最符合条件。判断出地区后,第16题也就好做了。冬夏季节陆地上气压中心的变化,主要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蒙古高原地处亚欧大陆内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终年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等,而适宜发展畜牧业。]

19.A20.B[第19题,由图示可知,这一种“环境变迁”发生在大陆沿海地区及部分岛屿上,可推测有可能是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没。第20题,海平面上升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

21.(1)南冷(2)甲。受暖气团控制,晴朗无云,白天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晚上大气逆辐射作用弱。

(3)先(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出现较大的风或阴雨天气,随后(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22.(1)A′处为西南风,C′处为东南风,D′处为西南风。(2)西冬季温暖,夏季凉爽,降水较多且分配均匀(3)地中海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4)亚洲低

亚洲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5)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23.(1)高晴朗(2)c(3)②(4)C

解析第(1)题,依据等压线数值可知,A处于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第(2)题,锋面一般形成在气旋中,依据气旋运动方向可知,c处易形成冷锋,b处易形成暖锋。第(3)题,②地等压线最密集,风速。第(4)题,图示东北、内蒙古东部地区处于气旋控制下,多阴雨天气,塔里木盆地东北风居多,华北平原偏南风居多。

24.(1)我国西北地区气温逐渐升高,降水量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温室效应(气候变暖),水循环加快。

(2)将使湖泊面积和蓄水量增加,也使部分地区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部分地区植被覆盖率有所提高。

(3)西北地区气候变暖后,山区降水增加,冰川消融加剧,这可能导致洪涝(或雪灾、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建议在山区多建水库,加强气象监测和预报。

解析全球变暖使西北地区水循环加快,气温升高,加快了冰川的融化,使河流和湖泊的水量明显增加,可能导致洪涝(或雪崩、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3

【二】

一、选择题(50分)

青岛的崂山山脉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雄伟壮观。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结合以下地壳物质循环简略图示,回答1~2题。

1.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字母编号分别是()

A.B和⑥⑧B.A和⑤⑧

C.B和①②D.A和⑥⑦

2.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

C.属于内力作用

D.属于外力作用

1~2.解析第1题,根据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可推断A为岩浆岩、B为变质岩,①②③均表示重熔再生,④表示冷却凝固,⑤⑧表示外力作用,⑥⑦表示变质作用。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故D项正确。第2题,花岗岩球状风化是指在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下,花岗岩体棱角处先消失,表面逐渐变光滑的一种现象。

答案1.D2.D

“岱崮地貌”(如图)是山东省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完成3~4题。

3.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

A.花岗岩B.石灰岩

C.大理岩D.玄武岩

解析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在四个选项中,只有石灰岩为沉积岩。

答案B

4.结合景观图判断“岱崮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

A.沉积→岩层的断裂作用

B.岩浆沿地壳缝隙喷出地表

C.沉积→抬升→外力侵蚀

D.沉积→固结成岩→变质作用

解析“岱崮地貌”具有陡直的陡崖,说明有断层发育,即该景观是先沉积后断裂出现的。

答案A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5~6题。

5.图示断层形成过程中,上盘岩体从远处推移过来,覆盖在下盘岩体之上。甲山谷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岩层断裂—垂直上升—推移覆盖—外力侵蚀

B.垂直上升—岩层断裂—水平挤压—推移覆盖

C.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覆盖—外力沉积

D.水平挤压—岩层断裂—推移覆盖—外力侵蚀

解析图中下覆岩有明显弯曲,最有可能是水平岩层受挤压后产生的弯曲,之后发生断裂形成断层;比较甲山谷两侧岩层分布,可以发现山谷处于断层的上覆部分,谷中岩层缺失与外力侵蚀作用有关。

答案D

6.某地质勘探队从乙山顶向地下深处打井,竟然发现在不同的深度分布着相同的岩层。这些岩层是()

A.⑦④②①B.⑥⑤③①

C.⑦⑤④②D.⑥④③②

解析地壳运动可以改变岩层的分布,乙山处于断层之上由②⑦⑤④岩层组成,而该山底部断层之下岩层分布呈水平状态,岩层的完整性没有受到影响,仍然存在这四种岩层。

答案C

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是()

