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重阳节插茱萸的意义_茱萸是什么?

镇圳 254分享

  据现存史料及考证,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古时季秋有丰收祭天、祭祀大火星活动。《吕氏春秋·季秋纪》有载,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19重阳节插茱萸的意义_茱萸是什么?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重阳节插茱萸的意义

  避难消灾

  人们认为农历九月初九是凶日,有多灾多难的含有在里面,茱萸被人们称为“辟邪翁”,有很吉祥的意思在里面,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重阳节时,人们采摘茱萸的枝条,连带着果实用布缝成香囊,随身携带,用来避除邪恶之气。

  思念亲人

  古人喜欢在重阳节和朋友一起出去登高、赏茱萸,重阳节有思亲的含义在里面,因此重阳节插茱萸还有思念亲人的意思。尤其在唐代,白居易、杜甫、寒山等几十位诗人均有吟唱重阳登高及插茱萸表达思念的诗。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曰:“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应季随俗

  自古代起就盛行重阳节插茱萸,所以重阳节又叫做茱萸节。

  古人把山茱萸作为祭祀、避邪之物,传说中战国时期的楚王妃曾经佩戴茱萸首饰,于重阳日登高畅游,插茱萸枝、佩茱萸囊、饮茱萸酒、吟茱萸诗,极尽欢娱之乐。

  重阳节插茱萸,茱萸是什么?

  茱萸是什么

  茱萸,又名“越椒”、“艾子”,是一种常绿带香的植物,具备杀虫消毒、逐寒祛风的功能。木本茱萸有吴茱萸、山茱萸和食茱萸之分,都是著名的中药。佩茱萸,中国岁时风俗之一。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古时称“茱萸囊”)。茱萸是一种落叶小乔木,开小黄花,果实椭圆形,红色,味酸,可入药。

  吴茱萸亦称为茱萸、吴萸。王维诗中的茱萸指的就是吴茱萸。食茱萸又称榄子、艾子。在辣椒没有传入中国之前,古人用食茱萸替代辣椒做调味品,或药用。山茱萸属山茱萸科,与重阳茱萸完全不相干,只因果实色红类似芋类,由“朱芋”转讹而来的,至今仍有“山芋肉”的叫法。除了这三种常见的茱萸外,名字含有“茱萸”的还有多种,但与重阳节所用的茱萸不属于一类的科种。

  重阳节佩戴的是吴茱萸还是山茱萸:吴茱萸

  古人在典集记录中常将“食茱萸”、“吴茱萸”不分,于是也有部分学者认为,食茱萸和吴茱萸指的是一个东西——茱萸。但细细分辨,二者在植株形态和药性上还是有差别的,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吴茱萸才是我国传统民俗中的茱萸。

  据书中明确记载:“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由此可见,重阳节所佩之茱萸是有强烈气味的吴茱萸,而不可能是没有气味的山茱萸。我们甚至可以进一步确定,古人所佩的吴茱萸就是今天植物学上的吴茱萸,而不太可能是枝条上都是刺、容易扎伤人的食茱萸(椿叶花椒)。

  虽然不一定听说过《风土记》,但是周处除三害的故事大家应该都有所耳闻。

  事实上,古人用于“辟恶气”的很多植物如佩兰、艾、菖蒲、苍术等都是有浓烈气味的植物,这可以说是中国民俗的常识。如果非要说重阳节佩戴的是没有气味的山茱萸,而不是有浓烈气味的吴茱萸,对于研究民俗史的学者来说未免有些不可思议。不仅如此,因为重阳节的月数和日数都是九,而九在阴阳学说里是“至阳之数”,所以从汉代开始,受阴阳学说的影响,古人认为九月九日阳气太盛,阴阳失调,是凶日,需要辟邪,这正是推动重阳节佩戴茱萸的节俗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热门标签

    964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