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可以怎样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

庄宇 224分享
  课堂教学是教师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任务的主要场所,是学生完成学业,发展智力,丰富情感,形成高尚审美情操的主要阵地。但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老师提高课堂效率。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方法和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从课堂导入巧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从课的开始就创设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自控能力弱,容易被新奇新鲜的事物吸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要新颖别致,不落俗套。巧妙的引言、生动的开头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之全神贯注于学习内容,又能启迪他们的思维,使之迅速地进入学习意境。所以教师一定要抓住一开课这一契机,巧妙导入教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为即将展开的课堂教学营造良好的氛围。导语引趣,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之一。小孩子们都喜欢读故事书,也爱听别人讲故事。在教授《丰碑》一课时,我把故事应用于语文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学这一课前,我先给学生讲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爬雪山、过草地的故事。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并且还有学生和大家分享自己知道的长征中的英雄故事。学生完全沉浸在对英雄的崇敬之中。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引入本课教学:“孩子们,今天我们就和大家认识一位长征路上名副其实的英雄,看一看,这位普通人做出了什么不普通的事情,值得我们崇敬和学习。”在庄严凝重的氛围下,学生感受英雄的事迹,学习和继承英雄的精神。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若用生动感人的语言创设美好的情境,就能打动学生的心灵,牵动学生的情思,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投入学习。如教学《草原》一课时,我考虑到很少有学生去过大草原,所以我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学生一边观赏着辽阔草原的优美视频,一边听着悠扬明快的音乐。学生无不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样的设计,唤起学生对草原无尽的向往之情,对接下来的文本的教学打下感官的基础,优美的景物描写也能很容易勾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二、从角色扮演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演戏进入角色,才能演出真情。学习也是如此,只有进入角色,进行模拟演练,才能入境,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特色。

  我认为角色扮演可以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比如在教《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解读文本中人物的形象,我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跃跃欲试,根据对人物的理解,绘声绘色地朗读课文。读完,我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深化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课本剧是一种很好的策略。例如:在教《蘑菇该奖给谁》这一课时我就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先指定几个尖子生分别扮演小白兔、小灰兔和兔妈妈,并带上事先准备好的头饰,让他们按课文里地出场顺序进行表演,其他学生看。他们几个表演得十分有趣,学生个个举手,踊跃参加。我趁热打铁,抓住时机再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学生在模拟人物语言过程的同时,对课文内容有更深的理解。

  三、从学习方法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每个学生都各有思想、性格和独立的要求,教师不应让学生顺应教师的思维,而应顺应小学生独立的心理及发展趋势,确定学习方法,即“授之以渔”。在课堂上要充分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这是由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的,同时也是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我在教学生生字时不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而是让他们分析字形,根据学过的字记忆新字,或编写顺口溜。如教“秋”,我编成“左边一个禾木旁,右边一个火字来帮忙,合在一起是个秋”的顺口溜,学生学起来很有趣,记字记得又快又牢,效果很好。以后在教授生字的时候,我总是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己分析字形,认为怎样编顺口,记字记得快就怎样编,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

  四、适时评价,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兴趣来得快,消失得快,注意力难以持久,兴趣容易转移。我在教学活动中常采用一些表扬的词语,对于思维活跃、表现出色的学生,及时作出合理的评价、肯定和表扬;对于后进生,则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制造机会,让他们在课堂上回答、练习等学习活动中成功的几率大大提高,使他们经常从中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学习兴趣。对于他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一丝一毫的进步,我也十分注意发现,总是热情地表扬和鼓励,使他们的兴趣保持旺盛,有效提高课堂整体教学质量。

  五、激发想象,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对学生进行想象训练,那么对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遇到一篇想象空间比较大的、故事性比较强的课文,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契机,启发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推测故事可能产生的种种结局。如在教授《穷人》一课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故事的结局进行这样的想象:“在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桑娜和渔夫的生活将是什么样的?”又如教学《坐井观天》一课,可以启发学生想象:“青蛙听了小鸟的话,他会有什么样的举动?他会看到什么?会有怎样的感悟?”孩子们正处在异想天开的年龄,对叙写故事的结尾会有很浓厚的兴趣。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处处有语文,学习语文的课堂是十分广泛的。所以,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拓宽学习渠道,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只要为孩子们搭建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他们的潜能就会被挖掘出来。所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对于增长学生的知识,提高其语文修养,促进其全面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我在班上成立了语文兴趣小组,通过组织语文活动,把学生学习语文的阵地拉到社会生活中,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启——创设适合教材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习的先决条件。”——能够引起学生对教材的学习兴趣,这样的课堂就已经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首先,导入要新颖,别具一格。要做到一上讲台就能吸引学生听课的兴趣,比如开头以游戏、谜语、诗歌、故事、提问等形式作为开场白。例如,教学《鸟的天堂》一课时,不妨一开始结合多媒体教学方式,给学生们听一段《百鸟朝凤》的音乐,营造一个激趣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的知识。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感情浓厚、感染力强的课文,靠教师的简单教学是不够的,教师要能充分利用多媒体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会更好。

