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知识宝典 > 节日知识 > 节日习俗 > 关于春分的传统意义

关于春分的传统意义

邱妹1171分享

春分这一天太阳直射地球赤道,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北半球是春分,在南半球来说就是秋分。二分日世界各地日出日落时间均为6点。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春分的传统意义,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春分的传统意义

关于春分的传统意义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仪式。《礼记》:“祭日于坛。”孔颖达疏:“谓春分也”。此俗历代相传。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日坛坐落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日坛路东,又叫朝日坛,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春分这一天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朝日定在春分的卯刻,每逢甲、丙、戊、庚、壬年份,皇帝亲自祭祀,其余的年岁由官员代祭。

春分的“分”有两个含义。 一是指“春分秋分,昼夜平分”。春分之日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几乎全球昼夜等长,即白天和夜间的时间相等,都是12小时。此时北极点在经历了半年的黑夜后,在这一天初见阳光,而相对应的南极点则将在此日告别阳光。

春分以后,阳光直射点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白天时间就开始变长,夜间时间变短了,所不同的是南半球则变得昼短夜长。 二是指“季节平分”。若以立春至立夏这段时间作为春季,春分是春季的中分点,正好平分了春季。从立春到立夏正好九十天,春分将其一分为二,因此而得名春分。

如:2006年春分日距2月4日“立春”中间间隔45天,春分日距5月5日“立夏”中间间隔也刚好是45天。春分亦是传统节日 我国古代习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表示四季的开始。

二月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春分扫墓开始时,首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全族和全村都要出动,规模很大,队伍往往达几百甚至上千人。

开基祖和远祖墓扫完之后,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大部分客家地区春季祭祖扫墓,都从春分或更早一些时候开始,最迟清明要扫完。各地有一种说法,谓清明后墓门就关闭,祖先英灵就受用不到了。

春分时节,除了全年皆冬的高寒山区和北纬45°以北的地区外,中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严寒已经逝去,气温回升较快,尤其是华北地区和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几乎与多雨的沿江江南地区同时升达10℃以上而进入明媚的春季。

春分三候: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我国古代将春分分为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意思是说春分日后,燕子开始从南方飞回来,下雨时天空会打雷并发出闪电。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三花一开,春花万枝,百花争宠,满园春色。春分在中国古历中的记载为:“春分前三日,太阳入赤道内”。

一候:玄鸟至

玄鸟,又称元鸟,即燕子。燕子是春分来,秋分去的候鸟。

二候:雷乃发声

雷是春天阳气生发的声音,阳气在奋力冲破阴气的阻扰,隆隆有声,但看不到闪电。夏天阳气盛,一旦被阴雨之气阻隔,所以雨前打雷,且雷声更大。这是中国传统学问对雷的解释。

三候:始电

开始见到闪电。

始电:电,阳光也;四阳盛长,值气泄时而光生焉。故《历解》曰:“凡声,阳也;光,亦阳也。《易》曰:“雷电合而章。”《公羊传》又曰:“电者,雷光。”是也,徐氏曰:“雷阳,电阴。”非也。盖盛夏无雷之时,电亦有之,可见矣。

春分扫墓有什么讲究

1、备足香烛和纸钱等东西,但不宜过量。

2、准备好供品,要查询下当地的习俗,例如有些地区不能带荤的,只能用素食祭祀。或者带些祖先生前爱吃的食物,也是表达孝心的一种方式。

3、不要化浓妆,不能穿过于华丽的衣着,庄重大方即可,以表示对先人的尊敬。

4、一般来说,比较忌讳孕妇上坟,因为怕对胎儿有所影响,而且如果是爬山,也是相当劳累的。

5、上香或烧纸钱时,不能大声喧哗,要小声默念愿望,例如某某先人来看你了,保佑一家平安等。

6、需选择好上坟时间,通常上午最为适宜,若是晚上要在十二点前完成。

7、燃放鞭炮请到指定区域,避免留下火灾隐患。

祭祀结束要离开时,检查一下火是否已灭,避免造成意外。

    664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