A.侵蚀、搬运、堆积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D.堆积、搬运、侵蚀

解析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外力作用依次是侵蚀、搬运、沉积作用。

答案A

8.图中c处最有可能形成的河流地貌是()

A.瀑布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D.河漫滩平原

解析河流入海口处往往形成三角洲平原。

答案C

2013年12月3日,北京被大雾笼罩,造成首都机场多次航班延误。据此完成9~10题。

9.深秋初冬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于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好天气多,有利于扬尘的产生

10.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C.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9~10.解析第9题,雾是水汽遇冷凝结于悬浮物质之上的现象。雾的形成需要空气遇冷,水汽凝结,因而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雾的形成,A、B项错误;雾是悬浮在空气中的,C项错误。第10题,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大雾使大气透明度降低,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使空气的能见度降低。

答案9.D10.C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现象、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下图为某模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如果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在②处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增温和增湿B.净化和增温

C.净化和增湿D.减湿和减温

12.若该图为世界大洋环流中的副热带环流,S线代表纬线,则()

A.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11~12.解析第11题,②表示郊区的空气流向城区,在②处植树造林,对城市空气可起到降温、增湿和净化的作用。如果不在②处植树造林,会使城区的污染空气再由近地面返回城区,造成城区的二次污染。第12题,图示大洋环流为副热带环流,且呈逆时针,则此环流圈位于南半球,洋流④为南赤道暖流,洋流②为西风漂流,洋流①为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洋流③为寒流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答案11.C12.B

下图为部分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3~14题。

13.P地的气候特点是()

A.温和湿润B.寒冷干燥

C.高温多雨D.炎热干燥

14.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于()

A.暖湿的中纬西风B.干冷的中纬西风

C.干冷的极地东风D.冷湿的极地东风

13~14.解析第13题,P地地处30°N,且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联系地中海气候可知此时为夏季,气候特点为炎热干燥。第14题,Q地地处60°N,其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中纬西风吹来的暖湿气流。

答案13.D14.A

下图示意某年11月上海市连续四天的天气状况,读图回答15~16题。

11月9日11月10日11月11日11月12日

多云

13—24℃

12—17℃

大雨

11—16℃

5—17℃

15.11月11日的降雨类型可能是()

A.对流雨B.台风雨

C.锋面雨D.地形雨

解析比较11月9日和11月12日两天气温的差异,可以发现经过10日的阴天和11日大雨天气之后,12日的气温明显下降,推测该次降水与冷锋活动有关,故11月11日的降雨类型可能是锋面雨。

答案C

16.若图中天气状况受某天气系统影响,则该天气系统对当地的影响有()

A.沙尘肆虐B.气压降低

C.引发洪涝D.提高空气质量

解析由上题解析可知该天气系统是冷锋,冷锋过境常伴有大风、降水等天气现象,其影响有气压升高、温度降低等。大风、降水等天气过后空气质量会有所提升。

答案D

读某日10时世界某地区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此时,M地近地面吹()

A.西北风B.东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解析图中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左侧(即偏西方向),又受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响,形成东南风。

答案D

18.若图中虚线为锋面,则此时N地的天气状况是()

A.阴雨绵绵B.晴朗少雨

C.暴风骤雨D.大雪纷飞

解析图中N地位于冷锋前,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少雨。

答案B

读江苏省常年各月雾日数和霾日数变化图,回答19~20题。

19.有利于雾霾天气形成的条件是()

①冷锋活动频繁②大气层结稳定③空气湿度大④气温剧增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在大气层结稳定的状态下,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易形成雾霾;由于空气湿度大,霾易与雾结合在一起;冷锋活动频繁及气温剧增均有利于雾霾消散。

答案B

20.每年11月份是江苏雾霾天气多发的时段,其原因最可能是()

A.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B.石化企业排放废气增多

C.交通工具数量猛增

D.地面燃烧秸秆

解析苏北地区秸秆燃烧使空气中悬浮颗粒、固体杂质增多,这些污染物质与水结合在一起,形成雾霾天气。

答案D

如图是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21~22题。

21.麦哲伦海峡是为纪念麦哲伦首次带领船队通过而得名的。麦哲伦船队于1520年10月至1520年11月通过该海峡时,航行的情况是()

