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的历史_人物_特点

卫文2 1172分享

  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所创。至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后由武禹襄之甥李亦畬进一步完善,由郝家一直传承下来。那么这一派太极拳有着怎样的历史,经历了哪些人的不断发展,又有着怎样的特点呢?就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_人物_特点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

  武派太极拳兴起于清咸丰年间,始祖武禹襄及其传人李亦畬、李启轩昆仲均系望族儒生,罕于课徒,至第三世郝为真始广传于世,故旧时多称之为“郝架”、“郝派太极拳”;又因其拳势强调虚实开合,民间习称 “开合架”或“开合太极拳”。解放后多称“武式太极拳”。海外为了在译音上有别于吴式太极拳,多译成“武(郝)派太极拳”。

  始祖武禹襄,名河清,号廉泉,以字行,生于清嘉庆十七年 (1812),卒于光绪六年(1880),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人。廪贡生,候选训导,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武氏自明初从山西移民至此,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为永年四大望族之一。其曾祖父讳静远,曾充卫千总。其祖父讳大勇,武生。其父名武烈,庠生。禹襄昆季三人,长兄澄清(1800一1887),咸丰二年壬子科进士,官河南省舞阳县知县;仲兄汝清(l803一I887),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兄弟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世称“三武”。

  咸丰初,吕贤基奉旨督办团练,肃书币邀禹察参赞戎机,以母老不能远离辞谢。后来尚书毛昶熙、河南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聘,均婉言谢绝。惟以上事慈母,下课子孙。究心太极拳术为事。

  约道光十余年间永年南关人杨露蝉(名福魁,1799-1872杨式太极拳始祖)返里授拳,禹襄与之友好,  得以知其拳技梗概。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出师北征,李开芳部已抵湖北。禹襄奉母命往河南省舞阳县省兄,经永年太和堂店东介绍,绕道温县赵堡镇从拳师陈清平(1795一l868)问技,深得奥妙。其兄澄清于舞阳县北舞渡盐店获清初山西人王宗岳《太极拳谱》,转赠禹襄。禹襄返里后,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专心研习,并多与力大精武艺者相搏,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禹襄根据心得著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和习拳要旨,把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蓄神)三者相结合的高级拳术,其传人李亦畬、李启轩宗禹襄之学光而大之,亦畬著有《五字诀》、《走架打手行功要言》、《撒放秘诀》、《太极拳小序》等著名拳论,启轩著有《敷字诀》、《各式白话歌》,禹襄的长兄澄清著有《释原论》、《打手论》等文,仲兄汝清著有《太极拳结论》等拳论,为太极拳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完整的理论体系,膏馥了众多太极拳家,并为日后更多的文人学者研究探讨太极拳艺开创了先河。

  武禹襄还根据拳理创编了一套融技击、健身、养性为一体的拳势和刀、杆锻炼套路,把推手演化为进退各三步半的活步推手。他创编的拳势组织缜密,法度严谨,势简技繁,用法精敏。走架打手强调用意、以心行气,招势变换须有折叠,走化蓄发妙在腰隙抽掣。拳风自然洗练,外则柔活渊懿,内则坚劲雄直,含阳刚于阴柔之中,雄奇于淡远之内,形成了“简洁缜密,术法分明,古朴典雅,端庄洒脱”的独特风格。

  武禹襄忠于继承,勇于革新,师前贤心法,不泥古人步迹,从拳理、拳法到刀杆运用;一帜卓树,蔚然成家,形成了一家完整的太极拳学派。禹襄有子五人、孙十五人;次孙延绪,光绪壬辰翰林,出宰湖北,多工文学;甥李亦畬、李启轩昆仲能传其艺。

  李亦畬,名经纶(1832一1892),出身书香门弟,同治元年(1862)壬戌科举人。启轩,名承纶,光绪元年(1875)乙亥科举人。二人文学赅备,名噪一时,因受舅父禹襄公影响,放弃仕进,致力于太极拳艺之研究,以亦畬成就最大。武延绪在(李公兄弟家传)中对此有详细记载。亦畬除著有《五字诀》等著名拳论外,并于1881一1882年间将王宗岳拳谱、武禹襄拳论益以己作,手书三册,一册自存,一册交胞弟启轩,一册授弟子郝和,俗称“老三本”。这批经典文献的完整保存,为后人研究和发展太极拳起到了重要作用。

  李氏昆仲均为邑绅,子弟以诵读科举为业,亦畬公之弟子仅同邑郝和、清河葛福来二人。惟郝和得其真谛,演为一派,名闻海内。亦畬公有子二人:宝廉、宝让;启轩公有子三人:宝琛、宝箴、宝桓,亦习太极拳。

