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及气候特点

金凤1871分享

“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及气候特点,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及气候特点

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

1、探梅

此时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2、冰戏

我国北方各省,人冬之后天寒地诉,冰期十分长久,动辄从十一月起,直到次年四月。春冬之间,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冰面特厚的地区,大多设有冰床,供行人玩耍,也有穿冰鞋在冰面竞走的,古代称为冰戏。《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钦定日下旧闻考》中记载有:“西华门之西为西苑,榜曰西苑门,入门为太液池,冬月则陈冰嬉,习劳行赏。”《倚晴阁杂抄》中关于北平旧时风俗,写有:“明时,积水潭尝有好事者,联十余床,携都篮酒具,铺截锐其上,轰饮冰凌中,亦足乐也。”

3、腊祭

“小寒”是腊月的节气,由于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应劫《风俗通。义》云:“腊者,猎也,言田猎取兽以祀其祖先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

“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4、吃腊八粥

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5、吃糯米饭

广东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传统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认为糯米有补中益气之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6、画图数九

小寒节气最初起源于黄河流域,据说早年黄河流域的农家每逢小寒,家家时兴用“九九消寒图”来避寒养生。九九消寒图是一幅双钩描红书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为繁体字,九字每字九划共九九八十一划,从冬至开始每天按照笔画顺序填充一个笔画,每过一九填充好一个字,直到九九之后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图才算大功告成。

7、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使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而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蔬肉食,四季都有,不再像过去那样为冬日蔬菜的稀缺而担忧。

小寒的气候特点

小寒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寒即寒冷,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

小寒节气,开始形成最为强大和稳定的东亚大槽,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也到了最为强大且稳定的时期。西风槽脊尺度达至最大,且配合西风的最大强度。虽然在小寒节气冷空气降温过程频繁,但很多都没有达到寒潮标准。人们还是要注意气象台对强冷空气的预报,以预防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对春运的影响,注意防寒防冻。

小寒时节,我国东北北部地区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放眼望去千里冰封,人们仿佛处在冰雕玉琢的世界;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北纬45度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北纬40度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都是一派严冬的景象。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

我国南方地区冬暖显著,隆冬1月,霜雪交侵,常有冰冻,最低气温在-10℃左右。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却很少低于-5℃,华南南部0℃以下的低温更不多见。低海拔河谷地带,则是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隆冬最暖的地方,1月平均气温在12℃左右,只有很少年份可能出现0℃以下的低温。一般而言,南方最寒冷的时候是小寒及雨水和惊蛰之间这两个时段,小寒时是千冷,而雨水后是湿冷。

小寒节气的饮食保健

在中国北方,小寒时节,一般得人家都要吃涮羊肉。一般的小寒节气里,天气阴冷晦暗光照较少,此时容易引发或加重抑郁症。这个季节宜吃的温补食品有羊肉、牛肉、鸡肉等;宜吃的益肾食品有腰果、芡实、山药、栗子、白果、核桃等。

腌制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寒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寒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品尝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就是指的祭祀事件。

小寒时候适当进补可平衡阴阳,但进食过多高热量的补品,会导致胃、肺火盛,表现为上呼吸道、扁桃腺、口腔黏膜炎症或便秘、痔疮等。

因此,进补的时候尤其要注意是否符合进补的条件,虚则补,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还应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萝卜、松花蛋等。

气虚者的补法

所谓气虚即气不够用,动则气喘、体倦、懒言、常自汗出、面色眺白、舌淡白、脉虚弱无力。气虚之人可选用人参进补。

人参性温、味甘微苦,可大补元气,是补气要药,《本经》谓“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近代研究证明,人参可调节网状皮肤系统功能,其所含人参皂甙。

确实具有抗衰老作用。使用时。可用人参一味煎汤,名独参汤,具有益气固脱之功效,年老体弱之人,长服此汤,可强身体。人参若切成饮片,可补益身体,防御疾病,增强肌体抗病能力。

血虚者的补法

所谓血虚,即是营养人体的物质不足,不能发挥濡养人体的作用,表现为不耐劳作、面色无华、苍白、且易健忘、失眠、舌淡、脉细。血虚体质者当选龙眼肉进补。

小寒节气吃什么水果

苹果。一天一个苹果,疾病远离我。所以无论哪个季节吃水果,苹果都是首选。苹果性味甘酸而平、微咸,无毒,具有生津止渴、益脾止泻、和胃降逆的功效。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感冒机率要低,所以冬季食用最适合不过。

橙子。很多人在寒冷的冬季都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现象。其实,只需要一个橙子就可以告别这些烦恼。我们可以在吃饭前闻闻橙子,因为橙子具有独特的香气,这种香气沁人心脾,可以让我们的胃口大开,同时也能让我们感到神清气爽。

石榴。石榴不仅可以助消化,还具有降低血脂血糖以及胆固醇的多种功效。红石榴中富含矿物质,并具有两大抗氧化成分,冬季干燥,石榴能迅速补充肌肤所失水份,令肤质更为明亮柔润。

小寒和大寒哪个更冷

1、为什么小寒不叫大寒

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2、小寒和大寒哪个更冷

根据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数据统计,“小寒”是气温最低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进一步从地域上分析会发现,在南方,小寒完胜大寒;在北方,小寒大寒,处于伯仲之间,所以有“小寒胜大寒”之说。

为什么小寒要比大寒冷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小寒时,太阳运行到黄经285°。小寒之后,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俗话说,冷气积久而寒。此时,天气寒冷,大冷还未到达极点,所以称为小寒。

气候观测资料表明,我国大部地区从“小寒”到“大寒”节气这一时段的气温是全年最低的,“三九、四九冰上走”和“小寒、大寒冻作一团”及“街上走走,金钱丢手”等古代民间谚语,都是形容这一时节的寒冷。由于气温很低,小麦、果树、畜禽等易遭受冻寒。

为什么叫小寒而不叫大寒呢?这是因为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位于小寒节气之后的大寒,处于“四九夜眠如露宿”的“四九”也是很冷的,并且冬季的大寒恰好与夏季的大暑相对应,所以成为大寒。

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及气候特点相关文章:

2021小寒节气的传统活动及气候特点

2021小寒节气的习俗及气候特点

2021小寒节气的习俗和气候特点

2022小寒时节的习俗及气候特点

2021小寒节气的来历和气候特点

2021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及注意事项

2021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及禁忌

2021小寒节气的来历及气候特点

2022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及来历

2021小寒时节的活动及气候特点

    260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