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活动及意义

金凤1160分享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秋节的活动及意义,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中秋节的活动及意义

中秋节有哪些活动

吃月饼

吃月饼是家家户户必须要有的,中秋月饼是应节的食品,美味可口,一家人坐着客厅里、院子里、到台上,品尝着月饼,聊聊天,感受浓浓的节日气氛。

赏明月

中秋节的月亮是最圆最美的。此时此刻,你可以陪同你的家人、陪同你的爱人、陪同你的情人一起边品尝月饼边赏明月,如此美景不容错过。

赏桂花,饮桂花酒

歌中有唱:八月桂花,遍地开......中秋节,一家人可以去欣赏桂花,在这芳香四溢的环境里,再喝上一杯桂花酒,甜酸适口,一家人团团圆圆,其乐容容。

中秋节看花灯、猜灯迷

全国各地,在中秋节里都会逛夜市,看花灯,可能每个地方的不一样,但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中秋节看花灯,猜灯迷。对于儿童来说更高兴,提着灯笼,穿街走巷的,玩得不亦乐乎。

烧塔活动

南方有些地方仍然流传着烧塔的习俗。就是用瓦片堆成一个塔的形状,然后放入木柴点燃,晚上照得像白天一样火红明亮。据说烧塔有一个传说,是纪念以前抗战的英雄。

中秋节送礼

中秋节送礼是中国千年留下来的传统。中国讲究的是礼尚往来,所以在中秋节送礼也是必不可少的。

中秋节的意义是什么

八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缓慢发展而来的。随着时代的变迁,在中秋时节,人们对着天上又亮又圆的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更多地被赋予了思念亲人的色彩。“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句贴切地反映了中秋佳节的意义,反映了人们对月圆的期盼和对相思之人的牵挂。

寓意着家人团圆圈家欢乐,正因为八月十五的月亮很圆很亮的原因,所以这个节日又被称“团圆节”。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中秋是全民的节日,但从前有的地方妇女在中秋有她们独特的节俗活动,如“拜月”,俗传中秋是月亮生日,月亮被称为女神。俗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吴地有“走月亮”之俗,妇女盛装出游,互相往还,直到天明鸡唱,犹婆娑月下。妇女拜月之俗的形成,可能和古代月亮主生育的民间信仰有关,有些地方拜月活动结合求子仪式,是其证明。闽南及台湾地区的妇女,中秋节有“听香”之俗,听香人燃香礼拜后,或静立或出游,注意窃听别人语言,以占卜吉凶。

月是民族和谐、家庭幸福的象征。自古以来,中秋节不仅是小家团圆的日子,更是举国欢庆的时刻。从时令上看,中秋是“秋收节”。当然,现在看来,名义上拜月亮,其实念念不忘的应该是自己的祖先吧,还有就是思念那些远方不能够团圆的亲人们。总之,中秋节,就是团圆节,就是溯宗追远,就是一家团聚的节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中秋节的传说故事

第一:唐高祖与“祝捷饼”

月饼传说较流行的观点是在唐朝。唐初,东突厥势力强大,李渊太原起兵时曾向突厥始毕可汗称臣,以换取北方的相对安定。唐朝建立后,突厥一方面支持薛举、刘武周等割据势力,与唐朝分庭抗礼。另一方面,又自恃兵强马壮,不断举兵南下侵扰。为了平定北方外患,唐高祖李渊委任当时著名将领李靖为北征总指挥,反击突厥,最终得胜。

李靖凯旋之日正好是八月十五,恰巧当晚有吐鲁番人向李渊献饼祝捷。李渊其时正与群臣分享李靖胜利的喜讯,看到圆圆的祝捷饼十分高兴,笑对当空,脱口而出“应将胡饼邀蟾蜍”。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应该邀请月亮之神下凡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这可口的胡饼。李渊遂将胡饼分给群臣,君臣一道品尝,赏月。据说,八月十五中秋节吃月饼习俗由此而来,并由宫中传到民间。

第二:杨贵妃为“月饼”起名

在早期,人们并不把月饼叫“月饼”,其叫法很多。在唐朝,最流行的叫法自然是胡饼。过去,汉人把生活在中国北方、西方的匈奴、鲜卑、氐、羌、吐蕃、突厥等游牧民族,统称为“胡人”,他们特有的日常食用的面饼,被汉人称为“胡饼”。这种饼圆圆的,糖馅、包以果仁等,很好吃。

那么,胡饼又是如何改称月饼的?

