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这些问题

庄宇 224分享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很多家长并不懂得要怎么教育孩子,往往会采用错误的方法,从而陷入教育误区。这里给大家罗列一些儿童教育的误区,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庭教育误区

  1、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的标准

  家长一味按这标准来塑造自己的孩子,平时要求孩子不吵不闹、“不捣乱”、不给自己添麻烦,对自己千依百顺。这实际是家长在维护自己当家长的尊严,忽视了孩子自主性、创造意识的培养,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好问、好动的天性。

  2、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包办、代替

  目前许多家长把独生子女当作心肝宝贝、掌上明珠,自己省吃俭用却供孩子吃好、穿好,还生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健康,包办了孩子力所能及的事,如为孩子端茶送水、穿衣提鞋等。这样不仅剥夺了孩子劳动实践的机会,而且忽视了对孩子独立人格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孩子形成依赖的心理。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把自己责任局限于单纯为子女服务的家长,已经不是从事教育的家长,而是子女的奴隶了。”在孩子面前,父母的独立自主性并不由于血缘关系而应该放弃。社会是大熔炉,也是大染缸,最终能否成“才”,有没有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能力是最关键的因素。

  3、不理解孩子,忽略了孩子的年龄差距及年龄特征,强行塑造

  生活中,许多父母过多地干涉和限制孩子,不许这样或那样。比如:小孩正在玩泥巴,正在自由地想象、自由地创造。这时,家长走来了,指着小孩说:“这泥巴多脏,弄脏了衣服,给我回去!”家长粗暴的呵斥打击了孩子创造的兴趣和积极�。又如孩子对家里的某一物品产生了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拆装物品,父母回来发现后便大发雷霆:“下次再敢乱来,小心我打断你的两只手!”小孩一下子被吓愣了,缩回了双手,也缩回了刚萌发的好奇心,也许一个发明家又在父母的骂声中夭折了。想当年,爱迪生坐在鸡窝里孵小鸡时,倘若他父母给他一顿打骂,后来的爱迪生或许就成不了大发明家。还有些家长不顾及孩子的年龄特点,急于求成,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承受能力,强迫孩子今天学书法,明天学钢琴,后天学画画,恨不得孩子一下子全学会,成为全才,完全忽略孩子的兴趣。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早点成才,硬要把五、六岁的小孩就送去读一年级。过多过急的要求导致孩子产生畏难情绪,丧失自信心,最后落到“逃学”的下场,这就是拔苗助长的恶果。

  4、过多地指责和批评孩子

  当孩子犯错误或某一件事完成不好时,家长总爱指责或批评孩子“真笨”、“没出息”。要知道,父母的评价是否合理、科学会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热情,同时评价孩子即要看结果,更要看过程。不管孩子是否成功地解决了问题,父母都要给于肯定、鼓励,强化孩子在学习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个别家长还喜欢把自己的孩子与同伴相提并论,盲目攀比,开口、闭口就是“你真差,看人家某某多聪明”。其实用同伴的长处来比较孩子的弱项,会伤到孩子的自尊心,挫伤、扼杀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只要孩子比过去取得一点进步都应加以肯定。

  教育孩子的误区

  1、溺爱型:现在不少孩子都是都是独生子女,父母是孩子为掌上明珠、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甚至违背社会公德而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甚至有的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出气而去邻居打架;孩子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家长就给孩子写“病假条”…… 一批自私任性的小皇帝、小霸王就这样成长起来了。

  2、放任型:这也是种不负责任的家教方式。家长把孩子当成成人,遵从“成人不用管,管死不成人”管教方式,整天忙于工作、事业或做买卖赚钱;为孩子提供的只是生活上的保障,而对于孩子的内心世界、爱好、学业等一概不闻不问,甚至在孩子面前不检点自己的行为。这种孩子也是极易误入歧途甚至锒铛入狱的。

  3、粗暴型:这种靠高压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方式是愚蠢低效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或犯了过错,乃至对家长稍有不从,就大加训斥,甚至拳脚相加。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往往生活压抑,一旦他们找到一种释放心灵的途径也极易沉迷不返。

  4、包办型: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认真读书,包办了孩子力所能及的全部劳动。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以致高中的大姑娘小伙子还得家人替他(她)洗衣服。久而久子孩子就觉得被人为他服务是很自然的,也就心安理得了,这种孩子往往缺乏感恩和爱护别人的心,也容易养成他们懒惰的习惯。


相关文章:

1.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慎重 最容易毁了孩子的教育误区

2.父母须知的孩子安全教育误区有哪些

3.怎么教育小孩最好及需要避免的误区

4.儿童性教育该避开的3个误区

5.10个教育误区父母切勿犯的【幼儿教育】

    热门标签

    755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