A.顺风顺水B.逆风逆水

C.顺风逆水D.逆风顺水

解析据图及所学知识可知,麦哲伦海峡位于50°S附近区域,常年受盛行西风及西风漂流影响。因此,总体看,麦哲伦船队自东向西通过该海峡时为逆风逆水航行。

答案B

22.麦哲伦通过麦哲伦海峡后,在太平洋中航行了110天,期间风平浪静,因而感叹“这真是一个太平的海洋”,太平洋名称由此而来。下列有关此期间“太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时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北温差小,风力小②此时南半球处于冬半年,南北温差小,风力小③部分航段位于赤道附近区域,风浪小④西太平洋赤道附近水温比常年偏低,气旋活动减少,风浪小

A.①④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通过麦哲伦海峡后的110天,南半球处于夏半年,南北温差小,气压差小,风浪小;读图可知,部分航段位于赤道附近区域,赤道附近受低气压控制,又称赤道无风带,所以风浪小。冬季南北温差大,风浪会更大。赤道附近因地转偏向力极小,所以基本没有气旋活动,④描述错误。

答案C

读北半球某地等值线示意图(如图),图中数值①>②>③>④>⑤。据此回答23~25题。

23.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则在a、b、c、d四点中风力的是()

A.aB.b

C.cD.d

24.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b点的风向和ad虚线所示的天气状况可能为()

A.北风,晴朗干燥B.西风,阴雨天气

C.北风,阴雨天气D.西风,晴朗干燥

25.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则图中a、b、c、d四点风速由大到小的排序为()

A.a>b>c>dB.d>c>b>a

C.d>a>b>cD.c>b>a>d

23~25.解析若该图为等压线示意图,从图中等压线的分布可知,d处等压线最密,故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力也。b处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东南,在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会形成北风;ad处等压线由数值大的弯向数值小的,为高压脊,故会出现晴朗干燥的天气。若该图为等风速线示意图,由题干中①>②>③>④>⑤及a、b、c、d在图中的位置可判断风速的大小关系。

答案23.D24.A25.A

二、综合题(共50分)

2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推断图中锋面的类型及受该锋面影响地区的天气特征。

(2)分析甲处的地貌形态并简述其形成的原因。指出甲、乙、丙三处中受侵蚀作用的一处,分析其原因。

(3)假如图示地区位于我国东部,简述我国东南季风增强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

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可以判断该锋面为暖锋,受暖锋影响的地区会有连续性降水。第(2)题,甲处为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易形成山岭。乙处受到的侵蚀作用,结合地形和水的作用分析原因。第(3)题,东南季风增强时,降水增多,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同时地下水位上升。

答案(1)锋面类型:暖锋。天气特征:连续性降水。

(2)甲地地貌形态为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成为山岭。乙处受侵蚀作用。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裂隙发育,常被侵蚀成谷地,水在该处的侵蚀作用较强。

(3)水汽输送量增大,降水增多;河流搬运能力增强;地下水位升高。

27.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①②两处表层海水整体上的流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气压状况对大气环流会产生哪些影响?

(3)甲地处于沿海,但降水稀少,气候干旱,分布着大片荒漠。试述其原因。

印度的班加罗尔、金奈、海得拉巴在英国殖民地时期就被称为三大科技城。如今依靠国家长远的战略决策,基于完善的软件人才培育系统,独特的海外印侨祖居地背景,在班加罗尔的带动下,这三大城市形成了计算机软件业的“金三角”

(4)试分析印度计算机软件业“金三角”形成的条件。

解析第(1)问,①处是波斯湾与阿曼湾之间的霍尔木兹海峡,由于海水的盐度差异,存在密度流,表层海水整体上由东向西流;②处受西南季风影响,海水整体上由西向东流。第(2)问,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图示地区形成了亚洲低压,切断了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并形成了西南季风。第(3)问,可从大气环流(主要是风向)、气压带分布等方面分析甲地降水少的原因。第(4)问。可从工业基础、人才、资金、政策等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1)由东向西由西向东

