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前怎样预习

庄宇 224分享

  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有效的预习不仅能使老师的教学更容易展开,也能让学生在上课时更有针对性地听讲,提高听课的积极性,同时克服由于盲目记录课堂笔记而导致的效率低下,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小学数学预习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

  一、数学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1、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的新知识处于有准备的心理状态,老师上课上什么内容,自己通过预习可以了解在哪些方面还弄不懂,这样带着问题走入课堂和漫无目的的去听课,效果明显会增加。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并有了困惑和疑问,在课堂上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这样既节省了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探讨的时间,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为掌握新知识作好心理方面的准备。学生在预习时,对自己不懂的内容都做了标记。听课时,就会主动的、有重点的听课;教师在审阅学生的预习作业后发现学生较集中、较典型的问题,教学时也会有针对性的施教。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美国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预先扫清学习障碍,搭建新旧知识的桥梁,拉近学生对新知的认识距离

  2、课前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前预习是让学生自己去自学,通过自学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靠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的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因此,学生从小就培养自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预习正是过渡到自学的必要步骤。

  通过预习,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培养自学能力的舞台。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的自学能力将逐步提高。

  3、课前预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合作学习已成为新型的学习方式,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也不容忽视。让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去掌握一定的知识,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事事要靠别人,自己也行!这对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性格有一定的作用。现在有的孩子生活在甜蜜罐里,父母很少让学生独自去做一件难事,总代替操办,孩子缺乏自我意识,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让孩子在预习中体验挫折、快乐,这对健全他们的人格有一定的作用。

  4、课前预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常常有一些接受能力比较慢的学生,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消化吸收。但是有的学生会因为前面的知识还没有完全理解再学习后面的知识,感觉难度很大,而逐渐失去兴趣。要求课前预习以后,这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与理解,初步掌握了要学习的知识,有了一些成功感,这种成功感促使他想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也就会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讨论、提问,对学习与自己便有了信心。长期坚持,自然不再觉得数学难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自由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愈高,兴趣也就越高”可以说,真正有质量的预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培养和提高。预习,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该赋予新的。我们应该把预习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准备,它是学生带着自身的经验和背景来预习,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而这些体验和感受使课堂上的交流更充分、更深刻。通过预习在课堂上可能会形成更多的“生成性”内容。

  预习,在新课程新理念下应赋予新的生命。它作为课堂教学前一种学习者独立自主的探索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让学生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自主的探索过程中,获得重要的数学知识与学习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考方法和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初步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了使预习能达到促进学生学习、获得全面发展的目的,同时也能使预习能更好地为教师教学服务,我们不得不去思考:怎样做好课前预习?

  二、数学课前预习的方法。

  1、读:数学课本是学习数学知识的依据,阅读时要逐字逐词逐句地,不能走马观花,一目十行,要注重理解,可边读边划,划出重点,划出不懂的地方,边读边写,写出自己体会。预习时要认真,把不懂,不明白的地方作为上课学习的重点,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听课。

  2、想:预习要讲究方法,有的同学习惯死记硬背,这很不好,应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预习定律,公式时,要注意它的推导过程,弄清来龙去脉,可先自己推导一遍,再把自己的推导过程和书本上的相对照,看看自己推导过程的否正确,然后,想想还有其他推导方法吗?预习例题时,要注意解题思路,分析第一步的依据及格式,也可以自己先解答一遍,再与书本上的对照,再想想还有其他解法吗?在预习时还要根据数学特点,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做到形数结合,对不理解的地方先思考一番,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3、补: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要领不理解,后面的课程就无法学下去,预习时发现学过的要领有不明白,不清楚,一定要在课前搞清楚。

  4、做: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都是为巩固学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然后想一想这样行不行,还有什么不足,应怎样调整和改进,使预习做得更好。

  小学数学课前怎样预习

  一、找出关键字、句,领会这些关键字、句的意义与作用

  例如预习小数概念中的“无限循环小数”。这里关键字、词是“无限”与“循环”,因为它描述了这个小数的特征。经常注意基础知识中的关键字、句,不仅对知识理解得比较深刻,而且阅读能力也逐渐提高。

  二、认真推敲约束条件,搞清这一条件的必要性

  例如,一个同学今年12岁,老师比他大30岁,用含有字母的式子a+30表示老师的年龄时,字母a是个不确定的数,但是a取值有一定的范围。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生活中的数量时,字母所取的数要符合生活实际,这里的a就不可能表示100、200、300…这样才能深刻理解,字母表示数的真正意义。

  三、搞清楚公式的推导,规律的形成过程

  复习一下其中用到的,自己不太明白的旧知识。例如:圆的面积公式。学生以前所学的图形面积,都是多边形面积,像圆这样的曲线图形面积计算,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要把圆分割成若干等份后,拼成近似的长方形,再计算出面积。学生很难发现,因此预习时要弄清楚分得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这时学生发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的周长、半径有关系,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理解了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739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