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适宜吃什么食物

书奇 1172分享

  宝宝容易吐奶除了他们的胃部和喉部还没有发育成熟,消化不良或者疾病引起的症状也容易导致他们呕吐,那么如果孩子有呕吐问题,可以怎么帮助他们缓解症状?小编为大家准备了相关的资料,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睹为快!

  小儿呕吐适宜吃什么

  一、莲子糯米粥

  配料:莲子50克,糯米150克。

  制法:将莲子去皮,去心,入锅煮烂,捣成泥;糯米,去杂,淘洗干净。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置旺火上煮沸,入糯米煮至将熟,加入莲子泥,再煮沸,用文火煮至米烂粥稠,即可,分次给小儿呕吐患者食用。

  功能:健脾升清,滋阴和胃。本膳用糯米,和胃滋阴,每100克中含钒851微克;莲子,升清健脾,每100克含钒17821微克。此粥有利湿升清、健全脾胃之功,还能给人体补钒。

  二、芦根粟米粥

  配料:芦根60克,粟米50克,生姜汁、蜂蜜各适量。

  制法:将鲜芦根洗净,切碎,煎30分钟,取汁;粟米淘洗干净。将锅置火上,放入芦根汁,下粟米,用文火煮,使成粥并加入适量的生姜汁和蜂蜜,调匀给小儿呕吐患者服食。

  功能:清热生津,和胃降逆。本膳用芦根,有清热除烦、养胃生津的作用,常用于温热病初起,发热烦渴、胃热津伤的小儿呕吐、呃逆;粟米(小米)可治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等。此粥有清热养阴、益胃止呕的功效。适用于胃经受热,小儿呕吐严重,损及胃阴,时作干呕,口干的婴儿。

  三、橘皮粥

  配料橘皮3~5克,粳米50克。

  制法:把晒干的橘子皮,研成碎末;粳米,淘洗干净。锅置火上,加入适量清水,放入橘皮末、粳米,煮粥,用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煮粥,待橘皮烂、米熟后,即可食用。小儿呕吐患者每日早、晚各饮1次。

  功能:健脾和胃,顺气降逆。本膳用橘皮,有健脾理气的作用,与补脾胃的粳米煮成粥,适用于脾胃气滞引起的小儿伤食呕。

  四、菠菜猪肝泥

  配料:研碎的猪肝1小勺,土豆泥1小勺,菠菜末1小勺,胡萝卜末1小勺,猪肉汤、精盐各少许。

  制法:先把猪肝,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焯一下,捞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碗内,加适量水上火煮熟,控去水分,切成碎末,取1小勺肝末留用。再将菠菜,洗净,择去老叶和硬梗,放入开水中烫一下,捞出切成碎末。土豆,蒸熟,去皮,压成泥取1勺用。把菠菜末、土豆泥、猪肝泥、胡萝卜末,一并放在锅内,加入少许肉汤和盐,煮成黏稠状,即成,此方适合小儿呕吐。

  功能:和胃养肝,生津养血。本膳用猪肝,含锌丰富,可补肝;菠菜,含铁丰富,能养血;土豆,和胃健脾;胡萝卜,含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等。吃此菜可以补锌补铁,健脾胃,补肝血,对婴儿健康发育有益。

  宝宝呕吐的原因有哪些

  一、喂养不当

  新生儿胃呈水平位,且胃容量小,胃的肌肉力量弱,功能尚不健全,易发生回奶等现象。特别是宝宝在吃奶时,如果吞入大量空气(如母亲乳头未完全塞入孩子口中,人工喂养中奶头太大或奶瓶中的奶液没有完全充满奶头),每次喂奶量太多、太快,奶汁过冷或过热,喂奶后过多翻动孩子等,都可以引起呕吐,且多发生在喂奶后较短时间内,但孩子吐后还能继续吃奶,无其他异常表现。这种问题通过合理喂养,加强护理,避免以上因素的发生就可解决。年轻的父母初次遇到孩子吐奶时不要惊慌,不要立即将孩子抱起,应将孩子平放,头侧向一边,避免孩子将吐出的奶汁再呛入呼吸道。

  对小孩子的功能性呕吐,妈妈可以对宝宝进行少量多次哺乳,即避免一次过多吮乳导致胃扩张;哺乳时体位应为头部稍抬起的半卧位,避免平卧;小儿哭吵明显时少喂,以免呛咳呕吐;每次哺乳后应抱起小儿,置头部于母亲肩上后轻拍小儿背部数分钟,以促使小儿胃内过多的气体排出。上述方法可使大多数功能性呕吐得到缓解。

