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的来历及传统习俗

金凤0分享

节气一共有二十四个,每六个节气组成一个季节,其中大暑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的第12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的来历及传统习俗,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由来

每年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0°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我们知道,在高气压系统控制下,高压产生的下沉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使天空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烈。在7月底到8月初,正是西太平洋副热带暖高压的活跃期,它时常盘踞在我国东部地区,强盛的时候,可西进控制到我国西南地区东部,如四川东部、重庆等地。同样,在夏季,我国大陆许多地区常常受大陆高压控制,同样是下沉增温,晴空少云,滚热的地面,烘烤着大气,使气温居高不下。可见高压系统是高温天气产生的基本条件,高压的维持意味着高温天气的持续。一般来说,在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炎热日子里(气象上称为“炎热日”),中暑的人明显增多。而当日最高气温达37℃以上时(气象上称为“酷热日”),中暑的人数会急剧增加,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骄阳似火,风小湿度又大,更令人感到闷热难当。长江沿岸的“三大火炉”——南京、武汉和重庆,每年的“炎热日”平均达17~34天之多,“酷热日”也有3~14天。其实,比“三大火炉”更热的地方还很多,如安庆、九江、万县等,其中江西的贵溪、湖南的衡阳、四川的开县等地,全年平均“炎热日”都在40天以上,整个长江中下游地区就是一个大“火炉”,因此,做好防暑降温工作显得尤其重要。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1、饮伏茶

从古至今,民间都有大暑三伏天喝伏茶的习俗。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如今,这样的凉亭很少见到了,不过在温州等地,这个几百年前的习俗却被一直保留了下来,而且服务更加周到。

2、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伏姜中的姜辣素能有效地治疗吃寒凉食物过多而引起的腹胀、腹痛、腹泻、呕吐等。喝过伏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3、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4、喝暑羊

“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农闲时期人们饭桌上的一道风味俱佳的滋补美味。

5、吃仙草

广东很多地方在大暑时节有“吃仙草”的习俗。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唇形科仙草属草本植物,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资源。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可以做成烧仙草,广东一带叫凉粉,是一种消暑的甜品。

6、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的这一民间习俗由来已久。传闻在清朝同治年间,椒江葭址一带常有病疫流行,尤以大暑节前后为甚。当地的居民认为是五圣(传说中的五位瘟神)所致,于是,便在葭沚江边建了一座五圣庙。由于葭芷处于椒江口附近,沿江渔民居多,为了祈求出海捕鱼平安,遂决定在大暑这一天集体供奉五圣,并将载有供品的船只送至椒江口外,为五圣享用。

7、吃凤梨

大暑期间,台湾有吃凤梨的习俗,民间百姓认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加上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被用来作为祈求平安吉祥、生意兴隆的象征。凤梨与菠萝很像,可不要吃错了。

大暑节气食谱推荐

1、荷叶山楂茶

原材料:鲜荷叶1张(干品10克),山楂15克,薏苡仁10克,陈皮5克。

作法:将荷叶清洗,与山楂、薏苡仁、陈皮一起放进石锅,加适度白水,大火烧开,文火煮10分钟既成。代茶,频频饮用。有清热解毒化湿消暑,健脾养胃的作用。

2、胡萝卜鲫鱼汤

原料:鲫鱼约350克、猪瘦肉100克、胡萝卜500克、红枣10克、陈皮5克。

作法:胡萝卜去皮清洗,切厚片,红枣(去核)、陈皮(浸软、去白)清洗。猪瘦肉洗净,切块;鲫鱼去鳞、鳃、肠脏,洗净,抹干水,下油出锅稍煎黄。把全部用料放入开水锅内,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料供用。使用方法:温服,早晚各服1次。

3、炝拌什锦

原材料:豆腐1块,嫩豆角50克,西红柿50克,木耳15克,香油、植物油、精盐、味精葱末各适度。

作法: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均切成丁。锅内放水煮沸,将豆腐、豆角、西红柿、木耳分别焯透(西红柿略烫即可),捞出淋干水分,摆盘备用。炒锅烧开,入植物油,把花椒入锅,炝出香气,再将葱末、盐、西红柿、味精同下锅内,拌和匀称,倒在烫过的豆腐、豆角、木耳上,浇上香油搅拌即可。

4、绿豆南瓜汤

原料:绿豆50克,老南瓜500克,食盐少许。

作法:绿豆清水洗净,趁水汽未干时加入食盐少许(3克左右)搅拌均匀,腌制几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南瓜去皮、瓤用清水洗净,切成2厘米见方的块待用。锅内加水500毫升,烧开后,先下绿豆煮沸2分鐘,淋入少量冷水,再烧开,将南瓜下锅,盖上锅子,用慢火烧开约30分鐘,至绿豆开花,添加少量食用盐调料即可。

5、绿豆粳米粥

原料:绿豆60克,粳米100克。

作法:将绿豆放进温开水中侵泡2个钟头,再和粳米同时加1000毫升冷水熬粥。此粥可每天早晚各吃一次,有祛湿毒、止烦渴、消水肿的功效,非常合适老年人和少年儿童服用。


大暑节气的来历及传统习俗相关文章:

2021二十四节气大暑的来历及习俗

24节气大暑的来历及养生知识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及含义

大暑节气代表什么意思

2021二十四节气中大暑节气的来历

二十四节气大暑的来历介绍

2021小暑节气的由来及传统习俗

2021大暑节气的由来是什么

2021小暑这一节气里的习俗

    142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