  第二,教学的语言要艺术性。具有幽默感的语言,在教学中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心情和氛围学到知识。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力求幽默、优美的语言,尽可做到语言表达洒脱自如,语句说得生动活泼,语调表现铿锵委婉、语速保持流畅明快,使学生在课堂上听得有滋有味,兴致勃勃,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从而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

  第三,要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应在教学中适当设置一些疑问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如在《小马过河》教学时,不访这样设置疑问,小马在驮着麦子到磨坊的路上遇到的困难是什么?然后它想到了什么?如何去做的?老牛和松鼠说了什么?小马妈妈又怎么说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一连串的问题勾起学生的许多疑问,学生为了找到答案,就会认真且快速地在课文中寻找结果,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善用直观教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小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实物会比较敏感,在教学中多运用相应心理特点的趣味性语言外,还应配合直观教具进行教学,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直观教具的生动直观,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授《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这一节课的时候,把天安门的彩图往教室一挂,学生会把目光都投到图中,此时可以问学生:“这是哪里?在我国的哪个城市?”紧接着又问:“今天我让你们认识一下这座城市,你们想不想呢?”直观且循环渐进的提问,很容易一下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能够为教学创造一个优越的条件,不仅可以形象的表达教师讲课的意图,将学生带入真实的情境之中,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为课堂增添许多的活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极大的兴趣。

  二、导——引导学生善思多问,培养学生探究兴趣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是思维活动开展的前提条件,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多动脑,积极提问题。现在许多的心理学家这样认为“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总是从发现问题开始,以解决问题告终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在各个环节创造质疑问难的机会,通过例子指点学生发问的途径和发问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养成质疑的习惯,他的文学素养会得到飞速的提升,在想象方面和创新能力也会快速提高。

  对于低年级学生,质疑应以字、词的认知为重点,比如,在拼音识字中质疑,或对简单句子的意思进行质疑。对于中年级学生,质疑则以文段的认知为重点,质疑对象比如:“自然段中的句子质疑,自然段中句子间的关系,词、句在文章中的表达”。对于高年级学生,质疑应以篇的认知为重点,质疑对象比如:“课题,篇中段落之间的关系,文中的关键词、句、段的表达作用,学习课文写作方法”。以上三阶段截然分隔是不合适的,教师应根据课文的深浅进行灵活处理,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机结合教师的指导。思维的表现在“问”,只有会问的学生才会读,发问都不会的学生,一般都是不那么会读书而由教师摆布的学生,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多思多问。

  另外,要尽量引导学生要多动口、多回答问题。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寂静,学生集中思索,要珍惜这样的时刻。”教学中,每个学生接受能力和理解水平都不一样。教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问题。而在实际教学实施中,有很多的教师提问问题时,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问题,就马上叫学生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不出来的时候,教师就反反复复地问,或者是不断地启发。我们试想一下,学生在这么短促的时间里思考能有多深呢?学生在没有顿悟和思维的闪光的情况下,回答也只是迎合教师而匆忙寻找只言片语来,感觉上气氛还不错,但实际上,走的是一问一答的繁琐而肤浅的圈子里去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在课堂上学生贵在参与,教师要调动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不要在学生回答不好的时候加以训斥,会对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起到保护作用,这样才能体现实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目标。

  三、察——善于观察学生动态,把握反馈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做好教学活动中的信息反馈,教学是一个信息传输的过程,充当信息传递者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向学生发出的教学信息;而扮演信息接收的是学生,教学效果如何,通过这些教学信息学生会在课堂反馈表现出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来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教学的反馈信息来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找出教学目标的差距,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营造最佳的教学状态,提高讲课质量。

  获得反馈信息有哪些方法呢?首先,要观察学习情绪。在课堂上,教学的成功与否会通过学生的情绪反应第一时间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听课时的神态、表情和动作等反应。其次,倾听朗读问答质疑获取反馈信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途径,朗读、问答以及质疑是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倾听学生朗读课文,与学生进行问答,回应学生的质疑。然后,分析书面练习取得反馈信息。在教学环节告一段落或一节课结束时,通过学生的书面练习后,给教师提供重要的反馈信息,并给教师提供必要的教学参考。最后,课后交谈征询获得反馈信息。教师要利用多与学生交流,通过交谈或征询意见的方式,探究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应,根据这些反馈信息为后来的备课和教学奠定良好的信息基础。

    73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