(2)图示地区形成的亚洲低压(印度低压),切断了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使副热带高压带仅保留在海洋上;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转成西南季风,并吹向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

(3)夏季盛行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或与海岸平行,气流干燥;受夏季风影响形成的沿岸离岸洋流,该洋流对附近陆地有明显的降温减湿作用;冬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

(4)国家政策支持;技术、人才优势明显;资金来源丰富;工业基础好,工业集聚效应明显。

28.图①为我国某地自然环境示意图,读图①②,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读图①判断,该地属于________气候。

(2)形成A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_;B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B处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_岩。

(3)C河流属于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如果③地区植被遭破坏,C地区发生________灾害的可能性会增大。

(4)图②为①②两地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水量变化曲线,实线表示图中①还是②处水位过程线________。请说明湖泊对河流径流的影响________。

答案(1)温带季风气候

(2)流水沉积作用断层沉积

(3)地表径流洪涝

(4)②调节径流,削峰补枯

29.下面图甲为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a点和b点的纬度相同,图乙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此时该地区正处于________季(填冬或夏),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甲图中用箭头画出空气运动的情况。

(3)乙图所示的天气系统分布在________半球(填南或北),在甲图的陆地和海洋这两个区域中,能形成乙图所示天气系统的是________(填陆地或海洋),另外一个区域不能形成这种天气系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各点中,最有可能正在经历暴雨天气的是________,在接下来的一段较短的时间内,D点的天气将如何变化?

答案(1)冬陆地比同纬度海洋的气压高,说明陆地比同纬度海洋的气温低,故为冬季

(2)图略,应画成逆时针方向的环流圈。

(3)北海洋另外一个区域(陆地)此时形成高压中心,空气做辐散运动,冷暖气团无法相遇,故无法形成锋面

(4)C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云层增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4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①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短缺,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

措施:鼓励生育 ,引进移民。

②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

问题: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负担过重以及赡养众多孤寡病残老人。

措施: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2、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土壤、水、矿产、自然灾害。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

3、社会因素:政策、社会变革、战争和宗教。

3、人口迁移对迁入、迁出地的影响?

例:据统计,四川人口大量迁往广东省,试分析人口迁移对四川和广东的影响?

(1)对四川的影响:

有利:

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②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促进环境保护;

③带回大量资金,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不利:人才和大量劳动力流失。

(2)对广东的影响:

有利:

①促进资源开发,带动经济发展;

②提供廉价劳动力,促进城市建设; 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不利:

①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

②加大教育、住房、交通等方面的压力;

③加大社会治安管理难度。

4、城市化的主要表现:

①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②城市数量不断增多;

③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④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衡量指标);

⑤城市等级提升。

5、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2、合理进行城市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对城市进行功能分区,妥善安排城市功能区用地;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城市交通和住房条件。

6、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

答题思路模式:

自然因素:

①地形②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③土壤④水源(灌溉)

社会经济因素:

⑤市场⑥交通⑦劳力,⑧科技,⑨政策

案例:请分析成都平原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利和不利)

有利条件:

①地形比较平坦广阔;

②属岷江冲积扇,土壤深厚肥沃;

③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④有岷江及都江堰工程,水源充足;

⑤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⑥地区城市和工业比较发达,粮食市场需求量大;

⑦有岷江水运和宝成-成昆铁路,交通方便。

不利条件:

①季风气候,水旱灾害严重;

②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粮食商品率较低。

其他例子:东北平原、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发展农业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案例:青藏高原地区农业生产:

有利条件是:

① 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

② 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物质的转化;

③ 高寒低温,生命活动弱,生长周期长,有利于降低消耗,增加营养物质积累;

④ 夜雨较多,有利于减少蒸发,让植物充分吸收利用;

⑤ 河谷地带积温较高,灌溉便利。

主要制约因素:

① 降水稀少,水源不足;

② 地形复杂,温度过低,生长期短;

③ 经济、技术落后,资金缺乏,交通不便;

④ 地势起伏大,生态脆弱,耕地面积小。

7、工业区位分析与评价

答题思路模式:

① 资源(原料),②能源,③市场,

④交通,⑤科技,⑥劳力(数量与素质)