  武禹襄、李亦畬等人的学术思想,对太极拳的发展与"太极文化"的形成,实有筚路蓝缕之功。

  郝和,字为真(1849一1920),永年人。秉性敦厚,体貌魁伟,因家道贫寒,在粮店佣工,膂力倍人,能左右手各平举百余斤重之粮袋,从李亦畬公习太极拳,专心致志,二十年如一日,造诣精纯,犹不自矜。武、李二公所著拳论言简意赅,非言传身演不能穷其精妙,独为真能传其窍要,深得亦畬公垂青,视为衣钵传人。亦畬公晚年每逢有人前来访问拳技,多令为真与之周旋,足见对其器重。常置椅于寻丈外,为真能投人安坐其上,屡试不爽,又能手引壮士使其彳亍不能自主。平日习拳以虚灵为主,因循为用,其功在动以习静,而静不挠于动;静以处动,而动不离于静;其法始于守中,中于行气,归于凝神致虚,以故习太极拳者咸师焉。武派太极拳遂广传于冀、鲁、豫等地,武禹襄所创学派至此才得以弘扬发展,与温县陈氏太极、北京杨氏太极鼎足而立、为20世纪30年代太极拳的扩大发展,流派繁衍奠定了良好基础。马立伯在《太极拳派别》一文中说:“近代太极拳共分三派:一曰河南陈家;二曰永年杨禄禅;三曰永年郝派,即为真先生面师事李亦畬先生者也。……郝派尤长应用,至练习万法,亦较简捷。其所授架式最为紧凑,如干枝老梅,枝叶全去,圈儿小、路数简便,而又最经济,洵不负武、李两家之教授也。故今之述郝派者,必追溯及李家与武家。盖武、李两先生皆为书香世家,故发挥精义颇多,真太极拳之功臣也。”这是前人最早谈论太极拳流派及武派太极历史沿革、拳法特点的文章,故抄录于此,供研究太极拳者参考。

  为真先生授徒甚多,能得其技艺者,除次子文桂外,本县有李福荫(1892一1943)、张振宗(1882一1950)、韩钦贤(1885一L958)、范述圃(?一1948)、顺德府(今邢台市)有李圣端(1888一1948)、李香远(1889一1961)、王延久(188一1955)、郝中天(1891一1968)、申文魁、申武魁;清河县有闫志高(1882一1961)等。余如任县王其和(1885一一1930)、刘东汉;隆尧孟和春、毛根元、郭三刚等先生也都直接或间接受过为真先生的指导。

  为真先生成名后,仍洁身自好,光绪末,直隶总督袁世凯重金礼聘为真先生赴津教其子侄,并烦广府胡月舫太史就近敦劝。以“戊戌变法”故,清流多不齿袁氏,为真先生托词年老有病坚辞不就,后荐陈秀峰以代。民国三年为真先生进京访友,蒲阳孙禄堂慕先生之名,延其家执弟子礼。为真先生因水土不服偶患腹泻,禄堂请医煎药服侍,感其厚意,遂授以太极拳艺。自京返里后,应省立永年十三中学暨县立高级小学之聘,到两校任教,为太极拳步入正规学校之始。由于为真先生传人较多,对普及和发展武派太极拳做出了卓越贡献。

  20世纪20年代后,传统武术有复苏之势、各地武馆林立。邢台郝门弟子李圣端(名斌,回族)、王延久(名彭年,回族)、郝中天等组建 “邢台国术研究社”(前身为少林会 )。李圣端先生任社长,学员有70余人。研究社虽是业余性质的民间组织,但在武德教育、课程安排、教学考核上都有较为周密的计划。邢台国术研究社到1937年10月日寇侵占邢台后才被迫停办。从其前身少林会计算历时十三载。以李圣端先生为首的教师们品端艺精,各尽所能,教授有方,培育出不少人才,为日后开拓武术,弘扬武派太极拳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武式太极人物

  武禹襄 (1812-1880)   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永年广府城内人士,出身武术世家,其兄为河南舞阳县知县,本人虽为晚清贡生,但其秉性豪爽,崇尚侠义,自幼即跟父亲练习外家拳术,后乘奉母命前往舞阳省兄之机,经永年城内西大街太和堂药店掌柜介绍,便道过河南温县陈家沟,拜访陈长兴,但陈长兴年事已高,卧床不起,复介绍其到赵堡镇拜访当地名师陈清萍,并得到陈清萍倾囊相授,研究月余,奥妙尽得。到舞阳后,又从其兄澄清处获得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从此,无意仕进,一心从事太极拳的研究,其拳技精益求精,直至登峰造极,并结合实践著有《太极拳解》三则、《十三势说略》、《十三势行功要解》、《四字秘诀》、《打手撤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先生罕于课徒,只授其外甥李亦畬弟兄。

