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瓶是谁发明的

丰羽 1172分享

  保温瓶又称作暖水瓶,以内抽真空的双层壁瓶为内胆,罩以外壳而成的保温容器,是一种最常见的生活用品。那么你知道它是谁发明的吗?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保温瓶的由来,一起来看看吧!

  保温瓶的简介

  保温瓶,又称暖水瓶,日常用品,外壳以竹篾、铁皮或塑料等做成,内装瓶胆。瓶胆由双层玻璃制成,夹层中的两面镀上银等金属,中间抽成真空,瓶口有塞子,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瓶内温度。盛热水的通常叫暖水瓶;盛冷食的通常叫冰瓶。

  保温瓶的发明者:英国化学家和物理学家詹姆士·杜瓦(1892年),因此又叫杜瓦瓶。

  分类和用途

  保温瓶可分三大类:①细口型。通常又称热水瓶。口部直径小,保温性能好。主要用于盛装沸热水、煎热中药汁、热饮料和冷饮料等。②大口型。通常又称冰瓶,口部直径大,物品取放方便。主要盛装冰块、冰糕、带容器冷饮料、冰镇药剂、液态气体、防发酵物质等,亦可盛放热食、带容器热饮料等。③杯型。通常又称保温杯,口部直径大、容量小,主要用短时间内减少环境温度对内装物影响的饮食用具。

  保温瓶的组成

  保温瓶由内胆、外壳和附加部件组成。

  内胆由内外两个玻璃瓶组合而成。两者在瓶口处连接成一体,两瓶壁间隙抽成真空以削弱热对流,玻璃瓶壁表面镀光亮银膜,反射红外热辐射线。瓶内高温时,内容物的热能不向外辐射;瓶内低温时,瓶外热能不向瓶内辐射。保温瓶有效地控制了传导、热对流和辐射3种传热的途径。保温瓶保温的薄弱处是瓶口。在玻璃内外瓶瓶口连接处有热量传导,瓶口通常靠软木塞或塑胶塞阻挡热散失。因而保温瓶容量越大、瓶口越小,则保温效能越高。瓶壁夹层高度真空的长久保持极为重要。如果夹层中渐渐充气或损坏封没的抽气小尾,破坏夹层真空状态,保温瓶胆即丧失保温效能。

  保温瓶胆除采取玻璃材质制成外,还有采用不锈钢或无毒无臭的塑料做成。金属瓶胆坚固耐用,不易损坏,但导热率远大于玻璃,制成的瓶胆保温效能稍差。用塑料制成的单层或双层壁容器,填充泡沫塑料隔热,轻巧方便,不易破碎,但其保温效能比真空瓶胆差。

  外壳具有一定的强度,以保护内胆和增加装饰效果。外壳的材质有镀锡薄钢板、黄铜、合金铝、不锈钢和塑料等,中国还有黑铁皮、竹篾、竹筒、木、搪瓷等。为使用便利和美观,外壳可作多种造型和装饰。装饰方法包括印色、喷漆、喷花、电镀、喷塑、抛光、刻花、染色等。

  附加部件按出水方式配备不同部件。普通型保温瓶适应手持壳柄、倾瓶倒水,需配备瓶塞。如软木塞、软橡胶膨胀塞、腔内滚球控水塑料塞、螺纹出水槽旋动塑料塞等,通过虹吸出水的保温瓶需在瓶胆内配备虹吸管和阀装置。气压出水的保温瓶称气压式保温瓶,有两种结构。常用的是在壳盖部位装小型气鼓,用手或通过机构揿按,使液面受气压,通过导管出水;另一种是可在壳体装小型电磁振动泵,使液面受气压,通过导管出水。盛装食物的大口保温瓶为适应使用需求,还有加装无毒塑料内衬和配置造型吻合的小套盛器等部件。

    相关文章

    热门标签

    66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