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亲子课-孩子太懒的问题归纳

嘉伦 1172分享

  年轻妈妈们在一起聊天,都觉得现在的孩子怎么越来越“懒”,9个月的孩子,明明可以自己拿着奶瓶喝水,就是不拿,非要父母送到嘴边。面是5068儿童网小编整理的关于亲子成长的相关文章,供大家学习和参阅!

  教育不能一蹴而就

  很多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的“懒”,就忧心忡忡,认为应赶快改变孩子,否则孩子长大了可就不得了了,但是,那段时间内“磨破”嘴皮子了,却没什么效果,顿时心情降到谷底,一筹莫展。

  林少勇劝慰家长不需要过分担心,生活上稍微注意些就可以了。教育应因人而异,不同孩子的气质不同,采取的教育方法就不一样,而且,持之以恒、耳濡目染的教育效果比短时间的强调效果好得多。他建议,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仅要持之以恒,更要统一意见,别让孩子钻父母与上一辈之间不同教育方式的空子。其次,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劳动习惯,要从细节出发。在生活中鼓励孩子自主地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父母回家,鼓励孩子帮忙放拖鞋;吃饭前,鼓励孩子帮忙拿碗筷。这样,才能慢慢地培养起孩子的劳动习惯。家长过于紧张,要求快速改变孩子,而孩子难以承受太大的压力,这样,教育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

  大多源于家长包办太多

  一项在全国范围内的调查显示:中国近一半孩子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该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上海0~6岁的孩子中有50%~60%属于隔代教育,广州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占到总数的一半,北京接受隔代教育的孩子多达70%。

  “隔代教育”产生的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差。一般老年人格外疼爱孩子,对隔辈的孙儿女容易溺爱和迁就。特别当孙儿女是独生子女时,老人更怕他们有所闪失,对不起儿女。于是,老人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着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在吃的方面,给孩子做“专利菜”,让孩子享受餐桌的特殊待遇;包办孩子生活上的所有事情,代替孩子穿衣,代替孩子整理玩具,用喂的方式代替孩子自己吃饭,甚至担心孩子摔跤,不辞辛苦抱着孩子上下楼梯……老人的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事事以我为中心,全家人都要为他服务,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老人的过分保护,不仅扼杀了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信心,还使孩子变得极为自私,胆小娇气,弱不禁风。

  自理能力达标幼儿不到两成

  按照目前广州市各大医院儿保科通用的0~2岁神经心理发育标准,一般要求9个月大的婴幼儿就要开始学会部分生活自理,但是现在的孩子基本达不到要求,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保科医师林少勇介绍,12个月的孩子穿衣应该知道配合,15个月应该会自己脱袜子、穿鞋等,但基本上来做儿保的孩子都做不到,只有少数不到两成的孩子可以勉强应付。

  林少勇表示,现在的孩子都不笨,这在早期智力测试里能体现出来,但是社交行为跟生活自理能力落后,能力在退化,主要原因就是家长没给机会,包办太多。

  林少勇日前接诊过一个2岁的小男孩,其父母都在美国,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因为家里经济条件较好,小男孩一直穿纸尿裤,不会自己脱鞋,表示个人需要不会说,全部用手指。“正常来说,1岁以后就可以完全不用纸尿裤了,家长要有意识地训练其定时排便能力”。还有的小孩3岁不会说喝水等,很多家长不敢送孩子去幼儿园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饱,喝不好,这给孩子进入社会埋下了不小的交往障碍。

  父亲动感强应多参与教育

  小区花园里,经常看见几个老人抱着小孩站在那里聊天,一聊几个小时,而抱在手里的孩子傻乎乎的,不动也不闹。

  林少勇表示,其实这样的孩子是不太“正常”的,不应该这么安静,正常的表现是哭,闹着要走等。

  他表示,由于老年人年岁大了,喜欢安静,不爱运动,因此老年人带的孩子接触社会的方式一般就是上街或者在小区里玩耍,一方面运动量小,身体缺乏锻炼,另一方面关在家里见识少,接触新鲜事物也少,可能导致孩子缺少活力,不敢面对生人、不会自己处理事务等。这种情况下,父母尤其是父亲应该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一般父亲的动感强一些,可以更好地激发或调动孩子性格中的活泼因素。要多陪孩子做游戏,不仅是跑步、滑梯等动态运动,一些亲子游戏、智力游戏也很重要。


相关文章:

1.为什么父母管越多孩子越懒散呢?

2.11岁男孩为根治爸爸"懒惰症"立家规: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3.孩子耍赖皮时该怎么办

4.为什么说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

5.关于勤快和懒惰的幼儿故事

    热门标签

    773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