  李亦畬 (1832-1892)  名经纶,字亦畬,乡邻称呼其李大先生,河北永年广府城内西街人。其自幼即读书成癖,文学兼备,博学多才,四方闻名,弱冠则补博士弟子员,后因一次考试失利,便绝意进取,闭户执教,故有李大先生之称。其母舅武禹襄,得河南陈氏之传,太极拳技艺精绝,名传一方。李亦畲耳闻目睹,渐悟共径,遂跟其学习此技,且悟性颇高,一学便会,触类旁通,神乎其扶,成为武氏太极拳第二代大师。其著作有《五字诀》、《撤放秘诀》、《打手歌》、《走架打手行功要剖》、《十三势行功歌解》、《左右虚实图》、《论虚实开合》等。其传人有本邑郝为真、清河葛福来等。

  郝为真 (1849-1920)  名和,字为真,河北永年广府城内西街人,从小聪明过人,嗜文爱武。先习外家拳,后以不轻妙灵活、非技击之上乘,复从李亦畬先生改习大极拳,潜心致志如多年,造诣精纯,特别是从不持艺自傲,每有人来访,他总是谦逊和蔼,并无半点凌人之气。据说,其拳技已达到神乎其神的境界,举手投足皆能奏效,妙不可言,远近闻名。从先生学拳者遍及各层各界,遍及南北东西。可以说,武氏大极拳的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其门人主要有李福荫、韩文明、张振宗及河北完县的孙禄堂等。其次子文桂 (字月如)亦得其传,授艺毕生。

  郝少如 (1908-1983)  武式太极拳家。名梦修,字少如。河北省永年人。郝月如之子,自幼在郝为真、郝月如指导下学习武式太极拳,全面掌握了太极拳技理。21岁时,出任永年县太极拳社助教,协助其父开展太极拳教学活动。其行拳萧洒文静,推手不重手法,内劲不露痕迹。30年代时先后任教于中央大学、武进正德学社等。1937年在上海开办“郝派太极拳社”,曾著《武式太极拳一书》。

  武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

  郝月如 武式太极拳,又称郝式太极拳。它是严格按照太极拳运动的规律,处处遵循其理法原理而形成的一派太极拳,具有完整丰富而又邃密细腻的理法。其主要特点是:“以求太极(内形)为主,走内劲,以意行气,炼精、气、神三者合一。”

  武禹襄、李亦畬所传下来的太极拳套路,本来有五十三势。先父郝少如根据先祖父郝为真的总结,将这五十三势的每一势均用“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始终,发展为现在的九十六势。因此武式太极拳的每一势都分起、承、开、合四个字,所有的动作都是按起、承、开、合的节序来编排的。

  武式太极拳不仅以起、承、开、合四个要领贯穿始终,而且在身法、步法、手法上,都严格遵循太极拳的原理。其身法以中正为基础 (在前进、后退、左转、右旋时,必须始终保持躯干的中正),以尾闾正中为基准,强调由内及外;步法上严格分清虚实,以正中为前提,变换时强调完全用内劲而不允许依靠身体的前俯后仰、左右偏倚,或者身体的起伏(除下蹲及跳跃动作外)来借力,因而对腰腿的要求极高,运动量世颇大;手法则以竖掌为主,出手不过足尖,左、右手臂各管半个身体而不可随便逾越。在整套动作中强调身法、步法、手法三者的有机配合与统一,强调内外一致,并以内形的变化来支配外形的运动。

  武式太极拳艺的特点“因敌变化,借力打人”。以“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为原则,用意气的变换来支配。强调走内劲而不露形迹,变换而使人莫测,追求“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渐达“人为我制,而我不为人制”的神奇境界。

  空松圆活

  作者:郝少如 太极拳练到较高级的阶段时,身体会产生悬空般的高大之感,全身好似一个庞大的气球。有了这种感觉,便可达到行气自如、活似车轮的境界。欲达此境界,必须先研究揣摩“空松圆活”。

  “空松圆活”虽只有四个字,然而要真正理解个中含义并准确地体现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四个字一字有着一字之法,一字有着一字之用,四字之间又是互相联系的,连贯起来就有妙趣。习者要按其道而行之,一字一问,悉心体验,施之于身。

  根据四字之间的关系,以下分为“空与松”和“圆与活”两个方面来展述。

  1·空与松

  太极拳运动不可只讲“松”,片面地追求大松特松。没有“空”的存在,再松也无法进入太极拳的高级阶段。要使身体的肌肉、骨节松开还比较容易,但要达到“空”的境界却很难。因此,必须在“空”字上下功夫。