  二、胃食管反流

  有些宝宝倒流的奶汁量多且速度快,这就不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这可能与胃食管反流有关。医学上称为“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是胃内容物被动反流入食管,且反复发生,它与呕吐不同。呕吐是主动反射过程,发生时膈肌及腹肌收缩,但是两者在临床很难区别。胃食管返流在儿童并不少见,大多数为生理性的,一般都能自然缓解。

  但是反流会危害宝宝的健康,大量奶水由食道反逆到咽喉部,如果误入气管会引起呛咳,严重时还可能造成气管堵塞,导致呼吸不能顺畅地进行。反流容易使奶汁直接吸入肺部深处,造成吸入性肺炎,甚至会因为氧气供应不足而危及生命。

  假如你的宝宝有上述罗列的问题,应该带上宝宝看医生。首先,医生将确定宝宝是否健康,生长是否良好。医生还将检查孩子是否有呼吸问题。假如医生认为你的宝宝很好,将关照定期随访。假如宝宝的反流引起了很多问题,医生将给予药物来停止反流。假如宝宝仍旧不能增加体重或出现其他问题,医生将做进一步的检查。

  三、幽门肥厚性狭窄

  幽门肥厚性狭窄也是婴儿期影响胃肠道的一种疾病。它可以引起宝宝喷射性呕吐并出现脱水、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等其他一些问题。

  幽门狭窄是幽门(食物和其他胃内容物通过此处进入小肠)出现狭窄。当婴儿患此病时,幽门肌肉肥厚,导致食物不能从胃中排空。幽门肥厚性狭窄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出生后3~6周。最初,呕吐为溢奶,逐渐转为喷射状,呕吐物为奶汁或乳凝块,不含胆汁,呕吐后仍有强烈的觅食反射,能用力吸吮,但喂奶后又出现呕吐;由于很少或没有食物到达小肠,患有幽门狭窄的宝宝通常只排出少量大便,粪便干燥呈弹丸状,称为饥饿性粪便;由于长期呕吐,饥饿宝宝可能出现营养不良、消瘦、皮肤松弛有皱纹,皮下脂肪少,精神萎靡。由于摄入量不足、脱水,患儿排尿量明显减少并出现水电解质的紊乱。幽门肥厚性狭窄是一种急症,因此需要立即的治疗。

  假如宝宝有如下症状:(1)进食后持续或喷射性呕吐;(2)体重不增或下降,活动减少或精神萎靡;(3)出现脱水症状如尿量减少、眼眶凹、囟门凹陷,应立即去医院检查。

  四、肠套叠

  肠套叠是指肠管的一部分及其附着的肠系膜一起套入邻近的肠腔内而引起的一种肠梗阻,是婴儿时期最常见的急腹症。据汪健教授介绍,发病的原因主要与气候变化、病毒感染、腹泻有关。起初在两次发作性疼痛的间隙期宝宝可无不适,能正常玩耍,但如果肠套叠不减轻,宝宝逐渐衰弱,出现嗜睡。最终发展成休克样状态可伴发热。脉搏细弱,呼吸变浅有鼾声,仅在呻吟时有疼痛的表现。大多数患病的宝宝有呕吐,早期呕吐常常很频繁,晚期的呕吐物含有胆汁。在出现症状的头几个小时内宝宝可排除正常的大便,几乎很少有肛门排气。一般在发病后头12个小时内排出含有血液和黏液的大便,即果酱样大便。

  若怀疑孩子患了肠套叠,要立即到医院就诊。若是在24~48小时内,可采用空气灌肠进行复位治疗;若套叠时间过长,肠管会发生缺血、坏死,或者空气灌肠不能整复,则需要手术治疗。许多患肠套叠婴儿的预后是良好的,早期治疗,很少出现并发症,个别肠套叠可能会复发。

  防止吐奶的最好办法

  1、竖着抱起孩子,轻轻拍打后背,竖着抱起孩子后轻轻拍打后背5分钟以上,是帮助孩子拍嗝的基本方法。如果孩子还是不能打嗝的话,也可以试试用手掌按摩孩子的后背。

  2、支起孩子的下巴,让孩子坐起来,让孩子坐在自己的腿上,然后再轻拍后背的方法也可以。因为孩子坐着的时候,胃部入口是朝上的,因此打嗝也就比较容易了。

  3、打不出嗝的时候,吸入胃中的空气,有时会夹在前后吸入的奶汁中,此时如果将孩子上身直立起来,将有利于胃中空气的排出。因此,妈妈可以将孩子竖着抱起来,或者可以给孩子垫高后背使上身保持倾斜30分钟左右。

    热门标签

    49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