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知识宝典 > 节日知识 > 节日习俗 > 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意义

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意义

淑燕21170分享

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意义有哪些

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意义有哪些你知道吗?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一起来看看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意义,欢迎查阅!

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意义

夏至的风俗

祭神祀祖: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

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则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从周代始,历朝沿用,进而成为制度。

“夏至”食品:

“麦粽”与“夏至饼”:江南食俗,一般有麦粽、角黍、李子、馄饨、汤面等。《吴江县志》:“夏至日,作麦粽,祭先毕,则以相饷。”不仅食“麦粽”,而且将“麦粽”作为礼物,互相馈赠。夏至日,农家还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等,祭祖后食用,俗谓“夏至饼”,或分赠亲友。

冬至馄饨夏至面: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江南一带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南方的面条品种多,如阳春面、干汤面、肉丝面、三鲜面、过桥面及麻油凉拌面等,而北方则是打卤面和炸酱面。“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

夏至意义

夏至其实没有什么荒诞的传说,但是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确定了夏至。土圭测日影是这样的,在太阳照射下,立一杆子,看杆影在土圭上的长短。古人通过日月星辰、物候特点、圭表测影综合全面地确保了二十四节气的科学合理性。

通过土圭测影,我们得知夏至是一年中白昼最长、夜晚最短的一天,所以夏至日又称日长至。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节令交夏至,“夏”是季节,“至”是到来,就是说最炎热的夏季来到了。

夏至习俗

夏至面

夏至节吃凉面的习俗是周代最为流行的汉族风俗,有一句谚语是“冬至馄饨夏至面”,为什么要吃夏至面呢?那是因为夏至的时候,新麦刚刚登场,新磨的面粉也刚刚上市,因此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而且夏至的新面是最香的时候。

老北京夏至最爱炸酱面

在民俗回归的当下,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都很旺。无论是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因为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

还有人爱在酷热的夏天吃热面,那叫“锅挑儿”,据说有“辟恶”之意,吃热面是为驱除邪恶,多出汗以祛除人体内滞留的潮气和暑气。而在中国西北地区,如陕西,夏至食粽,并取菊为灰用来防止小麦受虫害。而在南方,农家擀面为薄饼,烤熟,夹以青菜、豆荚、豆腐及腊肉,祭祖后食用或赠送亲友。


夏至节气的风俗及意义相关文章:

夏至的节气习俗有哪些

二十四节气夏至的来历是什么

2021夏至习俗有哪些

夏至养生的重要意义

夏至有哪些有趣的习俗

二十四节气的具体介绍

24节气春分的特点和风俗有哪些

立春的含义和风俗

    69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