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的习俗及农事活动

金凤1160分享

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南方的气候由这一节气起才始入秋。下面是小编整理了秋分时节的习俗及农事活动,来欣赏和学习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分习俗及农事活动

秋分节气的习俗

NO.1 秋祭月

听到秋祭月这个词是不是很容易想到中秋节祭月和圆圆的月饼?

古时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动,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中秋节由秋分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的活动在以前都是在秋分进行的呢。

那为什么后来中秋节与秋分分开了呢?原来是随着秋分一次又一次的到来,人们发现并不是每年的秋分都有最大最圆最亮的月亮,于是八月十五的月亮雄赳赳气昂昂地上任了。

NO.2 吃秋菜

“秋菜”是什么呢?“秋菜”实际上是一种野苋菜,也被称之为“秋碧蒿”。在某些地方,到了秋分就会出去摘秋菜,回家后再与鱼片做个“秋汤”。其实也不过还是求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大家吃过“秋菜”,喝过“秋汤”吗?

NO.3 送秋牛

忽然听到这个名字大家是不是会和小编一样好奇呢?毕竟不可能会有农民年年养牛干活,年年把牛再送走吧……

“送秋牛”送的自然不是牛,送的是“秋牛图”和吉祥话。“秋牛图”画的也不仅仅是牛,是那画上了节气与农夫耕田的红纸或黄纸。这些送图人也个个是善言唱的“秋官”。“秋官”“说秋”,主人家听着高兴了,就会给钱了。看来送吉祥换财源,并不是春节的专利。

NO.4 粘雀子嘴

这次可是名副其实了。就是粘爱吃庄稼的雀儿的嘴,粘嘴用的是黏糊糊的汤圆。啊?原来汤圆也不是元宵节的专利。

NO.5 放风筝与竖鸡蛋

这两个活动是为活泼可爱的小朋友设立的吧,难道是秋收时节到了,父母看护不及,就把小朋友安置在一起玩吗?当然没有这么简单啦。其实,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而放风筝就简单了许多,它更多的表达了一种对辛苦半年终获丰收的喜悦,是庆祝性的娱乐活动。

当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各地庆祝秋分的习俗远远不止于此。现如今,我国又把秋分这一天立为了“中国农民丰收节”。

NO.6 中国农民丰收节

如果上面的'习俗你都没有见过或者听说过,那么这个丰收节你一定知道。在2018年6月21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于是每年秋分有了一个新节日——“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一天不少地方会举行文艺汇演与农事竞赛,小编就曾在不少媒体平台上看到过相关演出活动。

俗话说:“秋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秋分无疑是必不可少的。春种秋收,春华秋实。每一份付出都有回报,一年的辛勤耕耘,换来金秋时节硕果累累,收获满满的农民伯伯喜笑颜开。然而,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习俗渐渐被人们淡忘。即使国家特地设立了“中国农民丰收节”,也未能大幅度带动人们对“秋分”时节的了解。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无数优良传统值得我们这代人去传承。所有传统文化的背后都是老祖先们留下来的生活印记,这份印记,恰恰是支撑社会发展的根基。

秋分有什么农事活动

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因此有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也是农业生产上重要的节气。秋分至寒露这半个月是秋熟作物灌浆和产量形成的最后关键时期,因此要加强对农作物收获前的田间管理工作。

主要农事

一是中稻要加强后期水浆管理,采用干湿相间的灌溉技术,收获前断水不宜过早,以收获前5-6天断水为宜。这样能提高根系活力,养根保叶,防止青枯逼熟和早衰瘪谷。

二是适时分期采摘新棉,坚持“四分四快”,就是分收、分晒、分藏、分售和快收、快晒、快拣、快售,以提高品质。

三是制订秋播规划,做好秋播种子余缺调剂和串换工作。三麦、蚕豆播前做好种子精选和处理,并做好发芽试验。油菜精做苗床,9月底前抢播育苗,已播油菜加强苗床管理。

四是茼蒿、菠菜、大蒜、秋马铃薯、洋葱、青菜、蒲芹、黄芽菜等播种定植。在田蔬菜加强田间管理,以延长采收供应期。采收菱角、荷藕和茭白。

五是家畜秋季配种,继续加工贮藏青粗饲料。家禽秋孵。开展畜禽秋季防疫。加强成鱼饲养管理,防治鱼病,增投精料,促进成鱼快长,分期捕捞上市。

秋分是什么意思

意思一:昼夜等长

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

意思二:气候由热转凉

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意思三:平分秋季

秋分节气在秋季节气中位于立秋后的第90天,属于秋季居中时间,平分了秋季,过了秋分节气再往后天气会开始转凉,进入冬季气候。

据作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中……解见春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

秋分节气的由来

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时,进入“秋分”节气。“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按《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云:“秋分者,阴阳相伴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的意思有二:

一是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划分四季,秋分日居于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二是此时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此日同“春分”日一样,“秋分”日,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此日后,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第二候中的“坯”字是细土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人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气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进入凉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逐渐衰减的暖湿空气相遇,产生一次次的降水,气温也一次次地下降。正如人们常所说的那样,到了“一场秋雨一场寒”的时候,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会很大。此时,南、北方的田间耕作各有不同。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此外,劳动人民对秋分节气的禁忌也总结成谚语,如“秋分只怕雷电闪,多来米价贵如何”。

在这时期,全国许多地区都开始进入了降水少的时段。秋分之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包括江南、华南地区(热带气旋带来暴雨除外)的降雨日数和雨量进入了降水减少的时段,河湖的水位开始下降,有些季节性河湖甚至会逐渐干涸。在此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个别的热带气旋,但影响位置偏南,大多影响华南沿海、海南岛,这时的台风除了大风灾害外,带来的雨水,往往对当地的土壤保墒有利,因为10月以后这些地区先后转入干季。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据考证,我国很早就以“秋分”作为耕种的标志了。汉末崔寔在《四民月令》中写到:“凡种大小麦得白露节可中薄田,秋分中中田,后十日中美田。”秋分,正是收获的大好时节。农民朋友们要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免遭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还要适时早播冬作物,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秋分时节的习俗及农事活动相关文章:

秋分是几月几日

二十四节气秋分的习俗及养生知识

秋分时节的来历及农事活动

二十四节气秋分的习俗及养生

秋分节气的来历及寓意

    197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