⑦政策,⑧原有工业基础,⑨农业条件(提供粮食和轻工业原料)

案例:请分析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条件

有利条件:

①区域煤(抚顺、阜新)、铁(鞍山、本溪)、石油(辽河油田)等资源、能源丰富;

②临近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煤矿;

③历史悠久,工业基础好;

④城市发达,且靠近北京、天津、长春、哈尔滨等大城市,市场广阔;

⑤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⑥位于沿海,铁路网稠密,水陆交通方便;

⑦靠近东北农业基地,农业条件好;

⑧有国家振兴东北等政策的支持。

不利条件:

①作为重工业基地,能源略显不足;

②所在地降水少,河流流量小,水资源不足;

③工业结构老化,技术略显落后。

其他例子:分析京津唐、沪宁杭、珠三角、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上海宝钢的发展条件

8.港口区位条件分析

(1) 自然条件

①水体深度:等深线密集,港阔水深,利于航行

②海湾及风向:避风海湾,风浪小,利于船只停泊

③沿岸地形条件:平坦开阔,利于设施建设

④不冻不淤

(2)社会经济条件

①陆上交通条件:可以水陆联运②依托城市:城市发达便于提供人财物支持③经济腹地:发达广阔港口重要性强

案例: 毛里求斯东北部首都,是全国的城市和港口,请分析其港口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 位于西北海湾,属于东南信风背风港,风浪小;

②依托城市(首都,城市)发达;

③位于两大公路交汇处,陆上交通联系方便;

④经济腹地比较广阔

9、影响航空港的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航空港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

①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

②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③气候条件:少云雾。

(2)社会因素: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3)经济因素:需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10.交通线建设限制因素与意义:

例:分析西南地区交通建设的限制因素及南昆线修建的意义?

(1)限制因素:

①地形:多高山峡谷,跨二三级阶梯,地势起伏大;

②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交通建设困难;

③气侯:位于季风气侯区,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

④水文:山高谷深,河流众多,工程建设量大。

(2)意义:

①交通意义

A.减轻相关运输线的压力,提高行驶速度,节省时间。

B.完善运输网络,完善基础设施。

②经济意义

A.促进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B.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加快物质流通和商业发展。

C.增加就业,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D.使西南地区具有出海大通道,促进对外贸易。

③政治意义

巩固国防,保卫边疆,维护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和稳定。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5

一 选择题(25×2分)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 B.年降水量的多少

C.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D.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B.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③“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④“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读后回答下列各题。

3.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

A.x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D.内蒙古 、黑龙江、贵州、广西

4.上述四省区季节变化不明显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 洞群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6.某快运公司推出“快件动态轨迹,看得见的快件旅程”服务项目,只需输入订单号,就可直观地看到快件的最新状态。这是某消费者利用网店的货物追踪查寻功能,得到表中的结果。实现该项服务所需要的技术是( )

A.RS B.GPS 、RS C.GPS 、GIS D.RS、GPS、GIS

鄱阳湖是东亚主要的候鸟越冬地,平均每年约有105种、34万多只候鸟在此越冬。鄱阳湖水位变化影响各类候鸟越冬取食和夜宿环境,从而影响候鸟数量。读2009、2010年鄱阳湖水位及越冬候鸟数量情况表,回答下列各题。

年份 丰水期水位 枯水期水位 候鸟总数

2009年 12.66米 7.47米 170703只

2010年 15.24米 8.26米 339479只

7.在获取越冬候鸟的觅食半径、夜宿环境等资料后,以此准确划定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可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GIS B.GPS C.RS D.GPRS

8.鄱阳湖成为候鸟重要越冬栖息地的主要原因是( )

A.物种多样性少 B.大气能见度较好

C.湖滩面积较大 D.水位季节变化小

图表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各题。

时间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9.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主要原因是( )

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D.华北地区土地盐碱化面积扩大

10.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载畜量

C.在农牧交错地带,逐步实施退耕还草

D.在干旱地区禁止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现代绿洲和古代绿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1.下列关于该地区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河流大致流向是由北向南 B.河流下游河段流量大于上游河段

C.河水的补给方式主要是雨水 D.甲地沙漠广布,乙为山地地形

12.该地区的古代绿洲现在成为废弃绿洲,其原因主要是( )