有一年中秋节,李隆基和杨贵妃一起吃胡饼赏月,风流成性的李隆基故作风雅,觉得胡饼一名不好听,想改个名字。但起什么名字好呢?一时想不出来。杨贵妃抬头一望,其时高悬空中的一轮圆月,恰如这圆圆的胡饼,遂脱口而出——月饼。李隆基一听,连连拍手叫绝。“月饼”一名,由此叫出来了。

但这个传说似乎不靠谱,有这样的记载,唐僖宗李儇曾在中秋节赐饼给新科进士,当时此饼并不叫月饼。李儇比李隆基晚生177年,可以肯定在唐代,至少在晚唐,月饼仍不叫月饼的。

其实,在宋代,人们也不把月饼叫“月饼”,文人喜欢称之为“金饼”。在宋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尚没有普及,到了元代,中秋吃月饼的风俗才变浓,但多称之为“月糕”。一直到明代,“月饼”才正式定名,中秋节吃月饼风俗也广为流行。

第三:吃月饼与“杀鞑子”

在元未,天灾人祸连连,民不聊生,蒙古人对中原汉人的统治也更为严厉。为了奴化汉人,有的地方竟然规定,新娘的初夜权要献给主政当地的蒙古人。当时男人娶媳妇是不敢张扬的,不少男女是“偷婚”,以避免被鞑子知道。为防止汉人造反,还不准民间私藏铁器,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些奴化政策,激起了汉人的不满,民间反抗情绪强烈,各地都在酝酿起义,相约“杀鞑子”,推翻元政权。当时公开聚会是行不通的,为了传递统一行动的信号,保证隐秘,南方的朱元璋,即后来的明太祖,便选择八月十五吃月饼的机会,将写有起义信号的纸条包在月饼里,通过这种传递方式,形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势力。

第四:嫦娥奔月与“不老药”

嫦娥,原名姮娥,她是神话人物后羿的妻子。到西汉时,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而改称“嫦娥”。

嫦娥奔月有两种版本,一种版本是,嫦娥偷吃不老药奔月:“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未及服食之,姮娥盗食之,得仙,奔入月中为月精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后羿从西王母那里得到了长生不死药,贪心的嫦娥背着丈夫偷后吃后,跑到了月亮上,成为了月亮女神。

另一种版本是,嫦娥被迫吃不老药:跟后羿学习射箭术的逢蒙听说后羿搞到了长生不老药,于是前去偷窃。逢蒙未能得手,恶从胆边生,欲加害嫦娥。情急之下,嫦娥自己吞下不死药,飞到了天上。

中秋除了月饼还能送什么礼品

1、百行孝为先,先来说说送父母的,送父母的,心意比什么都重要,父母上年纪了,建议可以送按摩椅类的。按摩椅针对身体上的不同穴位进行反复的按摩,从而起到刺激穴位的作用,能够增强体内的血液循环,刺激交感神经、活化细胞,提高免疫力。送父母再合适不过。

2、送亲朋,亲戚朋友逢年过节之前送礼,是一直流传下来的,有时亲朋聚会也免不了送上点礼物,更何况是中秋呢。建议可以送包装精美而又实用的礼物,如火麻油礼盒。火麻油,源自长寿之乡巴马,在当地有长寿油之称,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3、送领导,送的太贵重,很容易被拒绝,送的太低档,会让收礼人感觉自己在你的心里是无足轻重的人物。所以中高档的礼品是最好的选择。比如办公类的(公文包,钢笔等),陶瓷类的(陶瓷笔筒,陶瓷饰物等)。

4、送客户,就是为了巩固企业与客户之间的良好关系,可以根据送礼对象的喜好、身份、地位来选择礼物。可以送一些茶叶、茶具、餐具等;还可以送一些摆件、挂饰等。像是炭雕、创意花瓶等。


中秋节的活动及意义相关文章:

中秋节2022活动策划方案七篇

社区我们的节日中秋节活动方案5篇

中秋主题活动策划5篇

社区中秋节活动设计方案5篇

中秋节活动策划方案2022精选

2022中秋节的传统活动及传统食物

2022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及传统食物

2022中秋节的风俗及养生知识

幼儿园亲子中秋节活动方案最终版本5篇

    158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