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球处分的过程是怎样的

卫文 1172分享

  “琉球处分”,是海外学者、主要是日本学者,对日本吞并琉球的一系政策及过程的概括用语,这个过程以1872年‘琉球藩’的设立为开始,到1879年‘冲绳县’设置,及翌年‘分岛问题’的发生及终结,前后长达九年。那么其具体的过程是怎样的呢?让小编来告诉你吧!

  

  琉球处分的过程

  在1871年,日本废藩置县,将琉球编入了鹿儿岛县。次年,日本宣布琉球是日本的领土,将琉球王封为了藩王。几年后,太久保利通代表日本签订了北京条约。清朝政府在北京条约承认了日本出兵的合法性,这给了日本吞并琉球的口实。

  回国后的太久保利通向天皇说,虽然现在北京条约貌似表明琉球属于日本,但还是有些模棱两可。为了将来打算,太久保利通建议天皇命令琉球断绝与清政府的一切往来。天皇接受了建议,派遣大臣到琉球宣布命令。琉球最开始的时候拒不接受日本的要求,但是迫于形势,最后还是接受了。但是在与清政府的外交关系上,琉球不愿意做出妥协。琉球派使者到日本恳求能够继续与清政府往来。但是日本断然拒绝。

  后来琉球王派出使者都清朝希望他们能够跟日本交涉,替日本在琉球面前说说好话。1877年,清政府曾经派出使者对日本吞并琉球表示抗议。1879年,李鸿章拜托美国总统就琉球问题进行调停。在美国总统的努力下,日本决定与中国换岛,将两座小岛赔偿给中国。中国本来也愿意这样做,但是琉球官员认为两岛贫瘠并不同意。次年,李鸿章又提出了三分法案,但是日本不愿接受,双方陷入了僵局。1879年,琉球被日本撤藩,设立冲绳县。琉球王被迫前往东京。二战后,琉球交予联合国。1972年,琉球又交到了日本手中。这就是琉球处分的过程。

  琉球处分简介

  1871年,日本将琉球国分配进鹿儿岛县。次年,日本宣布琉球是日本的领土,不需要朝贡日本。日本将琉球国君封为藩王,侵占了琉球。三年后,日本派使臣到琉球,要求琉球停止向清政府朝贡,断绝与清政府的关系。使臣带来的命令包括以下这些。琉球要开始使用日本年号,废除向清政府朝贡的关系,禁止琉球派出使臣向清朝觐见。同时也废除了新任琉球国王接受清政府册封的规矩。以后一切与清政府有关的交涉琉球都要交给日本负责。琉球必须撤销在福州的官邸,以后所有的贸易也要交给日本负责。最重要的是琉球自此是日本的疆域,琉球与清政府不再有任何外交关系。

  这位日本大臣被派遣到琉球是因为当时的日本政府已经将琉球划给内务府管理。太久保利通向明治天皇提出了关于琉球的建议。

  琉球在1876年先后数次派遣使者到东京,恳求日本能够让琉球和清政府保持外交关系。日本拒绝了这个要求,琉球被迫与清政府断绝了往来。1879年,天皇命令最后一位琉球王向东京朝见,琉球王称病拒绝。后来日本宣布设立冲绳县,琉球王和其他王室成员被迫前往东京。到达东京后不久,琉球王被封为了侯爵。这就是琉球处分简介。

  琉球处分中清政府的交涉

  1876年,琉球紫巾官向德宏、陈情通事林世功等人秘密至中国,请求清朝出面交涉琉球问题。次年,清政府派出第一任驻日公使何如璋。何如璋到任的第一件事,就是为日本并吞琉球提出抗议。

  1879年6月12日,美国前总统尤里西斯·格兰特及其随员扬格(J. R. Young)和美国驻华副领事毕德格(W. N. Pethick)在天津会晤中国政府代表李鸿章,李鸿章要求他就琉球问题进行调停。格兰特慷慨答应。在他的调停下,日本与中国就琉球问题展开磋商,日本方面提出“分岛改约案”,愿割宫古、八重山两岛给中国,中国曾考虑接受此案,让琉球国王在此地复国。但琉球国在北京的官员再三诉愿表示二岛土地贫瘠,无法生存,万不可接受。

  1880年4月4日,李鸿章会见日本政府代表竹添进一郎,并出示了琉球三分方案,也即包括冲绳本岛在内的中部各岛归还琉球,恢复琉球王国,将宫古及八重山以南各岛划归中国,将包括奄美大岛在内的五岛划归日本。但日本不愿接受,谈判陷入僵局。

  清朝与日本最终未在谈判条约上签字,琉球问题被长期搁置。琉球国内分为两派,一派支持日本的统治(以向建荣(大湾筑登之朝功)为代表。日本人称之为“开化党”),另一派则盼望中国的援助(以毛允良(龟川亲方盛武)、毛有庆(龟川亲方盛栋)等人为代表。亲日派称之为“顽固党”)。每逢节日,皆有大批支持清朝的琉球士族穿着传统礼服前往各地寺庙,名义上祭拜先王,实际上祈求中国战胜日本帮助琉球复国。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亲清派在向志礼(义村按司朝明)的领导下,前往寺庙,祈求清朝战胜日本;琉球各地也盛传将有中国的黄色舰队前来攻打那霸,一时情势紧张。但随着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无力再向日本提出琉球一案,日本并吞琉球遂成定局,琉球人复国之愿也就此熄灭。当年琉球人断发、就学比率皆大幅升高。而少数不满日本统治的琉球人也选择流亡清朝(被称作“脱清人”)。

    热门标签

    457968