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古印度人眼中的唐太宗

木青 1172分享

  李世民是历史上的明君,在中国的历史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那么在古印度人的眼中的李世民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历史故事-古印度人眼中的唐太宗吧!

  古印度人眼中的唐太宗

  唐僧陈玄奘在印度取经,游学十余年,引起了北印度一位国王的注意,这位国王是北印度戒日王朝的开创者,亦称戒日王。戒日王于公元642年在其国都曲女城为唐僧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宾主双方还进行了积极的互动和会谈,情况如何,且看唐三藏在《大唐西域记》里的记载。

  据唐僧记载,戒日王朝国力雄厚,其他的不表,光骑着大象的象兵就有六万,马军有十万,幅员遍及整个北印度,而且三十年没有战争。在这次会见中,戒日王问唐僧:“你来自哪里,来这里有什么要求?”唐僧答:“贫僧从东土大唐而来,前来取经。”——这说法,在《西游记》里面已经是唐僧的口头禅了。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史上有名的贞观年间,虽然隔着重重雪山和大漠,但那时候的信息还是有流通的,戒日王说起了自己所了解到的唐朝的信息:“听说你们的天子叫秦王,少年时就见识非凡,长大后英明神武。先前天下大乱,国家分崩离析,战争频仍,生灵涂炭。你们的秦王早就有了远谋大略,兴慈悲之心,救苍生,平海内。其风俗教化和大德恩泽遍布海内外,四方仰慕称臣。老百姓十分感激,于是演奏歌唱《秦王破阵乐》。我们这边听到关于他的赞颂,已经很久了,关于他的盛德声誉,请问都属实吗?你所说的大唐国,就是指秦王的国家吗?”

  这番话透露出当时东亚南亚信息沟通的一些真实面目,戒日王对隋唐时期的政治军事形式还是有所了解的,起码他知道隋末天下大乱,也知道秦王李世民是大唐王朝的开创者之一,而且是年少时就起事,在隋末纷争中,以自己的英明神武平定群雄,在创立大唐国的过程中居功至伟。更有趣的是,他还知道贞观年间流行音乐排行榜上有一首叫《秦王破阵乐》的歌曲。当然,毕竟通讯手段有局限,戒日王对于李世民身份的认识,还停留在秦王这个封号上。

  其实,戒日王也是一代雄主,和李世民也有相似之处。当他还是一位王子的时候,其兄长就被邻国国王所杀,戒日王励精图治,用六年时间征战天下,不仅报了兄长之仇,而且还统一了整个北印度,臣服了其他的国家,就这点而言,他的经历和李世民很相似。更有意思的是,戒日王也是一位文艺青年,李世民爱玩音乐,戒日王爱写剧本,他写有三部剧本:《钟情记》、《璎珞记》和《龙喜记》,其中还有爱情剧。

  所谓英雄惜英雄,戒日王谈起李世民的时候,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其实,李世民和戒日王还经常派使者互动。

  听了戒日王的话,唐僧回答说:“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国家叫大唐国,而我们的皇帝在继位之前称为秦王,现在已经登基继位,就称为天子。”纠正了信息中的一些误区。

  这次会见后,戒日王请唐僧骑着大象巡游印度半岛,留下一段佳话。

  人物简介

  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即唐太宗(626年—649年在位),出生于武功别馆(今陕西武功),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

  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被立为太子。唐高祖李渊退位后,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

  李世民在位期间,积极听取群臣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唐朝盛世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因病驾崩于含风殿,享年五十二岁,在位二十三年,庙号太宗,葬于昭陵。

  李世民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世。
 


历史故事-古印度人眼中的唐太宗相关文章:

1.古印度人眼中的唐太宗是个怎么样的人物 

2.历史上惟一女皇帝武则天造了四项世界纪录

3.50个中国历史故事 

4.历史故事--关于唐高宗的故事

5.唐朝历史故事-史上最牛皇帝李中宗 

    热门标签

    69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