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

邱妹1160分享

冬至是冬天的第四个节气,每年12月21至23日交节。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古语有云“冬至大于年”,那么你知道关于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

冬至代表着什么含义呢

寒冷将至

“至”是“到头”的意思,而不是“到”的意思。冬至原来是阳光直射点南移或北移到头了。北半球在冬至那一天,太阳南移到头了,该北移了;北半球夏至那一天太阳北移到头了,该南移了。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个“冬至点”。地球运行到冬至点,是冬至的那一刻。天文学可以精确地计算到“微秒级”。冬至点就是“近日点”,这时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线速度都是最大。冬至,俗称“冬节”,在古代是很隆重的节日。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冬至起源于中国人的阴、阳观念。

冬至的寓意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

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称之为“亚岁”。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欢度节日。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处在寒冷的季节,但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过冬节,表示年终有所归宿。闽台民间认为每年冬至是全家人团聚的节日,因为这一天要祭拜祖先,如果外出不回家,就是不认祖宗的人。

冬至这一天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利用这一夜,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 "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大家都已经长了一岁。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日。冬至节,来由于节气特点“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在冬至祭祀神灵和祖先,此后形成节日习俗。 相传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冬至是上古时期根据天象物候确定阳气渐渐开始回升而定出的节气。《载敬堂集》载“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节,春之先声也。

冬至习俗

祭天

历代统治者都要于冬至日祭天。“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禳灾祈福,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

北宋时祭天多在京城的南郊举行,明清时则在北京天坛的圆丘。圆丘在古代即是高出地面的圆土丘,它像征着天圆,故用来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斋戒沐浴,住在斋宫,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

祭祖

在民间,有于冬至日祭祖的习俗。冬至祭祖之礼与元旦祭祖相同。在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拜节。古时流传有向老人敬献鞋袜的习俗,此习俗现代仍然十分流行。闽台有俗谚“冬至大过年,唔(“不”的意思)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

在广东潮汕地区,冬至这日要备齐三牲和果品,去祠堂祭祀祖先,此后家人围桌共食,祭拜通常要在中午前完成,午餐家人聚会。但在饶平之海山沿海地区,则会赶在渔民出海捕鱼前,清晨来祭祖,意为请神明和祖先保佑渔民出海平安归来。而在广东惠安,冬至节除了祭祖,还有清明节相同的一些习俗,如冬至日前后十天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没有忌讳。

在我国台湾还有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人们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如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表不忘先祖。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聚到祖祠中按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款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饮酒,相互联络久别疏远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祭祀祖先。在台湾一直代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数九九

民间把冬至义称为作“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大起,每隔九天作为一个“九”,共分成9个“九”,共九九八十一天,8l天之后便进入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国各地都十分流行,各地的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这些谚语和顺L:I溜在许多古籍:卜部多有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顺口溜:一九二九不出乎,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不仅仅是人们多年来对气候的经验总结,也是人们在严冬时节对春天的一种企盼。

圆仔贴门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

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 “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之后,老乞丐告别了女儿,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讨了。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在一年的冬至节,她心生一计向主人建议说: “冬至时大家都吃圆仔,我们也应该把圆仔敬献给门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每年农历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冬至的习俗,是为了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有句话:“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此时。正值冬季,大雪纷飞,十分寒冷。白河两岸老百姓面黄肌瘦,饥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冻伤了。

张仲景看到此情景,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建起医棚,在冬至那天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用水煮,然后把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像耳朵似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问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全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被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形状,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因而,冬至吃饺子防冻耳朵的习俗就被沿袭下来。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得都很“俏”。谚语讲道:“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那么,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相传,这是为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张仲景是南阳粮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向民众施舍“祛寒娇耳汤”。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和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冬至团

在南方某些地区比较盛行冬至日吃冬至团(冬至丸)这一冬至的习俗,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日(阳历12月22日前后)清晨,各家各户都会开始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更豆、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红豆米饭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仍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20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