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文科550分能上什么大学

凤婷 1172分享

  宁夏是我国少数民族回族的聚居地,该省份的高考文科生若是考了55分左右可以上什么院校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宁夏高考文科550分能上的大学,仅供考生参考。

  宁夏文科550分能上的大学

高校名称

所在地

录取批次

录取线差

省市分数线

高校平均分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

本科第一批

33

517(第一批)

550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

本科第一批

37

517(第一批)

554

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本科第一批

31

517(第一批)

548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

本科第一批

33

517(第一批)

550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河北

本科第一批

37

517(第一批)

554

东北大学

辽宁

本科第一批

33

517(第一批)

550

东北师范大学

吉林

本科第一批

29

517(第一批)

546

上海海事大学

上海

本科第一批

37

517(第一批)

554

中国矿业大学

江苏

本科第一批

38

517(第一批)

555

江苏大学

江苏

本科第一批

35

517(第一批)

552

安徽财经大学

安徽

本科第一批

37

517(第一批)

554

华侨大学

福建

本科提前批

 

 

547

郑州大学

河南

本科第一批

36

517(第一批)

553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本科第一批

35

517(第一批)

552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

本科第一批

33

517(第一批)

550

西南交通大学

四川

本科第一批

32

517(第一批)

549

长安大学

陕西

本科第一批

28

517(第一批)

545

兰州大学

甘肃

本科第一批

35

517(第一批)

552

青岛大学

山东

本科第一批

31

517(第一批)

548

重庆工商大学

重庆

本科第一批

28

517(第一批)

545

  华侨大学

  华侨大学又名国立华侨大学,是在周恩来总理关怀下,国家于1960年创建的综合性大学。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国家重点建设大学,是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是中国一所以招收华侨、港澳、台湾籍青年为主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华侨大学是中国仅有的两所国立华侨高等学府之一,学校总校区坐落于中国著名侨乡泉州市,是中国华侨、港澳台学生及外国留学生最多的大学之一。学校是国家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实行董事会制度的大学。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6月,学校共有教职工2371名,其中专任教师1323名,高级职称人员604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602名,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5%。有双聘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名,国家“青年__”入选者1名,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入选者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2名;福建省海西产业人才高地创新团队领军人才1名,福建省引进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百人计划)1名、创新团队1个,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17名,福建省“闽江学者”16名,福建省优秀专家2名,福建省杰出科技人才1名,福建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6名,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19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0名。

  学校聘请了麦克·法登(Daniel L.Mc Fadden)、戴维·格罗斯(David J.Gross)、罗宾·沃伦(J.Robin Warren)、厄温·内尔(Erwin Neher)、杨振宁等诺贝尔奖得主以及饶宗颐、卢秉恒、金庸、李君如、李景源、蔡昉、李培林、席酉民、龙永图等大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名誉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位于青岛,前身是私立青岛大学,创办于1924年。学校曾经历了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的历史时期。著名教育家杨振声、赵太侔,著名学者闻一多、沈从文、梁实秋等曾在这里治学执教,著名诗人臧克家、开国元勋罗荣桓曾在这里求学。1956年,山东大学中的医学院分出,独立建校,用名青岛医学院。山东大学于1958年迁址省会济南。此后,由当时的山东省政府报国家教委批准于1985年重建青岛大学。1993年,青岛大学又与青岛医学院、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合并。

  师资力量

  在校全日制本科生近320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400余人。另有留学生近1000人。专任教师2300余人,其中教授310人、副教授663人。长期任教外国专家每年60余人。

  学校拥有国家重点学科2个,山东省“十二五”重点学科20个;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国家精品课程3门,省级精品课程24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省级品牌特色专业9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基础实验室与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4个。设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华文教育基地。

    51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