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手足口病和疱疹的主要区别

书奇 1172分享

  手足口病,一种小儿常见的传染病,常发生于初夏季节,由于患儿会手足口都长疱疹或溃烂,与咽喉性疱疹的特征非常相似,下面小编精心整理了手足口病和疱疹的区分,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

  手足口病和疱疹区别

  鉴别点1、疹子特征不同

  手足口病出的疹子一般如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有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不痛、不痒、不结痂。而疱疹性咽炎疱疹的初期是灰白色的小丘疹,周围红晕,以后变成发亮的疱疹,破溃以后变成小溃疡。多数可见丘疹、疱疹和溃疡同时存在。

  鉴别点2、并发症不同

  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但是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但孩子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也就是说,几乎不会出现重症、发生生命危险。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会导致死亡。

  鉴别点3、发病原因不同

  疱疹性咽炎是种比较特殊的感冒。在临床门诊中,一般每100个感冒患者中,就有5至10个可能是疱疹性咽炎。而手足口病是由柯萨奇16病毒引发。

  鉴别点4、疱疹位置不一样

  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嗓子里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

  鉴别点5、传染性不同

  但事实上,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比手足口病小得多,孩子的手和脚心都没有疱疹,一般就不会是手足口病,不必过分恐慌。

  什么是手足口病

  引发原因:手足口病是由儿童感染肠道病毒EV71引起的非法定报告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可引起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该病隐性感染率高,显性病人症状一般轻微.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受感后可获得免疫力,各年龄组均可感染发病,主要5岁以下儿童为主。

  发病季节:手足口病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春末夏初,发病高峰主要为5-7月,冬季的发病较为少见。

  潜伏期:潜伏期一般3~7 天。一般病程:整个病程约7~10天可痊愈。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和无症状带毒者为主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的,手足口病主要透过受患者的粪便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直接接触患者穿破的水泡亦会传播病毒,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粪便在数周內仍具传染性。

  如何预防孩子被传染到手足口病

  首先还是要减少带孩子到人多的地方去,减少孩子到公共场合,尤其是尽可能减少孩子在外面饮食的机会。

  在任何的时间,如果孩子出外回到家里面都强调要孩子把手洗一下,饭前要洗手,上厕所以后要洗手,“洗手”是在EV71控制中,很重要很重要的措施。

  孩子上幼儿园的话,如果幼儿园里没有典型的病例发生,或者其发病数量没达到流行病学意义上的时候,我们不建议马上把孩子留在家里面,孩子还可以继续上学。

  因为作为家长来说,还是要理解,手足口病是儿童的一个常见病和多发病,总的来说,大部分儿童还是属于轻症,不太会出现很危险的趋势。

  危险的病例的出现,往往也是在每年早期的时候,我们的警惕性还不够,往往早期发病的案例不是很典型,所以就会被延误了治疗或者等到并发症的出现才导致了死亡的后果。

  到了真正的手足口发病高峰的时候,病例会出现很多,医生或者幼儿园老师也很容易发现这些病例了,所以,“发现早”是治疗控制手足口病的最主要环节。

    热门标签

    50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