A. 古绿洲上游地区过度农垦 B.古绿洲上游地区过度放牧

C.在冲积扇过度开发地下水 D.固沙植物消耗大量河水

读植被、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下列小题。

13.图中反映出( )

A.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呈负相关

B.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C.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 的影响较小

D.输沙率与植被、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4.依据图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合理利用水资源 B.恢复天然植被

C.设置沙障固沙 D.小流域综合治理

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为3.35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省总面积的20.03%。结合江西省地图,完成下列小题。

15.造成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包括( )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土壤盐碱化加重 B.湖泊淤积 C.河床抬升 D.水旱灾害加剧

图2中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17.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8.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9.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20.下列有关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含沙量大增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风电在提供电力以替代传统能源的同时,还减少了CO2等污染物的排放。下图示意我国风电成本的空间格局,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下列省级行政区风电成本最低的是( )

A. 赣 B. 湘 C. 豫 D. 鄂

22.西南地区风电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风能较匮乏 B. 经济较落后 C. 市场需求少 D. 常规能源丰富

森林白天可以吸收CO2,放出O2,在 不受其他条件的影响下,林区的CO2浓度(PPM)具有如右图的明显日变化。读某高纬地区森林CO2浓度日变化图,完成以下问题。

23.当地CO2浓度最低时的地方时是( )

A. 日出前后 B. 12:00 C. 14:00 D. 日落前后

24. 该地的经度可能是( )

A.15°E B.75°E C.75°W D.150°W

25.该地沼泽广布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降水丰富,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广大

B.地势低洼,海水大面积倒灌

C.有凌汛现象

D.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二、 综合题(50分)

26.下图是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比较A、B、C三地土地利用类型差异,并解释原因。(8分)

(2)分析D地湿地广布的自然原因。(6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图甲为南美洲地图,图乙为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

材料二:下表是E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水量平衡的百分比变化统计情况

年份 降水量 蒸发量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 % % %

1970 100 40 12 48

1990 100 33 26 41

2009 100 28 39 33

(1)甲图中D处的植被对全球环境产生的三种主要影响是:  、

、  。(6分)

(2)乙图箭头代表空气的上升与下降,对比A处和C处的气压,较高的是  。B代表潜热释放,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降水类型属于  。(4分)

(3)根据材料二,分析E城市蒸发量和径流量变化的原因,并据此说明该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8分)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 下列要求。(18分)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畜、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城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4分)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6分)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8分)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高二地理试卷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2分×25)

1-5 DBBBC 6-10 CACAC 11-15 DAABD

16-20 AACBD 21-25 DADBD

二 综合题

26.(14分)

(1)A、B、C三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依次是草地、耕地、林地。A地降水稀少,气候干旱。B地降水较多,为半湿润区,且(地处松嫩平原)地势平坦,面积广大,土壤肥沃。C地为山地地形,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8分)

(2)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平,地表径流多;地下有永久冻土,阻止地表水下渗;夏季降水量大,河水易泛滥;冬季有凌汛现象。(答对三点即可6分)

27.(18分)

(1)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维持大气 中的碳氧平衡或调节全球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6分)

(2)A处;对流雨(4分)

(3)原因:①城市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和各种硬化铺装所覆盖),使蒸发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或外流量增多);②地表水和雨水下渗量(地下水补给量)减少。(每点 2分共4分)

措施:①增加城市绿地面积;②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系统;③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系统。(任答对2点得4分)

28.(18分)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2分)

(河水水位季节变化 大,)枯水季节河床裸露;(2分)

(2)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2分)

河 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2分)

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2分)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2分)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邻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2分)

河流持续搬运泥沙;(2分)

人类活动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2分)

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2分)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2分)

河流源地及径流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2分)

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2分)

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


高一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教案相关文章:

2021高一地理上册教案模板

2021高一地理必修一的教案模板

2021中图高一地理教案最新范文

中学地理试卷及答案

地理月考反思5篇2021

2019年人教版高一语文教案

北京高中一年级语文教案五篇合集

新学期,新起点主题班会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知识总结梳理2021

北京高一语文教案五篇

    29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