  在太极拳运动中,“空”与“松”必须分清,但又不可舍弃任何一方,这两者之间既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赖、共同作用的。如果一味地追求“松”;而没有“空”的依存,必然会产生“丢”、“塌”、“散”的弊病,这样松的结果无法产生巧妙的作用,是太极拳运动的一忌。反之,如果一味地追求空而没有松的有机配合,又必然导致空而无物,即只有主观上的幻觉,而没有客观上的变化,这样的运动也无所作为。习练太极拳必须求达于意识和物质运动的统一,而不能使意识成为物质运动以外的幻想。因此“空”必有“松”,欲“松”必有“空”,达到二者间有机的结合,才能实现行气运劲的目的。单一地求松或求空,都违背太极拳运动辩证法的原则。

  平日行工走架,必须认真细心地揣摩“空”与“松”的意境。欲使肌肉骨节松开,思想上则要有“空”意;欲空时,思想上则要有“松”意。这样练久之后,才能达到“空”与“松”的对立统一。迈出了这一步,才有希望踏上太极拳高级阶段的阶梯。

  很多初习者练拳,未尝举手思想先紧张,随之肌肉骨节也紧张了起来,继而感到周身僵硬、行动不便。要使动作不紧张,首先要从思想上做到舒松自然,时刻不忘用意不用力的原则,做到心静体舒。久而久之便能达"空"而意向上升,"松"而气向下沉,肌肉与骨骼有分离之感。接下来便可以求达“圆活”之趣了。

  2·圆与活

  练习太极拳要达到活的境地,气势必先圆满。至圆才能至活;圆是活的基础,所谓“圆则活,方则滞。”要踏进圆活的境地,则必须掌握“气势”和“八面支撑”。

  气势是由人体内在的功夫所决定的。气势的大小,是衡量一个人太极拳功夫深浅的重要标志,气势愈大则功夫愈深,即所谓“太极拳不在样式而在气势,不在外面而在内。”习者平日里进行行工实践,对于气势的追求是不可忽视的。而追求气势的基础条件,便是驾驭“空”、“松”的能力;圆活是离不开“空”、“松”这个先决条件的。如果习者的肌肉骨节还未达到一定程度的“空”、“松”要求,“圆活”也就无从企及。而达到了“圆活”的要求,“空”“松”才能极尽其妙。

  既然气势要求圆满无缺,那就必然要限定一个范围,而不可任其漫无边际地散失。有范围,就必然有其中心和边缘。习者在平日行工时,就要设想一个能够听从意念支配的、以腰为中心的气势范围。在运动中,时时刻刻都要尊重这个范围,一举一动既不可超越其边缘,又不可不及其边缘。这样气势便能趋于无角无棱、没有缺陷的饱满境地。

  气势的边缘离中心愈远,则气势愈大。气势要由精神来支撑。精神能支撑八面,气势才饱满而不萎屈;反过来,气势又须包围精神,才能使精神不外漏。达此要求,气势便臻圆满,神气始能鼓荡。

  在精神支撑八面时,必须以腰为中心,用意产生八条线去向八个方向支撑;八条线必须线线相等,气势才能圆满。如果这八条线长短不齐,气势便会出现凹凸。所以,习者在求达精神支撑八面的同时,又必须使之八面相等。

  习者平日行工走架,必须重视气势和八面支撑的关系。起初未能领悟而不能由己,须悉心体认,日久便能施之于身。开,是气势的放大,必须以腰为中心向八面推动;合,是气势的缩小,必须以腰为中心收缩这八条线。无论是气势的放大还是缩小,气势的边缘永远是被动的。主动在腰,腰为主宰。

  掌握了上述要领,气势便无散漫之病,不论前进后退,左转右旋,一举一动,周身气势圆满而不失气球之理。与此同时,两手在一举一动之际,与两胸之间也就有了圆动之势。

  有圆,必有活。活的动力在内而不在外,外随内动,劲无断续。动者,为气转动,而非形之动。周身成为一家,气自然能遍及身躯,于是能八面转换而旋转自如,我意欲往何处,气即能行往何处,意气自然能达到物来顺应的境界。至此,不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屈伸开合,一举动气便能运行转换自如,而活就在其中了,所“气如车轮,活似车轮。”

武式太极拳的历史_人物_特点

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所创。至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后由武禹襄之甥李亦畬进一步完善,由郝家一直传承下来。那么这一派太极拳有着怎样的历史,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热门标签

    481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